学术投稿

体外超声吸脂治疗6例副乳的体会

韦文朗;殷国前;林辉;朱艺平

关键词:体外超声吸脂, 治疗, 现报告如下, 整形, 美国, 副乳
摘要:2000年4月至2005年10月我科使用美国Well Johnson体外超声吸脂机用于6例副乳的整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患者忧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我科2003~2005年收住院脑梗死并忧郁状态患者48例,现对其忧郁状态与脑梗死的关系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李春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美味猕猴桃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诱导的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D-半乳糖胺为化学毒物制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赖氏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并测定肝匀浆MDA含量.结果 模型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D-半乳糖胺造模成功.血清AST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中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肝脏MDA含量(P<0.01和P<0.05),ALT、AST活性和MDA含量低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

    作者:李丽;梁洁;甄汉深;王乃平;王冬梅;张兴燊;冉秀彪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13例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的疗效.方法 用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5例,恶性淋巴瘤5例,乳腺癌2例,鼻咽癌1例.恶性淋巴瘤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5例白血病患者化疗缓解后,予5~9个疗程的化疗巩固治疗,再给予化疗加G-CSF动员;乳腺癌、鼻咽癌均用NP加G-CSF动员,5例恶性淋巴瘤预处理方案为CBV,急性白血病预处理方案为MAC,乳腺癌、鼻咽癌的预处理方案为CCE.结果 除1例鼻咽癌为部分缓解外,其它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随访时间2~13个月,全部患者无病生存,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 A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实体瘤,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APBSCT后对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实体瘤患者应定期进行序贯化疗和免疫治疗,对难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应进行补救治疗及免疫治疗.

    作者:张华;陶晓明;李虎生;冯翠;陈国添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Graves 病药物治疗后复发因素分析

    1998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Graves病253例,予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其中复发71例,复发率28.1%,本文对复发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韦超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护士哮喘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于1994年制订了《全球哮喘防治战略》(GINA).哮喘的吸入治疗方案已于1995年被列入卫生部十年百项科技新成果推广项目向全国推广.为了解本地区儿科护士对GINA的掌握程度,笔者对本地区8家医院儿科护士进行调查问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连续环形撕囊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

    晶状体前囊连续环形撕囊术(continuous circular capsulorhexis,CCC)以获得一个边缘完整、连续、圆滑的前囊切口,避免前囊放射状撕裂的发生和有利于后房型人工晶体准确植入囊袋内为特点.此法已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我们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经河;钟燕梅;冯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罕见病变导致胆总管梗阻(附3例报告)

    胆总管梗阻是肝胆外科常见病,梗阻的常见的原因有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胆总管良性狭窄、胆管癌、壶腹部癌和壶腹周围癌等,这些疾病经过对病情、化验和有关的辅助检查,通常都能作出较准确的术前诊断.但有时少数病人的病情会十分复杂,一些罕见病变导致的胆总管梗阻病例术前不易确诊.本文对我科1995年9月至2000年9月收治的罕见病变导致的胆总管梗阻病例3例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对胆总管梗阻的诊治水平.

    作者:刘天奇;梁中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听力障碍患儿的听性稳态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听性稳态反应(ASSR)测试对听力障碍婴幼儿听力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GSI-Audera测试系统,应用单频刺激的方式,测定听性稳态反应阈值测试,其中听力障碍婴幼儿77例154耳,同龄健康小儿44例88耳.结果 听力障碍组ASSR听阈比同龄健康小儿明显升高(P<0.01).确诊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68例.结论 ASSR是一种具有频率特性、可靠的客观测听方法,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听力评估.

    作者:朱秋梅;王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复方白氟膜剂用于鼻腔小手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白氟膜剂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鼻腔手术后炎症、黏膜水肿提供新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 对60例鼻腔手术后患者应用复方白氟膜剂与复方氟哌酸滴鼻剂进行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观察及评价两种药物对鼻腔治疗后鼻塞、黏膜水肿、鼻分泌物和鼻腔纤维膜的疗效.结果 应用复方白氟膜剂对减轻鼻腔手术后鼻黏膜水肿、鼻塞疗效优于复方氟哌酸滴鼻剂组(P<0.05),对减少鼻腔分泌物、术腔纤维膜的疗效与复方氟哌酸滴鼻剂对照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复方白氟膜剂是治疗鼻腔手术后鼻黏膜肿胀,缓解鼻塞安全有效的药物,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袁弘;陆秋天;陈英;陈晓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不孕患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抗精子抗体关系的探讨

    为了了解女性不孕症患者中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抗精子抗体(AsAb)的关系,自1999年1月开始,本院对不孕症患者常规行UU、CT、AsAb检测,至2005年10月止,有详细资料者共336例,现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疝修补的新术式,1997年起开始在我国逐步开展,目前已在地市级以上及部分县级医院广泛开展.我院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应用该法治疗273例腹股沟疝,在并发症的防治取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威;庄亚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甲状腺腺瘤 68 例的超声诊断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甲状腺肿瘤的70%~80%.本文通过68例甲状腺腺瘤声像图特征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探讨甲状腺腺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腺瘤的超声定性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陶海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肾衰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 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糖尿病慢性肾衰患者行动静脉内搂术:选择前臂桡动脉在无明显钙化处切断,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后冲洗后,与头静脉4点式垂直外翻缝合.结果 2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89.3%.术后血液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32 ml/min,3例术后8 h动静脉内瘘处形成血栓、2例行二次手术探查重新吻合,1例因表浅头静脉过细血管无法吻合,改用桡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手术后内瘘平均启用时间为术后28 d,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 垂直外翻缝合不易发生吻合口血管壁内翻,有效减小吻合口血栓形成.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冲洗可以扩大管腔,4点式垂直外翻缝合动静脉内瘘术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唐际存;辛桂桐;姚新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静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

    目的 探讨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静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无严重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A组34例,用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静注奥美拉唑治疗,B组33例,用静注奥美拉唑联合应用立止血治疗.结果 A组患者再出血率、手术率明显低于B组(P<0.05);止血时间、住院天数A组明显短于B组(P<0.05 );两组输血量及住院总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静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静注奥美拉唑联合应用立止血,住院总费用未见明显增加,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首选方法 .

    作者:曾甫东;陈基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381个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并发症与结局

    目的 总结了381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的主要并发症及发生率.方法 统计分析了IVF-ET导致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孕期并发征、单胎与多胎分娩的结局、出生婴儿的性别比及其出生缺陷率.结果 所有分析指标与国内外报道的结果相似.结论 目前我院建立的IVF-ET体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波;周红;冯贵雪;刘茵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63例临床分析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表现不典型.我科2001~2006年6月共收治60岁以上的SAH病人6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金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4例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4例ACS患者经股动脉途径施行急诊或择期PCI,13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施行直接PCI治疗,补救性PCI治疗4例STEMI,延迟性PCI治疗11例STEMI,择期PCI治疗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UA/NSTEMI).结果 PCI操作成功率100%,随访1~31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支架内急性/亚急性或后期血栓形成,无血小板减少症,无再次心肌梗死、心衰和猝死.结论 直接PCI扩大了治疗STEMI的适应证,迅速使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并恢复正常血流,可提高高危患者生存率.补救性PCI是静脉溶栓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STEMI患者的延迟性PCI和UA/NSTEMI患者的择期PCI对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样有效.

    作者:许春平;曾波;陆建建;林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以急性缺血性脊髓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多动脉缺血1例报告

    在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中,急性缺血性脊髓病变的发病率不高.而以急性缺血性脊髓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多动脉缺血就更为少见.我科2005年10月收治1例以急性缺血性脊髓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多动脉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卫;莫英绪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股骨髁间骨折属于严重的高能量复合创伤,治疗较为复杂,诸多原因可导致疗效不满意[1].笔者2000年5月以来使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3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建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基因工程改造腺病毒治疗头颈部-食管鳞癌Ⅲ期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基因工程改造腺病毒(H101)局部注射治疗头颈部-食管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治疗组(A1,A2)和对照组(B1,B2),A1组:H101+PF;B1组:PF;A2组:H101+AF;B2组:AF.结果 A1组共8例,CR1 例,PR6例,SD1例;B1组共6例,CR1例,PR1例,MR1例,SD3例;A2组共2例,均为SD;B2组共2例,MR1例,SD 1例.结论 H101对头颈部肿瘤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较低,易为病人接受.

    作者:李永强;胡晓桦;谢伟敏;刘志辉;周文献;廖萍;黄鼎智;岑洪;陆永奎;廖小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