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目的 探讨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180小鼠肉瘤,观察甘草总黄酮对S180小鼠肉瘤抑瘤率,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从肿瘤组织提取的DNA并做琼脂糖凝胶电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内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甘草总黄酮各组能显著抑制S180小鼠肉瘤生长,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部分肿瘤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浓染.肿瘤组织的DNA电泳带呈明显的梯状条带;免疫组化显示小鼠肿瘤组织内的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而Bax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 甘草总黄酮体内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影响肿瘤细胞内相关凋亡蛋白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赵世元;农智新;钟振国;王乃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表现骤起喘憋、症状重.近年来多用吸入疗法辅助治疗.为比较不同药物配伍吸入治疗的效果,本文采用喘乐宁+爱喘乐,喘乐宁+爱喘乐+普米克令舒两组药物配伍经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陈永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基因启动子(BCP)变异与e抗原(HBeAg)及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1)研究对象为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轻、中、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2)研究方法 :①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 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②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含量.③采用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标志物(HBsAg、HBeAg、抗-HBs、抗-Hbe及抗-HBc).结果 (1)在176例HBV慢性感染者中检出HBV BCP区T1762A1764变异者73例,HBV 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HBV 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44/89),显著高于HBeAg阳性病例的阳性率33.3%(29/87)(P=0.03).(2)HBV BCP变异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HBV BCP变异阴性组的含量(P=0.000).BCP阳性组HBV DNA含量在HBeAg阳性病例及HBeAg阴性病例中均较BCP阴性组高(P=0.000).结论 (1)HBV BCP变异可引起HBV感染者的HBeAg阴转.(2)HBV BCP变异可使HBV致病力增强,病毒复制水平提高.(3)对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HBV DNA,以免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将HBeAg阴性者误认为病毒的免疫清除或静息而延误抗病毒治疗时机.
作者:玉艳红;黄力毅;宣伟军;庞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粪类圆线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多见,近年在在广西东南地区,调查人群感染率已达在11%~14%[1],具有一定的地方性[2].粪类圆线虫的致病性与感染度,与人体的免疫状况有密切关系,当患者因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艾滋病等引起机体极度营养不良,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患者以及爱滋病患者均可引起发病,但临床上鲜见报道,这可能是临床医师以及检验人员都重视不够引起误诊和漏诊.笔者在2001年偶然中发现了1例粪类圆线虫患者,从此引起了重视,又先后发现具有类似的症状的粪类圆线虫病人数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小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于1994年制订了《全球哮喘防治战略》(GINA).哮喘的吸入治疗方案已于1995年被列入卫生部十年百项科技新成果推广项目向全国推广.为了解本地区儿科护士对GINA的掌握程度,笔者对本地区8家医院儿科护士进行调查问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血液循环时间及病变范围、部位等,是眼底病检查、诊断的重要依据,但使用荧光素钠造影过程中有发生过敏反应现象,现将过敏反应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白海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21例,均予以光照疗法,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输液泵进行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 对5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用输液泵进行同步换血,比较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糖、血电解质,动脉血pH值及血常规变化.结果 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血糖、血电解质及pH值无变化(P>0.05).结论 应用输液泵进行同步换血方便、实用、安全,无并发症,利于推广.
作者:杨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采用CT导引下经皮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年;李奋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当今医学科技事业飞速发展,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日新月异,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型学科不断涌现,从事医学事业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中所撰写的论文也众多纷杂,作为编辑不可能精通所编辑期刊来稿的所有内容,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积累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编辑任务,其中可靠、便捷且为可行的方法就是运用网络化文献信息检索这种事半功倍的方法.文献信息检索既可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学科前沿、出版动向,又可为稿件的专业术语、资料的可信度、学术价值,文字表达等把关,提高医学期刊编辑的水平.在医学期刊编辑过程中,本文就如何结合编辑工作流程运用文献检索为医学期刊编辑服务进行探讨.
作者:黄玉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由于肱骨髁部特有的解剖结构以及复杂的骨折移位,使得复位固定均很困难.虽然目前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方法及内固定器材很多,但是均有内固定不坚固,手术过程复杂,创伤大等缺点,易致骨不连和关节僵直[1].我院2001年2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肱骨髁间C型骨折21例,采用3枚中空螺钉内固定,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杨劲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和相关症状改善(DRSI) 及毒副反应.方法 卡培他滨1 250 mg/m2 ,2次/d口服,第1~14天; 草酸铂130 mg/m2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中静脉滴注6 h,第1天 ,同时静滴三磷酸胞苷二钠60~80 mg/d,用草酸铂前1天开始使用,共用3天;21 d为1周期;至少连用 4~6 个周期,停药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42例患者中CR 3 例(7.1%)、PR18 例(42.9%)、SD 15 例(35.7%)、PD 6例(14.3%),RR50.0%.30例症状改善.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血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末梢神经异常、口腔黏膜炎;但程度均较轻,主要为Ⅰ度、Ⅱ度, 经对症处理后很快恢复.结论 卡培他滨和草酸铂联合方案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大肠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小,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逯华;陈日新;黄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外感Ⅱ号合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水煎煮提取方法制备外感Ⅱ号合剂,用薄层方法色谱法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并将486例风热感冒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0例和对照组236例,治疗组口服外感Ⅱ号合剂,对照组口服银翘解毒丸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为77.54%(P<0.05).该制剂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结论 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可控;用于本地区风热感冒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王艳宁;黄仕孙;覃萍;吴曙粤;甄汉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游泳对正常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136例足月剖宫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游泳组68例与对照组68例.游泳组从出生当天开始对新生儿进行游泳,2次/d,10~15 min,至出院.对照组常规护理,不进行游泳,两组新生儿每天上午沐浴后常规测体重.结果 游泳组与对照组生后当天体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 d游泳组体重比对照组重(P<0.05).结论 游泳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覃桂荣;凌静;徐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起病于青春期发育前儿童者称幼年型甲减[1],其除了一般的代谢低减表现外,主要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诊治幼年型甲减1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丹华;叶学和;黄庆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15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美托洛尔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于入院后24 h内与治疗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三组间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的各种指标.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三组的左心室功能均有改善,但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1),在收缩功能方面,卡维地洛组比美托洛尔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而在舒张功能方面,两组的改善程度近似(P>0.05).结论 在治疗1个月后,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均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但卡维地洛疗效更好.
作者:刘业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称为习惯性流产[1].近年来,习惯性流产的发病率较高,约10%~20%[2],而在非洲国家,绝大多数妇女早婚的习俗,孕产频多,医疗条件、卫生状况差,习惯性流产的发病率无疑更高.中国医疗队援助的尼日尔马拉迪省医院近年来对有习惯性流产病史的孕妇,于孕16周后行宫颈环扎术预防习惯性流产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秀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外阻滞及普消痛气体吸入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第一胎足月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等高危因素,ASA为Ⅰ~Ⅱ级、主动要求镇痛分娩而无分娩镇痛禁忌证的孕妇200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外阻滞进行分娩镇痛(PCEA组)100例,用普消痛气体吸入进行分娩镇痛(普消痛组)100例.另选择同期条件相同、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三组产妇分娩过程生命征、疼痛程度、运动功能、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及母儿预后.结果 PCEA组镇痛满意88%,有效12%;普消痛组满意34%,有效36%,PCEA组比普消痛组镇痛效果明显(P<0.05).两镇痛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但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出血量、新生儿Apgar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是镇痛两组催产素使用率及尿潴留率较高.结论 PC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满意,是目前较理想的分娩镇痛的方法 .
作者:杨东琴;梁燕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先天性梅毒虽然常见,但同时感染EB病毒致贫血却十分罕见,笔者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运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4例ACS患者经股动脉途径施行急诊或择期PCI,13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施行直接PCI治疗,补救性PCI治疗4例STEMI,延迟性PCI治疗11例STEMI,择期PCI治疗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UA/NSTEMI).结果 PCI操作成功率100%,随访1~31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支架内急性/亚急性或后期血栓形成,无血小板减少症,无再次心肌梗死、心衰和猝死.结论 直接PCI扩大了治疗STEMI的适应证,迅速使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并恢复正常血流,可提高高危患者生存率.补救性PCI是静脉溶栓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STEMI患者的延迟性PCI和UA/NSTEMI患者的择期PCI对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样有效.
作者:许春平;曾波;陆建建;林松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