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荧光素钠过敏反应的临床分析

白海琴

关键词:荧光素钠, 过敏反应, 眼底血管造影, 血液循环时间, 反应现象, 眼底病, 诊断, 检查, 病变
摘要: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血液循环时间及病变范围、部位等,是眼底病检查、诊断的重要依据,但使用荧光素钠造影过程中有发生过敏反应现象,现将过敏反应情况分析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腺瘤 68 例的超声诊断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甲状腺肿瘤的70%~80%.本文通过68例甲状腺腺瘤声像图特征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探讨甲状腺腺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腺瘤的超声定性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陶海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1 例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护理

    我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21例,均予以光照疗法,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对心率变异的影响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8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正常组和冠脉病变组,冠脉病变组又根据不同病变支数、不同狭窄程度及不同病变部位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获得的HRV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冠脉病变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冠脉正常组,冠脉病变支数愈多,狭窄越严重,HRV各指标降低越明显(P<0.05或<0.01),而左冠脉病变者HRV各指标略低于右冠脉病变者(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HRV下降,且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HRV改变越明显,HRV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唐文红;张琴;孙中波;陈晓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医学期刊编辑中的检索应用

    当今医学科技事业飞速发展,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日新月异,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型学科不断涌现,从事医学事业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中所撰写的论文也众多纷杂,作为编辑不可能精通所编辑期刊来稿的所有内容,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积累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编辑任务,其中可靠、便捷且为可行的方法就是运用网络化文献信息检索这种事半功倍的方法.文献信息检索既可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学科前沿、出版动向,又可为稿件的专业术语、资料的可信度、学术价值,文字表达等把关,提高医学期刊编辑的水平.在医学期刊编辑过程中,本文就如何结合编辑工作流程运用文献检索为医学期刊编辑服务进行探讨.

    作者:黄玉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意义及其应用.方法 用散射比浊法测定118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尿MA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118例糖尿病患者有72例患者检测出尿MA,其阳性率为61.58%,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尿MA的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诊断及程度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秀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4例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4例ACS患者经股动脉途径施行急诊或择期PCI,13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施行直接PCI治疗,补救性PCI治疗4例STEMI,延迟性PCI治疗11例STEMI,择期PCI治疗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UA/NSTEMI).结果 PCI操作成功率100%,随访1~31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支架内急性/亚急性或后期血栓形成,无血小板减少症,无再次心肌梗死、心衰和猝死.结论 直接PCI扩大了治疗STEMI的适应证,迅速使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并恢复正常血流,可提高高危患者生存率.补救性PCI是静脉溶栓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STEMI患者的延迟性PCI和UA/NSTEMI患者的择期PCI对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样有效.

    作者:许春平;曾波;陆建建;林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连续环形撕囊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

    晶状体前囊连续环形撕囊术(continuous circular capsulorhexis,CCC)以获得一个边缘完整、连续、圆滑的前囊切口,避免前囊放射状撕裂的发生和有利于后房型人工晶体准确植入囊袋内为特点.此法已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我们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经河;钟燕梅;冯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妇科热旋磁综合治疗仪临床应用 99 例疗效分析

    我院用武汉市桑迪电子公司生产的FK-100型妇科热旋磁综合治疗仪对妇科、外科、内科等18种疾病99例进行了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芷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对泌乳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连续注射罗哌卡因与吗啡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60例健康足月初产妇,择期在联合椎管内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30例:镇痛组行硬膜外镇痛,注入0.075%罗哌卡因和0.009%吗啡复合液(2 ml/h)持续48 h镇痛;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泌乳素(PRL),视觉模拟评分(VAS)估计镇痛效果.结果 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术后PRL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24~48 h镇痛组PRL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镇痛组初乳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1),镇痛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术后生命征平稳,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发生.结论 剖宫产术后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能促进PRL分泌,初乳时间提前,加快肠蠕动恢复.

    作者:郑剑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肺心病患者神经降压素、神经肽 Y 的变化及其意义

    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是两种重要的血管活性多肽,含NPY、NT的神经纤维密集地分布于心血管系统,对心血管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肺心病是我国的常见病,近年来对肺心病病理生理变化,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已是目前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观察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时NPY和NT的变化,以探讨二者与慢性肺心病发病过程的关系.

    作者:许光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体外超声吸脂治疗6例副乳的体会

    2000年4月至2005年10月我科使用美国Well Johnson体外超声吸脂机用于6例副乳的整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文朗;殷国前;林辉;朱艺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持续应用硝普钠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9年至今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硝普钠,并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入量和输液成分,治疗肺心病心功能衰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佘柳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硫酸镍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NFκB活性和表皮ICAM-1的表达

    目的 探讨接触性致敏原硫酸镍(NiSO4)对表皮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角质形成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NFκB活化;组织免疫化学法检测ICAM-1的表达.结果 硫酸镍可增加角质形成细胞NFκB(P65)核转位活性(P<0.01),并使表皮ICAM-1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硫酸镍可刺激体外培养皮肤组织的表皮高表达ICAM-1,NFκB的被激活可能是硫酸镍致敏的途径之一.

    作者:陶赞英;程培华;郑明慈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 156 例首诊处理

    目的 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CAI)的首诊处理经验.方法 对156例CA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56例CAI病人中,直接送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31例,住院99例,急诊观察12例,死亡14例(8.97%).腹腔穿刺、B超和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9.47%,90.67%,92%.结论 对于CAI者,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予以生命支持,治疗同时积极通过血液生化、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CT等检查的综合应用,可获CAI早期定性诊断和正确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邓达治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肺部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在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中寻找治疗肺部细菌感染的佳方案.方法 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根据药物经济学的原理,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同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价格、用药剂量)进行考察,并做了敏感性分析.结果 左氧氟沙星是佳治疗方案.结论 敏感性分析与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一致,说明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可信.

    作者:郑玉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目的 了解教学用尸体腹腔神经节微细结构保存情况.方法 取18例成人尸体腹腔神经节作石蜡切片,HE、尼氏和Masson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绝大部分切片组织结构、细胞形态、胞核清楚,神经元尼氏体明显,胶原纤维清楚.结论 局部解剖学用的尸体腹腔神经节结构保存较好,可作细胞形态的研究.

    作者:蓝玲;龚健古;玉洪荣;劳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分娩期子宫破裂 31 例临床分析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危及母婴生命.为寻找预防子宫破裂的方法,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母婴死亡率,现将我院1986~2005年收治的31例子宫破裂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包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56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分成4组: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结果 (1)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病率为56.68%,糖尿病(病程<0.5年者大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为8.27%,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为35.5%.(2)随糖尿病病程延长或增龄,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均明显增加.(3)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主要与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高龄和病程有关,而微血管并发症主要与高血糖、病程有关,与高胰岛素血症负相关.结论 在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之前,部分患者已出现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并随病程延长或增龄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的共同危险因素.

    作者:谈志强;邓宏明;刘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38 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其治疗方法很多,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合理可靠是其成功的关键.目前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有不少报道,我院2002年4月至2005年4月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粗隆间骨折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发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垂直下牵引双手环抱外展牵拉肱骨头治疗肩关节脱位

    作者近年来采用垂直牵引双手环抱外牵肱骨头治疗肩关节脱位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