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谈志强;邓宏明;刘红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高胰岛素血症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56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分成4组: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结果 (1)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病率为56.68%,糖尿病(病程<0.5年者大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为8.27%,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为35.5%.(2)随糖尿病病程延长或增龄,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均明显增加.(3)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主要与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高龄和病程有关,而微血管并发症主要与高血糖、病程有关,与高胰岛素血症负相关.结论 在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之前,部分患者已出现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并随病程延长或增龄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的共同危险因素.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专护理实验教学管理初探

    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德高尚、技术精良的护理专业人才,所以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在学校内得到更高质量的临床能力和动手的培养[1].而实验教学则是培养护理人才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受到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加强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工作能力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曾秀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180小鼠肉瘤,观察甘草总黄酮对S180小鼠肉瘤抑瘤率,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从肿瘤组织提取的DNA并做琼脂糖凝胶电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内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甘草总黄酮各组能显著抑制S180小鼠肉瘤生长,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部分肿瘤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浓染.肿瘤组织的DNA电泳带呈明显的梯状条带;免疫组化显示小鼠肿瘤组织内的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而Bax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 甘草总黄酮体内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影响肿瘤细胞内相关凋亡蛋白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赵世元;农智新;钟振国;王乃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复方白氟膜剂用于鼻腔小手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白氟膜剂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鼻腔手术后炎症、黏膜水肿提供新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 对60例鼻腔手术后患者应用复方白氟膜剂与复方氟哌酸滴鼻剂进行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观察及评价两种药物对鼻腔治疗后鼻塞、黏膜水肿、鼻分泌物和鼻腔纤维膜的疗效.结果 应用复方白氟膜剂对减轻鼻腔手术后鼻黏膜水肿、鼻塞疗效优于复方氟哌酸滴鼻剂组(P<0.05),对减少鼻腔分泌物、术腔纤维膜的疗效与复方氟哌酸滴鼻剂对照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复方白氟膜剂是治疗鼻腔手术后鼻黏膜肿胀,缓解鼻塞安全有效的药物,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袁弘;陆秋天;陈英;陈晓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伊痛舒用于门诊疼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门诊病人用纯中药针剂伊痛舒对疼痛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选择ASAⅡ~Ⅲ级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用伊痛舒针剂2 ml、醋酸强的松龙25 mg、维生素B120.5 mg、维生素B6100 mg、2%利多卡因3~5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8~12 ml.将混合药物直接注射患处的神经丛(根)、滑膜、腱鞘或周围神经及组织.对照组100例,除不用伊痛舒外,药物及治疗方法 同观察组.首次注药后,每隔3d注药1次,3次为一疗程,注药后观察镇痛效果和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疼痛缓解效率为42%,高于对照组的21%,(P<0.05);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的17%,(P<0.01).结论 伊痛舒针剂有镇痛、消炎、解毒、解痉、活血化瘀等效果,对门诊疼痛病人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副反应少.

    作者:罗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静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

    目的 探讨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静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无严重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A组34例,用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静注奥美拉唑治疗,B组33例,用静注奥美拉唑联合应用立止血治疗.结果 A组患者再出血率、手术率明显低于B组(P<0.05);止血时间、住院天数A组明显短于B组(P<0.05 );两组输血量及住院总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静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静注奥美拉唑联合应用立止血,住院总费用未见明显增加,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首选方法 .

    作者:曾甫东;陈基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将5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5),两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类、吸氧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开始剂量为6.25 mg,2次/ d,1周增加1次,使剂量维持在50~100 mg/d,或患者所能耐受的大剂量, 治疗8周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在心功能改善、LVEF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美托洛尔结合常规药物治疗CHF有效,可改善心功能、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的运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胸腺上皮肿瘤WHO新组织学分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腺上皮肿瘤(TET)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组织学分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70例TET患者的肿瘤切片用WHO(2004年版)组织学分型标准进行重新分型,同时回顾性总结TE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组织学分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组织学分型以AB型20例(28.57%),B2型16例(22.86%)多见;而B1型胸腺瘤仅5例(7.14%),发现1例化生性胸腺瘤.胸腺瘤B1、B2、B3型伴发重症肌无力(MG)者较多见,共16例(48.48%),其它型合计为7例(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7,P=0.059). 临床分期从Ⅰ期到Ⅳ期病例数的增加基本与病理组织学分型从胸腺瘤A型到胸腺癌的分布增加相一致,临床分期与组织学分型显著相关(t(approx)=5.539,P=0.000).结论 胸腺上皮肿瘤WHO新组织学分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TET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

    作者:方志欣;毛志福;林辉;韦海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近年来,准确计数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已成为血液学和检验医学界的热门课题,其原因有二:一是临床上需要输血小板者日益增多;二是迄今为止,所有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标本,其准确性都比较差,亟需研究改进.准确计数血小板实非易事,血小板体积小、无色、易粘附,当血液自血管破损处流出时,血小板一经与破损的血管内皮细胞或组织成分接触,立即以极快的速度粘附于破损的血管壁,使采得的血小板数比血中实际血小板数为低,皮肤穿刺采血比静脉采血所得的血小板数更低[1].

    作者:施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股骨髁间骨折属于严重的高能量复合创伤,治疗较为复杂,诸多原因可导致疗效不满意[1].笔者2000年5月以来使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3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建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目的 了解教学用尸体腹腔神经节微细结构保存情况.方法 取18例成人尸体腹腔神经节作石蜡切片,HE、尼氏和Masson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绝大部分切片组织结构、细胞形态、胞核清楚,神经元尼氏体明显,胶原纤维清楚.结论 局部解剖学用的尸体腹腔神经节结构保存较好,可作细胞形态的研究.

    作者:蓝玲;龚健古;玉洪荣;劳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附6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肝脏占位性病变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肝脏占位性病变62例(原发性肝癌20例,转移性肝癌16例,肝血管瘤26例)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肝脏恶性占位病变在二维声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阻力指数(RI)及大流速(V max)方面与良性占位病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以低回声为主,伴有声晕,血流信号较丰富, Vmax及 RI高.肝血管瘤以高回声为主,不伴有声晕,血流信号稀少,Vmax及RI低;原发性肝癌血流信号分级强度Ⅱ级以上,转移性肝癌血流信号分级Ⅰ级为主.结论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肝脏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对病灶性质存有异议时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作者:郭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血 HBsAg 阳性产妇乳汁中 HBV 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的产妇是否适宜母乳喂养.方法 对132例HBsAg阳性的产妇乳汁进行HBV-M及HBV DNA的检测.结果 132例HBsAg阳性的产妇乳汁中HBV-M及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9%及30.3%,其中HBeAg阳性的产妇乳汁中HBV-M及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6%和68.8%,而HBeAg阴性者分别为16.9%和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汁中HBeAg阳性者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71.7%,乳汁中HBeAg阴性者为8.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将乳汁中HBV DNA的检测结果作为HBsAg阳性的产妇是否适宜母乳喂养的指标,在没有条件进行HBV DNA检测时,应将乳汁中HBeAg的检测结果作为HBsAg阳性的产妇是否适宜母乳喂养的指标.

    作者:李钰;吴昊;李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 16 例临床分析

    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具有腹部无切口,术后疼痛轻,腹腔干扰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004年元月以来我院开展子宫切除术,现对阴式和腹式两种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要点及应用价值.

    作者:凌金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 例粪类圆线虫病的偶然发现报告

    粪类圆线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多见,近年在在广西东南地区,调查人群感染率已达在11%~14%[1],具有一定的地方性[2].粪类圆线虫的致病性与感染度,与人体的免疫状况有密切关系,当患者因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艾滋病等引起机体极度营养不良,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患者以及爱滋病患者均可引起发病,但临床上鲜见报道,这可能是临床医师以及检验人员都重视不够引起误诊和漏诊.笔者在2001年偶然中发现了1例粪类圆线虫患者,从此引起了重视,又先后发现具有类似的症状的粪类圆线虫病人数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小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4 例误诊分析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是一种罕少疾病,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易误诊和漏诊.本院自2000年4月至2005年7月确诊4例,在院内外均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善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广西南宁市蔬菜铅镉污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南宁市蔬菜铅镉污染情况,探讨污染来源,为政府治理蔬菜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在南宁市销售的蔬菜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111件蔬菜,获得170个有效监测数据.其中铅污染监测蔬菜59件,铅污染总体超标率49.1%,超标高的是白萝卜,高超标倍数为9.4倍,其次是大白菜;镉污染监测蔬菜111件,镉污染总体超标率为24.3%;同时发现京白大、白萝卜、胡萝卜、四季豆等共9份蔬菜铅、镉同时超标,双重超标率达到15.2%(9/59).结论 应加强综合治理,减少环境污染;污染主要来源与施用污坭、垃圾坭、生活废水、工业三废排放和食品加工中的二次污染有关.

    作者:覃志英;唐振柱;吴祖军;黄兆勇;陈广林;杨娟;梁江明;谢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聚丙烯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50例报告

    目的 探讨聚丙烯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50例腹股沟疝患者用聚丙烯网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20~50 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36 h;切口疼痛时间24~48 h,不需要使用止痛剂;术后住院2~5 d;术后随访45例均无复发.结论 聚丙烯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疗效高等优点.

    作者:阳世雄;韦涌初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两组药物配伍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表现骤起喘憋、症状重.近年来多用吸入疗法辅助治疗.为比较不同药物配伍吸入治疗的效果,本文采用喘乐宁+爱喘乐,喘乐宁+爱喘乐+普米克令舒两组药物配伍经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陈永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对心率变异的影响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8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正常组和冠脉病变组,冠脉病变组又根据不同病变支数、不同狭窄程度及不同病变部位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获得的HRV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冠脉病变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冠脉正常组,冠脉病变支数愈多,狭窄越严重,HRV各指标降低越明显(P<0.05或<0.01),而左冠脉病变者HRV各指标略低于右冠脉病变者(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HRV下降,且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HRV改变越明显,HRV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唐文红;张琴;孙中波;陈晓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复方氨基酸螯合钙用于孕期补钙的临床观察

    孕期由于血管容量的变化使血钙浓度相对降低,加之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又使尿钙排泄量增加,而且孕期雌激素的升高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母体骨钙的吸收,因此,孕妇体内常处于低钙的状态[1],为安全有效地应用药物预防孕期低钙,改善孕妇缺钙的临床状况,对110例怀孕16~28周的孕妇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进行补钙.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喜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