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受血者输血前7项指标检测4 807例结果分析

曹美芳

关键词:受血者, 输血前, 指标检测, 卫生行政部门, 结果报告, 艾滋病, TRUST, 乙肝, 戊肝, 梅毒, 甲肝, 丁肝, 丙肝, HIV, HEV, HCV, HBV
摘要: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我院对受血者进行了输血前HAV(甲肝)、HBV(乙肝)、HCV(丙肝)、HDV(丁肝)、HEV(戊肝)、HIV(艾滋病)、TRUST(梅毒)7项检测.现将我院受检的4 807例受血者输血前7项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原因,寻求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精神病学知识、药物知识宣教,提高自知力,培养自信心,与患者建立良好互信关系,优化住院环境.结果:主动接受护理72例,被动接受护理24例,拒绝接受护理4例.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使患者护理依从性明显提高.

    作者:姚亚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n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迅速增加.

    作者:杨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体会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在诊断和治疗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由于其使用方便,能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留置静脉通道,便于固定,容易被患儿家长接受,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如何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黄威;黎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5)及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接近,但前者的不良反应少,尤其EPS少,对体重影响更小.结论:喹硫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贾继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宫外孕超声诊断23例分析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率,本站于2002~2007年应用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对照,现分析如下:

    作者:吴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全瓷冠桥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全瓷冠桥修复在牙列美容的应用价值.方法:随访观察和检查100件全瓷冠桥的颜色、颈部黑线、牙龈炎症、崩瓷情况.结果:全瓷冠桥颜色逼真,边缘密合,没有颈部变色和牙龈炎症,崩瓷也较少.结论:全瓷冠桥的前牙美容修复具有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是值得推广的牙科修复材料.

    作者:吴恒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制动患者尿潴留两种治疗方法的评价

    目的:比较制动患者尿潴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制动患者84例,其中,骨科23例,神经内科61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7岁.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情均稳定,无其他并发症.观察组为针刺穴位+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对照组为留置尿管导尿法.结果:两组尿潴留治疗有效率相似(X2=1.81).感染率及舒适度有显著性差异(X12=29.68),X22=34.69,P<0.01).结论:两种方法对于解除制动患者尿潴留疗效确切,但针刺穴位+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方法更安全、舒适,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程红姣;戴伯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运用自理模式理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

    目的: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选择更好的护理方式.方法:功能制护理54例作为对照组,自理模式和整体护理82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心力衰竭、尿毒症脑病、皮肤完整性)、病人对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并发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护理、整体护理可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赵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夜间护理潜在的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管理中晚间护理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及时发现夜间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是医院护理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于秋辉;张春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做好防止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充分准备及基础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严防颅内出血.对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血管痉挛等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20例动脉瘤患者栓塞治疗,出现皮下血肿l例,全部治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保证.

    作者:段利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62例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目的:分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方法:对162例主动来心理中心咨询女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并以同时期来访82例男生作对照.结果:来访者心理问题分类高低排序为人际关系、恋爱、神经症、心理压力、童年创伤、自卑等,男女生比较并无显著差异.结论:高校女生心理问题以人际关系、情感、神经症等为主,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心理辅导是关键.

    作者:黄雪梅;黄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双氯芬酸钠与其它药物联用治疗肾绞痛及其机制研究现状

    肾绞痛是由于某种病因使肾盂、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或管腔的部分梗阻,发作时肾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显著增加,而前列腺素可使肾血管阻力下降、肾血流量增加,并通过拮抗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使尿量呈相对增加趋势.

    作者:黄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在降压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发病6h内)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3例,对照组27例,溶栓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治疗,两组均给予脱水、抗凝、脑保护剂等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结果.结果:溶栓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9.39%和87.88%,对照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是29.63%和70.3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作者:吴强;吴东;郝迎军;张皎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护理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硬化,造成下肢远端组织缺血表现,临床症状是跛行、静息性疼痛、溃疡,甚而坏疽致截肢术.如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足部病变的发生、发展,降低截肢率,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王光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风单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探讨

    中风病的治疗形式与内容多种多样,但研究较多者均为单一方法的临床研究,借鉴国外医学卒中单元的研究成果,在我国西医临床中已开展了卒中单元的治疗模式,这种医疗模式越来越被广泛接受.

    作者:刘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41例诊治体会

    化脓性胆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半是由于胆总管阻塞引起,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易并发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重者易致死亡.我院自1990~2007年共收治该类疾病41例,现回顾性总结如下:

    作者:王冰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年我院共对2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华金;容字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调节受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测定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IGR组诊断采用WHO1999年诊断标准,IGR组35例.正常对照组3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体重指数、血压、空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bAlc.结果:IGR组HbA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bAlc(P<0.01);IGR组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62.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HbAkc对判断IGR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向糖尿病的进展趋势有重要指导意义,应该在IGR患者中定期广泛开展HbAlc的检测.

    作者:张颖;李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脑外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后早期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表现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3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一般情况、临床经过特征调查和预后指标评估.结果:73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确诊为slRs 36例,占49.32%.颅脑损伤早期发生sIRS患者组的平均意识障碍时间、平均血肿量、平均住院天数和出院时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发生SIRs患者,而人院时GCs评分却明显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颅脑损伤早期发生SIRs患者可影响其临床经过和近期预后.

    作者:郑贵超;毛宏杰;贾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