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王春华

关键词:腹腔镜, 普外科, 急腹症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的48例急腹症患者在普外科手术中运用腹腔镜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术中均明确诊断,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成功45例,中转开腹3例,术后有4例出现腹腔积液,经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安全、可靠、微创的特点,,尤其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信息化对高血压病管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社区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对高压病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卫生管理信息平台高血压信息化管理模块,进行相关的高血压病服务,对照组按传统的手工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进行相关的高血压病服务,比较管理1年后两组、高血压知晓率、高血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知晓率、高血压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基于社区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对高压病患者进行管理,能更加有效的提高社区高血压病的管理效果。

    作者:罗洁;李济金;胡春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旨在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间笔者单位收治的31例胆道恶性肿瘤患者,替吉奥40mg/m2早晚各一次口服d1-14,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d1,21天为1个周期。治疗至少2周期后对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1例患者共接受103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3.32个周期。其中,CR为1例,PR为7例,SD为13例,PD为1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5.8%。本组患者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化疗过程中主要的不良反应集中在化疗过程中主要的不良反应集中在胃肠道反应(45.2%)、骨髓抑制(25.8%)、外周神经毒性(22.6%)等,且均在Ⅳ度以下。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胆道恶性肿瘤具有较理想的临床疗效,且耐受性良好、安全性高,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红琼;谢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我院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6月年-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是否应用奥拉西坦胶囊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拉西坦组)及对照组(未用奥拉西坦组)35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即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进行评分,观察8周后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MoCA评分差异及BI评分差异,和治疗组与对照组MoCA评分、BI评分结果的差异。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前后的MoCA评分、BI评分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够改善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青松;王遂山;刘琴;蒋珂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11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11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血、盗汗、咳嗽、发热等,经检查发现,多数患者淋巴结肿大,胸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作为肺门、片影、纵膈、浸润影及栗粒状淋巴结肿大。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抗结核治疗后。经随访2年发现,20例患者死亡,2年内死亡率为17.9%。结论:应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对于存在合并症或高危行为的肺结核患者,建议其进行HIV检查,及早发现艾滋病,及时进行积极治疗,降低艾滋病死亡率。

    作者:张富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58例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颈年龄、输卵管因素、宫腔、盆腔粘连等都可能会导致人工流产患者出现不孕现象,各种因素对人工流产继发不孕症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P<0.05),其中输卵管阻塞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因素,其所占的百分比为32.76%。结论:输卵管因素是导致人工流产患者出现继发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女性生理卫生教育引起重视,此外,一旦发作并发症,应及时处理,这样才能使人工流产患者继发不孕症的发生率得到一定降低。

    作者:黄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无痛人流配合流产后关爱在计划生育的应用

    人工流产是意外怀孕或胚胎发育异常的一项补救措施,是育龄期妇女非意愿而不得已的选择,对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妇女同胞,我院自从2010年开展无痛人流术配合流产后关爱服务(PAC ),在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很好地改善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

    作者:胡品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关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的探究

    目的: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导致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从过去一年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4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结合24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其感染的具体相关因素。结果:在所选的240名患者中,有16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问题,呼吸道感染占据大的比重,以10岁以下儿重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为高,同时随着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必须给予有效的控制与应对,这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作者:窦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浅析Ig A肾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目的:本文针对IGA肾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2012的25例IgA肾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病理选择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随访。结果:本次以25例IgA肾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对象,占活检IgA肾病的4.2%(25/600)。其中包括5例急性肾炎综合征,7例急性肾炎综合征合并肾病综合征,以浮肿、少尿为主要发病因的有7例,5例恶性高血压。将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进行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肾病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发生率达4.2%,高于现阶段各大新闻媒体和医学报道。IgA肾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其病理表现为许多种病理类型。病理轻的患者预后比较好,其中如果新月体肾炎诊断治疗及时的话就会可以很好的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以及结局,许多患者的肾功能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对IgA肾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时做肾活检对Ig A肾病临床指导、判断预后及治疗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少梅;杨晓彤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体会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施晓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观察腹腔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结石的具体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常规治疗的7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基于对照组传统开腹胆囊治疗,基于研究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状况和术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无论在手术时间还是术中出血量或者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微波治疗柱状上皮移位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微波应用于柱状上皮移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柱状上皮移位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糜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微波治疗柱状上皮移位,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有效率高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靖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辽宁县级农村中小学生结核病知知识晓率及健康促进方法研究

    目的:了解县级农村中小学生结核病知知识晓率现状和结核病知识获得途径,探讨农村中小学生结核病健康促进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桓仁县和西丰县抽取农村中小学各2所学校的4-6年级小学生和1-2年级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进行结核病知晓率和获得知识途径进行调查。结果:农村中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50.5%,农村小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46.8%,农村中小学生结核病获取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渠道主要来源于电视、学校、宣传折页海报等。结论:农村中小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不高,应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曹宏伟;丁红芳;何琳;王毳;孙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04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04例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人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实施卡提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之后,所有病人的临床症状均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人,予以实施卡提素治疗,治疗疗效相对较高,能提升病人整体治愈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美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挑选2011年至2013年的某医院的90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以针灸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中医推拿和针灸结合治疗。之后比对结果,得出疗效。结果:对照组中痊愈的7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5例,其治疗有效率73.4%;治疗组中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其治疗有效率91.1%。两组有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脊椎病的办法,经济安全,容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苗青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52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52例均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120min ,平均105min。术后残余结石3例,六周后经胆道镜取石成功。经过科学严谨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5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8-13日,平均10.5日。结论: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刘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治疗心绞痛心电图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1例,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给予鲁南欣康以及心络胶囊。观察组仅给予鲁南欣康治疗,对比观察并记录心电图ST -T变化、症状体征改善情况,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鲁南欣康单用和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鲁南欣康使用。

    作者:申丽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体重指数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年间本院收治 U A患者51例,并排除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根据体重指数将患者进行分组并对临床特征及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表明正常体重指数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明显高于超重组及严重超重组(9/13 VS 11/21 VS 6/17),且随着体重指数的增高,有效率进行性降低;心功能改善程度亦随体重指数的升高而降低。结论:体重患者UA的疗效欠佳,应对此类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卢凤翔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乳腺结核15例诊治体会与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15例乳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15例乳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3例表现为乳房肿块,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全身无结核中毒症状。手术切除肿块,病检确诊乳腺结核,规范抗痨治疗,切口Ⅰ期愈合无复发。2例乳腺肿块伴脓肿形成院外切开引流后形成窦道经久不愈,术前检查确诊为乳腺结核,经术前术后抗痨抗感染、手术切除病灶与窦道,伤口愈合无窦道形成。结论:乳腺结核临床表现隐匿,无特异性诊断方法,确诊有赖于病检,乳腺经久不愈的窦道,要高度怀疑乳腺结核的可能。手术切除肿块并予以严格规范抗痨治疗,是防止复发的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张世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二尖瓣成形术在二尖瓣关闭不全中的临床应用(附35例报告)

    目的:总结分析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4岁-68岁二尖瓣成形术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36.5±13.5)岁。手术在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施行,采用瓣叶裂缺修补、瓣叶部分切除缝合、腱索折叠或转移成形、人工腱索成形、交界成形、双孔法成形、人工瓣环成形等方法,术中以注水试验和经食道超声检查,术后超声检测成形效果。结果:因成形失败改行二尖瓣置换4例,本组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术中根据病人二尖瓣的形态,瓣叶质量,采用相应的成形方式,可取的良好手术效果。

    作者:陈红卫;潘砚鹏;张磊磊;詹海波;陈文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诊治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160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应用抗生素和抗心衰治疗。结果:160例患儿治疗前后RR、HR、肝增大程度比较:16例患者治疗前RR为(71.1±10.2)次/分, HR为(181.1±19.1)次/分,肝增大程度为(3.3±0.8)cm,治疗后RR为(45.2±7.2)次/分,HR为(130.2±11.6)次/分,肝增大程度为(1.5±0.3) cm ,治疗后RR、HR、肝增大程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LVEF、LVSF、LVSD、E/A、E/A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生素和抗心衰方案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重要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宋建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