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玲;张红霞
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省)、在暂居地居住满3个月的≤7岁的儿童。近年来,随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流动儿童的数量也随之上升,流动儿童的管理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本研究主要探讨流动儿童在免疫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方法,旨在能够真正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水平。
作者:王莉华;亢丽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持续微量泵湿化法辅以间断推注湿化法用于重型颅脑术后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湿化加间断氧气雾化,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病人翻身拍背,射流雾化,振动排痰后予间断推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吸痰次数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间断射流雾化并辅以间断推注湿化效果优于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加间断雾化湿化。
作者:杨景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眼科白内障临床手术诊治体会。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共72例,所有白内障患者均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囊外吸除术进行治疗,并进行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患者在手术以后,针孔视力在首日超过0.6的患者有6例,约占8.33%;超过0.3的患者有62例,约占86.11%;超过0.05的患者有66例,约占91.67%。术中主要出现的并发症有囊膜破裂,没有植入人工晶状体和眼角膜内皮水肿。在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包括眼内炎症、短暂性高眼压、视网膜脱落以及前房积血。眼角内皮水肿一般在术后的1周之内就可恢复,其余症状如葡萄膜反应和高眼压通过对症处理治疗以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吸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已是现阶段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临床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效果几乎可以达到超声乳化的水平,适用于国内医疗行情。
作者:李国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影响农村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以我国农村计划免疫接种的现状作为研究方向,具体分析对农村计划免疫接种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对策。结果:针对影响农村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主要采取强化计免工作人员的培训、完善免疫接种管理系统、加强入学儿童免疫接种证的查验、合理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关系以及加强农村群众对计划免疫工作的认知等五点对策,来大力加强农村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有效性与落实度。结论:采取有效性、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当前影响我国农村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各类因素,保护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尽大可能地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是我国政府部门需共同关注、重视并落实的工作。
作者:张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月治疗的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运动指导等。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疗效:显效13例,显效率为46.4%,有效13例,有效率为46.4%,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糖尿病疗效:显效13例,显效率为46.4%,有效14例,有效率为50.0%,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运动指导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血压和血糖。
作者:胡淑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糖原累积病是一大类与糖原分解和合成障碍有关的先天代谢性疾病,目前至少可分为13型[1]。患者多为婴幼儿,常因此夭折。少数为成人发病,但多数无特异性症状,病情较隐匿,易误诊。我们报道1例出现神经系统、肾功能损害患者,经肌肉活检病理诊断明确的糖原累积病。
作者:刘怀瓒;徐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与CT影像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2012年0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进行CT检查与临床诊断检查。结果:患者属于中度病症占例数较多,轻度患者例数较少,通过对其实施疼痛评价分析,其中轻度22例,中度45例,重度33例。结论:对此类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时,应结合多种方式检查,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有效数据,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寇立青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本病的主要机理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常见类型有胃虚、胃寒、胃热,肝热痰滞等。总以降逆和胃止呕为大法。常用香砂六君子汤、苏叶黄连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主治。目的: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渡过早孕难关。
作者:陈霞;张春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后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骨折抑郁焦虑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额的护理,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实施6周的干预。利用生活质量评定文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实施干预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分数都出现下降,但是治疗组患者的下降的趋势显著大于对照组下降的趋势(P<0.05),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骨折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的效率,可以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张学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糖检测结果,对比哪种方式采集的血更适合于检测血糖,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早餐、中餐2h后及每日三餐前对患者进行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结果:经分析与对比,末梢血检测的血糖值稍低于静脉血,但差异的明显性不高,P>0.05;静脉血检测的低血糖例数高于末梢血,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倡患者家庭使用末梢血检测的血糖仪,而于临床诊治中,医师应以静脉血检测的生化仪为主,以末梢血检测的血糖仪为辅,全面开展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
作者:麦有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医认为,膏方的作用主要是补益,可调补人的阴阳、气血,既可增强体质,也可治疗多种慢性、虚弱性疾病,是彰显中医学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方法。在人群的各种偏颇体质中,阳虚体质是较常见的,文章旨在探讨如何更好的运用中医膏方来调理、矫正这种体质。
作者:张庆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总结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和整体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入院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指导功能康复锻炼、出院健康教育。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过程中,自我功能锻炼和日常行为习惯非常重要,是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必不可少的部分。
作者:李晓桐;李会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血脂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的患者76例,并选取同时期到我院检查的76例健康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接受血脂检测人群的血脂指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检测后,研究组冠心病的患者LDL -C、TG和TC水平的四项血脂检测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但HDL -C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评价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且血脂检测的操作较为简单,因此基层医院值得在健康检验和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与食道癌,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1]。结肠病变的常用检查方法是结肠镜及气钡双重造影,但这些方法只能显示腔内病变的情况,对于结肠管壁外的病变情况就无法明确显示了。另外结肠镜及钡灌肠有一定的痛苦,部分病人难以耐受而放弃。另外在检查过程中会因为肠道痉挛、肠管狭窄而导致结肠镜的失败[2]。双源C T结肠充气造影检查并不受上述检查限制,并且通过其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有断面及多种三维后处理的方法,从而提高了病变的检出及诊断准确的比率,同时可以对周围及远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
作者:杨新鑫;赵国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科室、类型和原因等情况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处方120例,对处方进行整理,并统计分析退药的科室、类型和原因等情况。结果:退药科室多的是急诊科,达25.0%,其次就是骨科、消化科和内科较多;退药种类中,以抗生素类药品为主,占40.0%,其次非甾体抗炎药、呼吸系统类药物较多;退药原因中,医院主观原因占主体,如药品不良反应占25.8%,开药过多或过重占15.8%,医嘱错误占8.3%等,而客观原因中,以患者拒绝使用为主,占12.5%,剩余的原因比例较少。结论:针对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诸多情况,必须制定出退药管理的措施,完善退药的程序,并在西药房的指定咨询窗口处负责退药,加强药品的咨询服务。对要退药品需按规定进行核对,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保障合理的安全用药。另外,医院也需要总结患者退药的原因,找出根源,积极采取改进措施,从而降低退药机率。
作者:陈雯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本文通过了解李东垣的理论精髓,探讨了阴火的病机,对补中益气汤的药性进行了分析。由于阴火上冲会导致病人的内伤且发热,因此补中益气汤能够有效补充患者脾胃、恢复元气,同时还能够泻出阴火,终使得病人体内的阴火根断且消失。通过研究可知,补中益气汤的甘温除热之理为:深入病机,从根源消除阴火,调节生理。
作者:郝华明;王丽芳;李丽娟;樊宝凤;李伟;付永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瘢痕是人体创伤后,在伤口或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生理反应,也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结果[1]。瘢痕的本质是一种不具备正常皮肤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失去正常组织活力的、异常的、不健全的组织。瘢痕对损伤组织来说,总是一个不完善的替换。目前,尚无任何单一治疗方法能有效祛除瘢痕并防止复发,综合治疗仍然是首选、有效的治疗方式。近年来,有较多学者对瘢痕综合治疗的治疗方案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曾华(综述);钟永军(审校)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药联合微波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患者96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在经期第一天给予生理盐水250ml+菌必治4.0g静脉注射方式,每天1次,替硝唑0.5%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7天为1疗程,治疗3个月经周期;试验组患者采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在月经结束后3天给予金刚藤糖浆口服联合微波同时治疗方式,金刚藤糖浆20ml口服,每天3次,连续服用25天为1个疗程;采用圆形探头照射盆腔30分钟,每天1次,连续照射15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中西药联合微波综合治疗方案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疗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爱华;陈粉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因急性阑尾炎入院的患者,并采取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额外的给予中药配合治疗,在治疗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治疗,对单纯性阑尾炎和阑尾炎周围脓肿的治疗均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宇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C 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C T灌注成像资料。结果:高级别组患者脑胶质瘤CBF、CBV及PS值均高于低级别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是两组患者MTT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BF、CBV及PS与低、高级别的胶质瘤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2(P<0.05)、0.657(P<0.05)、0.861(P<0.01)。低级别组患者12例实质强化、PS略显升高;高级别组脑胶质瘤区均表现为异常高灌注,PS呈局灶至弥漫升高改变。结论:C T灌注成像能反应出脑胶质瘤的血供,为其术前分级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守玉;顾浩;赵变歌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