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观贞;郭金洲;王玉双;张茵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药品推陈出新,极大地丰富了药品市场。由于我国药品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临床多种西药共用的现象日益严重,引发多种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到广大患者身体健康。为此,笔者以医院临床多种西药共用实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和介绍多种西药共用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倩;陈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体型较瘦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静止期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30分钟,中位时间20分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切口均甲级愈合,住院3-5d出院。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比传统手术效果更好,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贵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溶栓治疗能使闭塞血管迅速再通,尽快恢复血流,缩小梗塞体积[1],使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降低。而做好静脉溶栓护理观察是其治疗效果的保证[2]。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55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瑞替普酶组25例,阿替普酶组3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对55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及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其中瑞替普酶组25例,大年龄79岁,小年龄38岁,平均年龄62.6,阿替普酶组30例,大年龄78岁,小年龄40岁,平均年龄59.45。
作者:庄玉群;孙玲玲;逄淑秀;王伟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恐惧,疼痛,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患者手术后的舒适度。方法:采取心理、专科护理、健康指导的方法对我科127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127例患者均得到很好的护理,无护理并发症,3-5天治愈出院。结论:掌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护理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多,如:感染因素、化学因素,法律风险、医患矛盾冲突等,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提升防范意识,防止病菌感染、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所以,本文就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提供合理措施,为护理工作人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奠定基础。
作者:梅展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寄生虫感染是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的常见病,为了解和掌握周庄镇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周庄镇预防保健所于2011年5月对该镇393名小学学生和幼儿园儿童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周庄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为此次的调查学校,共调查小学学生、幼儿园儿童393人。
作者:董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护士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总结出方法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40例,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护理,观察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观察记录,并对40例患者进行调查,从中分析出消化内科护士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总结出方法措施。结果:通过对消化内科护士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了合理有效的护理风险制度,降低了护理过程中的意外风险事故。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风险制度有利于降低护理过程中的意外风险事故。
作者:郭玉书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7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龄60-80岁,平均70岁,现已明确诊断原发性病,排除继发性、恶性血压、未服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75例,治疗组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福辛普利,对照组用福辛普利片对比疗效。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福辛普利降压效果显著(p<0.05)。
作者:徐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桩冠修复牙体缺损是常见的修复方式,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修复技术的提高,残冠残根的保存修复方法得到发展和更新。患者及医生对患牙的保存意识日益提高,临床中残冠残根修复的病例不断增多,患者对修复的美观、功能恢复、远期修复效果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肖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情况及空腹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情况及空腹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0例胆结石的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身体恢复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身体恢复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其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身体恢复时间都比较短,同时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状况明显优于采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上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万易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Re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已建立的LC/M S/M 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人参皂苷Rg1和Re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回收率的绝对值72.34、60.39、79.16、76.93、64.9、83,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15%。参麦注射液60mL经静脉滴注后人参皂苷Rg1和Re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T1/2α分别为028h和010h ,T1/2β分别为21h和12h。结论: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Re在人体内血药浓度较低,分布和消除速度较快,药代动力学行为符合二房室模型。
作者:陈玉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对100名临床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入睡快,觉醒后感觉舒适,睡眠时间在6-8小时者占40%,入睡困难,觉醒后自觉头昏,乏力,腰酸背痛等不适,睡眠时间在4-6小时者占35%,间断入睡者占25%,对护士失眠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放松心情,调整情绪,改善紧张状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充分认识到护士工作的重要性,护士执业的高尚性,排除社会上普遍对护士的错误评价“认为她们只是一群高级保姆”,从而使人们能正确认识护理这门职业的重要性,关心,爱护,理解护士。
作者:熊从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为了实施教育、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正确教材的选择,老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老师的综合素质提高。结论:通过积极探索研究教学方法,激发护生上好外科护理学实验课的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孙小琼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结石的具体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常规治疗的7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基于对照组传统开腹胆囊治疗,基于研究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状况和术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无论在手术时间还是术中出血量或者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一种临床简便易行治疗下肢丹毒皮肤硬肿的方法。方法:采用三棱针刺法加金黄散外敷治疗下肤丹毒局部皮肤硬肿。结果:20例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下肢丹毒皮肤硬肿用三棱针刺配合金黄散外敷治疗,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颈年龄、输卵管因素、宫腔、盆腔粘连等都可能会导致人工流产患者出现不孕现象,各种因素对人工流产继发不孕症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P<0.05),其中输卵管阻塞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因素,其所占的百分比为32.76%。结论:输卵管因素是导致人工流产患者出现继发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女性生理卫生教育引起重视,此外,一旦发作并发症,应及时处理,这样才能使人工流产患者继发不孕症的发生率得到一定降低。
作者:黄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CT影像的临床表现特点,深入了解此类患者应用CT的诊断方法,为以后此类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确实依据。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共4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结核病患者共4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肺部C T表现。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肺部病灶要多很多,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肺部浸润性病灶以及纤维增值病灶阳性对比无显著差异性,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在进行诊断过程中,应该先对其进行X线检查然后再做CT扫描,后再做结核、糖尿病的实验室过筛检查,尽早做到综合治疗。
作者:李国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闭孔神经阻滞组(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对照组(腰麻),每组40例。闭孔神经阻滞组:患者腰麻后再行闭孔神经阻滞;对照组:腰麻。记录两组患者电切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膀胱穿孔发生率、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电切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率及膀胱穿孔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肿瘤电切术中能有效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时闭孔神经的反射,可降低膀胱穿孔率,闭孔神经阻滞要点是选择准确的穿刺部位、掌握好穿刺方向和深度。
作者:田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1简述肥胖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三酰甘油)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通常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改变而导致的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生理病理改变。在世界范围内肥胖发病率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定位为一种疾病,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内调查显示,2002年,我国成人超重发生率为22.8%,肥胖发病率为7.1%,超重和肥胖已影响到2.7亿人口。近,“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通过21个省市24万人的资料分析,中国约有2-3亿人超重,3000万-4000万人肥胖。肥胖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睡眠暂停综合症、抑郁症、脂肪肝、肾脏病、肿瘤、痛风等疾病,其它还包括不育症、结石等与寿命及生活质量有关的疾病。特别是肥胖达到病态性肥胖时(B M I超过40),其死亡率会急剧增加。肥胖及相关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科技的进步,肥胖的诊治有了较大的发展。
作者:霍秀兰;郑向黎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