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及血脂水平临床意义探讨

张文清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尿酸, 血脂,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及血脂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接受健康体检人员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尿酸、血脂及血糖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组相比对照组,血尿酸明显要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尿酸与三酯甘油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尿酸与高血脂、高血糖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该三项指标易引发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要定期进行血尿酸、血糖及血脂检查,有效预防糖尿病等疾病。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防范妇科护理风险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模式在预防妇科护理风险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的方法,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在并发症的发生上、护理失误的发生上、病人满意度及住院费用上,两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模式在预防妇科护理风险中具有很好的风险防范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美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瘢痕子宫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瘢痕子宫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84例行人工流产的瘢痕子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扩张宫口及镇痛效果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足月产孕妇5144例,对所选产妇分别进行循证分娩护理和全程陪产护理,对两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行循证护理后可以缩短产妇的产程。实行循证剖宫产的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的出血量较实行剖宫产的产妇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实行循证分娩的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的出血量较全程陪产的产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行循证护理可以缩短产程,帮助产妇度过分娩期,使产妇的安全分娩得到保障,提高了产科临床护理的质量。

    作者:杨雪娇;蔡岱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扶上马送一程--浙黔绍清医院继续帮扶纪实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东部地区对口帮扶西部地区”的指示精神,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后,几年来绍医选派了30余位高年资临床专家相继来清医进行对口支援帮扶。帮扶期间日门诊达到500余人,开展手术200余台(即外科和妇科微创手术),会诊疑难病例120余次,教学查房50余次,学术讲座60次。此外,还专门开设了两期心电图基础知识培训班及提高班,让清医的医师能够通过常见心电图图像进行诊断,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作者:黄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为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从生理因素、试剂因素、病理因素与人为因素等多个方面分析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结论应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各种因素,将这些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降到低,从而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正确性。

    作者:尚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药流术持续阴道流血适时清宫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近年来我国计划生育科研领域的新成果。它具有效果好、无痛苦、接近自然流产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有剖腹产史、近期人工流产史、子宫极度倾屈、生殖道畸形或未生育而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成功率90%左右,但阴道流血时间较人工流产时间长,并发症也较多,我们考虑适时清宫减少阴道流血时间及并发症,多数文献以药流后14天为复诊时间。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清镇市有个中药“露天博物馆”

    贵阳市青少年科普基地位于贵州省清镇市麦格乡麦格村的药王谷,作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这里是一个集乡村旅游、特色中药材种植于一身的产学研重要基地。在占地千余亩的药王谷中,种植了吴茱萸、见血飞等各类中药材植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药“露天博物馆”。前往药王谷的学生,尤其是中医专业的学生,将该基地作为学习过程中必到的一个地方。他们认为,书本上和网络的图片,远没有现场亲眼看到和触摸到的实物感觉来得真实和深刻,只有深入实际,接触到实物,学到的知识才更加扎实牢靠。

    作者:黄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产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早产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治疗措施,提高呼吸暂停早产儿的存活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治疗过程,并分析其诱发因素,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结果分析进修期间对就诊31例早产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感染、呼吸道护理不当、胃食管反流、其他等方面,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措施。结论通过提前预防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褚俊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涟水“医养结合”撑起老人健康“保障网”

    “前排是福利院,后排就是医院,我们老头老太有个头疼脑热的抬脚就到,方便着呢。”近日,住在涟水县中医院福利院分院26床的王大爷谈起身边的变化,病情仿佛一下子好了许多。

    作者:张佐刚;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圆满完成医改各项工作目标--记阿荣旗霍尔奇镇中心卫生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霍尔奇镇中心卫生院自新医改以来,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大好机遇,深化医改,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全面落实医改各项工作任务,使卫生院从市场化运行轨道回归到公益性轨道,医院整体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综合实力得到增强,圆满完成了医改各项工作目标。

    作者:焰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施治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治疗后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期间治疗的83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按照其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副作用产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好转率无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副反应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具有重要意义,不仅疗效好,还可以减少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郭钊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免疫组化技术标准化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是用免疫学的方法,把抗体标记上可见的颜色,如荧光素、酶、某种金属等呈色物质,使抗体由不可见变为可见,来寻找检测组织细胞中的抗原,即组织细胞中的化学成分[1]。免疫组化在大医院的病理科已广泛应用,而且开始使用自动化仪器,但在基层医院和科研方面,还是离不开手工操作。下面结合我们医院的实际工作,谈谈免疫组化技术标准化。

    作者:张英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7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7.87%,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圳红;高伟;张圳平;崔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06~2013年广西龙胜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2006~2013年龙胜县麻疹发病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龙胜县2006~2013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分析。结果龙胜县2006~2013年累计报告麻疹26例,年均发病率为1.85/10万,以散发为主。发病年龄以≥20岁农民及<1岁散居儿童多,占84.62%(22/26),呈“双相移位”现象。发病季节集中在4、5、8月,占总病例的69.23%(18/26)。调查病例中,有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史3例,占13.04%(3/23)。结论龙胜县麻疹发病年龄为<1岁年龄组及≥20岁年龄组。因此,应继续抓好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并适时在重点乡镇对特定人群开展麻疹类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及查漏补种工作。

    作者:杨帆;荣光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解放军八六医院送医下乡

    3月1日,解放军八六医院组织内科、外科、妇泌科、传染病科、精神神经科、化验科等科室专家到安徽省当涂县姑熟镇宝塔村开展下乡义诊服务。医护人员为前来就诊的群众检查身体、诊病治疗,并免费检测血压,进行B超、心电图等检查。下乡义诊为村民提供了贴身的医疗服务,帮助解决驻地农村群众就医困难问题,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作者:伍传平;臧振岚;姜余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60例发热患者的病因构成分析

    目的:分析发热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抽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发热治疗患者60例,通过病因构成标准对60例患者发热诊断方式、发热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60例发热患者内病因诊断明确为58例(96.66%),感染性疾病为36例(60%),细菌感染为21例(58.33%),发热导致肺结核症状8例(22.22%)部分患者存在肺外结核,结缔组织10例(16.66%),肿瘤性疾病7例(11.66%),引发恶性细胞病症4例(57.14%),发热引发其他症状5例(8.34%),病症不清楚患者2例(3.34%)。结论引发患者发热原因基本为感染性症状,其中肺结核病症为明显,然后是发热组织症状与肿瘤性症状,大部分发热患者病因由对比、检查和研究得出结果。

    作者:郭宣佐;郭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中的护理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在静脉输液操作上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达到促进护理业务进步的目的,总结出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7项技巧:(1)配制液体的技巧;(2)排气的技巧;(3)选血管的技巧;(4)控制滴速的技巧;(5)更换液体的技巧;(6)拔针的技巧;(7)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技巧。

    作者:张宗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大的精神,近,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市10个县市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现结合宜春的实际,就健全和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谈谈个人的看法。

    作者:辛水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改过程中乡镇卫生院发展刍议

    医改是乡镇卫生院面临的难得的发展机遇,乡镇卫生院应该找准发展方向,把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促进乡镇卫生院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冯一斌;袁玉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孟津县300多人参加学术讲座

    2月26日下午,河南省孟津县消化道疾病学术会议在县人民医院会议室举行,全县县直医疗单位、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300多人参加学术讲座。该院邀请到的专家是河南科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金建军教授,学术报告题目是《面对幽门螺杆菌医生该如何抉策》。

    作者:姚伟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