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赤;张黎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过敏性咳嗽.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现将我院门诊接诊的小儿CVA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6月门诊接诊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就诊年龄12个月~11岁,咳嗽初发年龄4个月~12岁,平均24.3个月.其中,3个月~4例;1岁~19例;3岁~10例;6~12岁2例.均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诊断标准[1].就诊时反复或持续咳嗽时间2个月~2年,平均22.6个月.
作者:孙广宁;孙丽;刘萌春 刊期: 2009年第20期
2008年8月19日我科收治1例运动神经元病,是由武进人民医院转院而来,患者已经气管切开,病情较稳定.在护理过程中体会到,早期诊断治疗、精心护理对患者康复具有重大意义.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者(一般为2周以上者)就会对呼吸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取得其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钱英;朱梅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腹壁切口疝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现将1986~2008年术后腹壁切口疝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93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1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0.5岁.其中,胃次全切21例,胃癌根治术9例,阑尾切除术18例,胆囊切除术13例,胆总管探查术25例,肠梗阻术7例.切口类别:上腹正中切口31例,右上腹直肌切口37例,脐旁切口7例,阑尾切口18例.两次手术者13例.合并高血压37例,慢性呼吸道病史41例,糖尿病3例.切口疝形成时间:术后45天~5个月37例,6~12个月41例,1年以上35例.切口愈合情况:一期愈合36例,二期愈合57例.减张缝合11例.
作者:戴季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玫瑰糠疹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给以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43例,给以口服氯雷他定10mg,1次/d,阿昔洛韦片200mg,5次/d,连续2周.两组均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有效率为4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毕连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本市女性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药敏鉴定一体化试剂盒对1 050例女性生殖道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支原体阳性540 例,感染总阳性率51.4%.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Uu)阳性472 例,感染阳性率为44.9%;单纯人型支原体(Mh)阳性10 例,感染阳性率为1.9%;Uu+Mh混合感染阳性58例,阳性率为10.7%.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以单纯Uu感染为主,Uu+Mh混合感染高于单纯Mh感染.药敏试验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是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宜作为支原体治疗首选药物.红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敏感度低,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以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陈开慧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人工骨作为骨的替代物,用于一些骨缺损的填充.自其出现以来对临床骨科治疗骨缺损起到了巨大作用.其与自体骨相比,不存在来源有限的问题,不存在取骨区各种并发症的问题;与异体骨相比,生物相容性好、排斥反应极小,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人工骨还具有良好的抗生素缓释能力,部分人工骨还具有一定的骨诱导能力.
作者:杨孝灿;郭杰;李树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评估免费服药对社区贫困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0例社区贫困精神病患者随访,比较免费服药治疗3年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病情稳定性、社会功能性、住院频繁性、社会破坏性等的变化,分析实行免费服药治疗的疗效.结果:遵医服药者从免费治疗前57例提高到146例,增加60.9%;间断服药都从59例减少到12例,减少79.6%:不服药者从44例减少到2例,下降95.4%.病情的稳定好转率从28.8%提高到93.7%.社会功能得到改善,不能自理生活者从62例下降到19例,下降69.3%.再住院次数及攻击行为明显减少,未住院患者从34例增加到143例,增加76.2%;无冲动行为者从71例增加到130例,增加45.5%.结论:贫困精神病患者需要正规系统治疗,免费服药是患者的康复途径之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经济负担,获得了治安稳定的社会效益.
作者:黄建飞;周光燕;陆宁伟;葛红梅;丁小兵;任新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监测急性胸痛患者32例,入院后分别于即刻及胸痛发作后3、6、24h测定心电图.结果:ST段弓背向上抬高10例;表现为ST-T改变12例;部分导联T波双向或倒置9例;心室纤颤1例;合并左室高电压15例;合并室性期前收缩6例;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B) 2例.共发现病变血管64支,其中,单支病变45例,完全闭塞血管10支,多支病变15例.结论:心电图诊断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敏感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退变致终板炎的MRI表现.方法:采用0.3T低场强MRI装置对28例椎间盘病变行MRI扫描,分析终板炎的MRI信号及形态特征.结果:有18例退变椎间盘相邻终板在T1WI、T2WI上呈长T1、长T2 信号;8例相邻终板在T1WI、T2WI上均呈高信号;2例相邻终板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信号的形态可分为斑片状、三角形、窄带样.结论:低场强条件下MRI对椎间盘退变致终板炎可作出诊断,且有较明确的信号及形态改变.
作者:林杰;黄建松;袁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X线表现、评价平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0例颈椎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对诊断有价值的X线表现.结果:生理曲度异常(63.1%)、椎间隙狭窄(76.4%)、钩椎关节退变(81.3%)、椎间关节退变(61.4%)等是颈椎病的主要X线表现.此外,椎间盘真空征(气征)、正位裂隙征、侧位裂隙征虽具有特征,但出现率不高.结论:常规正、侧位与双斜位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上不仅有重要价值,也是主要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加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由于特定的环境和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特点,夜间护理观察显得十分重要.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护休沟通是通过护士与住院病休人员之间交流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过程.它可反映人的思想、情操、道德、文化和修养等.在实施以病休人员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中,如何加强护休之间的沟通显得更重要.提高护士与病休人员之间的沟通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良好的信息反馈,成为整体护理质量上新台阶的重要一环.
作者:赵迎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绝育术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方法:观察在我站行输卵管绝育术者380例,分析并掌握受术者的心理因素,有的放矢地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并让受术者参与制定护理计划.结果:受术者掌握了绝育术的相关知识,消除或减轻了焦虑、抑郁、恐惧心理,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输卵管绝育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可使受术者顺利渡过手术期.
作者:虎建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36例,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复杂和不确定性,所以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多困难.对症治疗对该病的恢复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辉;钱辛玲;张小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我院是民政系统所属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刚刚起步,精神病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较大区别.
作者:宋维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心理情绪的变化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及康复.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
作者:王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锌及血铅水平对儿童智力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7~11岁儿童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血液Zn、Pb的含量;用WPPSI-R 测试智商.结果:血铅增高与智力发育呈负相关;血锌增高与智力发育呈正相关.结论:血锌及血铅含量与儿童智力发育有密切关系.
作者:朱丹;李军石;云爱玲;张小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影响学龄儿童体脂发育的因素.方法:对1 275名7~12岁学龄儿童的体脂含量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女童体脂含量均高于同龄男童;男、女童的体脂含量与其父母的身高、体重都存在着相关关系;体脂含量与父、母身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8976(P<0.01);r2=0.8931(P<0.01);体脂含量与父、母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865(P<0.01);r2=0.7842(P<0.01).结论:学龄儿童的偏食习惯对体脂发育有影响,偏食的儿童比不偏食的儿童体脂含量低;学龄儿童婴儿时期不同喂养方式和家庭人均经济收入因素对体脂发育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玉胜;林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寻找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人流)麻醉用药方案.方法:自愿行无痛人流30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丙泊酚+芬太尼+麻黄碱;B组:丙泊酚+芬太尼+利多卡因;C组:丙泊酚+芬太尼+麻黄碱+利多卡因.比较三组用药方案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及对呼吸循环功能、麻醉效果及苏醒时间的影响.结果:C组较A、B组明显缓解丙泊酚注射痛,麻醉效果显著提高(P<0.05),且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显著减少,缩短了麻醉苏醒时间.结论:丙泊酚伍用小剂量麻黄碱、芬太尼、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更安全、有效,苏醒更快且无或仅轻微注射痛.
作者:刘芳;李秋菊;姚宗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因体质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步态不稳、一些痴呆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及在意识模糊状态下、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影响,其发生跌倒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1].跌倒是导致老年患者致伤、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2].因此,探索老年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对避免纠纷、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俊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