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频脉冲治疗仪应用于产后乳腺疏通和子宫复旧的研究观察

李爱萍;覃敏;杨凯;寸艳艳;何燕

关键词:低频脉冲, 产后乳腺疏通, 子宫复旧
摘要:目的::观察低频脉冲对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96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238例为治疗组、158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于剖宫产术后接受低频脉冲治疗,对照组自然恢复,观察两组的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子宫复旧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乳腺疏通的观察中发生乳腺阻塞、乳涨、新生儿吸吮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发生乳涨、乳腺阻塞、新生儿喂养困难母亲放弃哺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脉冲治疗可促进子宫复旧、能促进乳腺腺管疏通减少乳涨增加母乳喂养成功率.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非洛地平缓解片用于社区高血压治疗的疗效

    目的::对非洛地平缓解片用于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社区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尼群地平片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非洛地平缓解片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产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显效率为46.3%,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率为35.2%,总有效率为81.5%,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非洛地平缓解片治疗社区高血压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明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实施现况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医院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护理人员以及在同期在本院住院不少于5天的患者及其家属,对其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状况.结果:本院护理人员中大多数护士给优质护理服务给予认可和支持,对于优质护理的了解较深入和全面,患者及其家属中对优质护理的实施感到满意的占92.5%.结论:针对医院临床护理工作,选择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能够促使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护理服务意识,提高其护理质量.

    作者:朱凤珍;刘云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中的思考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原有的人力资源结构暴露出诸多弊端,已不能提供事业单位进行更加深入化的发展需求。本篇文章主要从人力资源方面的激励机制进行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内的所有环节均能够对激励机制起引导作用,能够更好地在进行文化与整合的单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吸引,从而塑造一个较为完美的内部运行条件,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和企业自身的水平,进而提升单位的竞争力。

    作者:武云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室内质控以及室间质评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估,进一步确定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选取临床检验室间质评200株标本细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依照相关的标准分析检验上述200株细菌标本,通过相关的药敏试验完成正确菌株的鉴定。严格按照相关的临床标本的鉴定标准完成鉴定结果跟标本的有效比较及分析,对那些鉴定失误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上述所有的细菌均完成转种工作,188株鉴定正确,12株鉴定错误,错误鉴定的是6株革兰阳性杆菌跟6株革兰阴性杆菌。鉴定正确的188株细菌,通过药敏试验,有184例符合,4例不符合,试验结果不符合的抗菌素都是青霉素。结论:在有效的降低实验室细菌鉴定失误的过程中,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在严格室内质控的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验以及室间质评工作。

    作者:徐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50例的临床治疗研讨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动脉结扎术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分娩并出现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50例患者均分为 A、B 两组,对 A 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 B 组患者行导管动脉栓塞术,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疗效,然而 A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子宫切除率、止血有效率等数据均优于 B 组患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止血快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探究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规范化建设问题

    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影像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在飞速的发展着,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影像技术的规范化方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工作人员素质、设备的使用、质量的监控与管理、技术人才的建设、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书写等。

    作者:薛怀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早期颅骨修补结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83例脑外伤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脑外伤患者,观察选择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3月—2015年03月脑外伤患者83例,将其设为 A1组(观察组),临床选择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期选择脑外伤患者83例,将其设为 A2组(对照组),临床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后期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脑外伤患者在预后优良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脑外伤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预后优良率方面,A1组明显高于 A2组脑外伤患者(P<0.05).结论:针对脑外伤患者,临床选择早期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有效提高,凸显两种方法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安海;张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的癌症晚期患者94例进行研究观察,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继续接受治疗并予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放弃治疗并予以临终关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临终关怀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松梅;金善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10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及相关护理干预,观察组于术后12 h 开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3d 开始.结果:观察组体质量、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并给予心理护理、营养管护理、一般护理等,有利于增强患者术后影响,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张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对药流不全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超声诊断进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本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宫内早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进行药物流产。流产两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超声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宫内残留物以及子宫肌壁血流的情况进行检查。结果:经超声检查后,所有孕妇中存在40例孕妇呈现子宫增大的趋势,并且其增大程度和宫内残留物的多少呈正比例关系,其中23例残留物周围宫壁未及明显血流信号,17例残留物周围宫壁可及较丰富血流信号;其余20例孕妇的子宫稍大或正常,宫腔中存在少量不规则的低至无回声,其中16例孕妇的宫腔内无异常的回声,2例在5 d 后的复查中表现正常,2例予以清宫术处理。结论: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进行超声诊断,准确可靠,具有应用安全、简便的应用优势,应作为宫内残留物患者的首选检查。

    作者:谢新刚;黄福存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宫术宁胶棒用于绝经后取器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妇女绝经期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以达到顺利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目的,减轻因绝经后取器带来的痛苦.方法:分析120例绝经后妇女来我站取器的病例资料,并随机分为宫术宁胶棒组68例,盐酸利多卡因组52例,通过对两组受术者取器的成功率、宫颈扩张程度、受术者取器时镇痛情况进行比较,评价宫术宁胶棒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结果:宫术宁胶棒组在绝经期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的手术中,各方面的表现均优于盐酸利多卡因组,在取器的成功率、宫颈扩张程度、镇痛情况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术宁胶棒在应用于绝经期妇女的取器术中,其宫颈扩张效果好,受术者痛苦少,能明显提高取器的成功率.

    作者:王凤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

    作者:张雅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病房应用的好处。通过人性化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朴美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

    目的::通过对江都区某饭店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样品的实验室分析,探讨一下实验室仪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进行检测,找到致病病因,为食物中毒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 GB/T4789和 GB4789相关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这起食物中毒事件共采集各类样品共54份,其中只有10月3日晚暂留存的盐水虾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依据 WS/T-1996?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判定这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各地应加强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提高检验人员素质,以便实验室能够快速准确为食物中毒处理提供实验结果。

    作者:仲春林;徐秀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对新生儿 VAP 的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并总结综合护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纳的72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予包括加强监护、调整体位、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 VAP 发生率19.4%显著低于对照组4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新生儿 VAP 发生,并能缩短住院时间,效果优于普通护理.

    作者:闫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LBL-PBL-LBL 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 LBL-PBL-LBL 模式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在骨科学习的临床护理专业学生1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教学反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BL-PBL-LBL 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教学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保证优异的出科考试成绩,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孙覃莉;宋淑敏;翟继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急性患者在常规给药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临床疗效明显较单纯常规治疗好.

    作者:王江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开展免疫检验的标本580份作为研究对象,从实验标本、试剂、仪器、环境、人员素质、操作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质量检验,探讨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结果:580份标本中2.8%出现质量问题,其中25.0%为环境因素,18.8%为标本质量,18.8%为人员素质,25.0%为洗液更换因素,12.4%为试剂平衡时间.结论:有诸多因素会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因此一定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便于临床诊治.

    作者:秦秀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4例颅脑外伤集束化治疗探索

    目的::探索颅脑外伤集束化治疗.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新疆省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24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探索.结果:24例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3级,其中重度7例(29.5%),中度9例(37.5%),轻度单纯性8例(30%),治疗根据影像学提示颅脑出血增加,临床症状加重,联系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减压及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5例,针对呼吸功能低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5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集束化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干预可能出现的病情,针对病因、控制血压、颅内压、预防应激反应、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可以降低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节约社会资源,值得推广.

    作者:王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胺碘酮治疗7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14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2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6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心功能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过程中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这一治疗方式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沈琦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