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674-361X
  • 国内刊号:11-5704/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2015年20期文献
  • 心理干预在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在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统计法 A 线,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1.3±0.5)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2.9±0.8)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腰痛及其发热复发率分别为7.5%(3/40)、15%(6/40),明显低于对照组腰痛及其发热复发率32.5%(13/40)、42.5%(17/4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盆腔炎患者的临床心态,促进其建立积极的治疗状态,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和泌乳的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及泌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来我社区问诊的96例产妇分成试验组和一般组,给予一般组孕产妇产科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孕产妇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组(P<0.05),泌乳时间早于一般组(P<0.05),泌乳量多于一般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一般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产前产后临床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乳汁分泌.

    作者:汤永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析6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实施综合全面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疗效,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促进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仇永秀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对新生儿 VAP 的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并总结综合护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纳的72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予包括加强监护、调整体位、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 VAP 发生率19.4%显著低于对照组4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新生儿 VAP 发生,并能缩短住院时间,效果优于普通护理.

    作者:闫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安全管理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中的对策分析

    妇产科孕产妇由于自身生理及心理原因,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需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全方位的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这也需要妇产科护理人员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及业务水平。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中要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注意每一个环节,杜绝出现任何安全隐患。本文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为有效的质量管理方式。

    作者:戴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能力及运用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士长如何提高管理艺术和管理能力并正确运用,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学习医院管理艺术,增强管理能力;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培养较强的业务能力;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能力;加强修养,树立影响带动力;构建和谐的护理工作关系,增强团结协调能力等方面阐述了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能力及运用。

    作者:张爱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28例经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28例经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于术前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控制并发症。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做好伤口护理和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26例均治愈出院;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2例,经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治愈。结论:精心的护理方法对经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患者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张飞燕;李亚培;王琼琼;贺艳青;高宁宁;石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剖宫产初产妇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剖宫产初产妇,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母婴床旁护理.结果:两组焦虑评分和母婴喂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初产妇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10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及相关护理干预,观察组于术后12 h 开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3d 开始.结果:观察组体质量、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并给予心理护理、营养管护理、一般护理等,有利于增强患者术后影响,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张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30例,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的方法加以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心理状况以及护理过程中的满意度.结果:经过两组对比观察,疼痛程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心理状况及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通过两组对照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疼痛感,缓解产妇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层卫生院妇产科护理存在问题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究在基层卫生院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并总结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妇产科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回顾,得出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有效护理对策.结果:在对60例妇产科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有21例(35.00%)病人是由于护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而出现护理问题,有25例(41.67%)病人是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而引发护理问题,有9例(15.00%)是由于护理人员因为药物管理及使用不当而引发护理问题,另外还有5例(8.33%)病人属于其他原因引发护理问题,如病人自身安全观念不强等.结论:在基层卫生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护理安全问题,其中为常见的护理问题有护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及护理人员药物管理及使用不当等,对以上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可总结出以下防范对策: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及强化药物的管理及使用机制等.

    作者:徐志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防肝性脑病发生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早期行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结果:60例病例中54例未发生肝性脑病,3例发生肝性脑病,3例死亡。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早期行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肝性脑病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顾吉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在儿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从2013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中抽取5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试验组(2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静脉留置针护理.结果:试验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具体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并且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作者:于海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成人麻疹的特点及护理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的传染性极强,好发于冬春两季,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但近几年成人麻疹患病率有所升高。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

    作者:王丽萍;王海珍;向美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是探讨小儿高热惊厥发作的急救方法与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经验。方法:是回顾性分析我院47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吸氧、止痉、降温、利尿、脱水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同时给予耐心细致的日常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有效措施。结果: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病情全部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是加强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及耐心细致的健康宣教。对于保证患儿身体的健康,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宏玉;宋玉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病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胃溃疡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针对性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针对性干预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常规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总效果和病患满意水平.结果:针对性干预组病患的护理总效果优于常规干预组,经统计学计数参数卡方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干预组的病患满意水平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经统计学计数参数卡方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病患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针对性实施对症护理,提高护理总效果,同时也获得了病患的认可,对改善护患关系也有极大帮助.

    作者:杨爱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药敏试验以及痰培养.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一共培养出105株病原菌,其中62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59.05%;32株为革兰阳性球菌,占30.47%;11株为真菌,占10.48%.结论: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选择抗生素治疗时需要按照当地病原体特征来设计相对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素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议护理干预对乳腺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5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理干预,在3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干预后 CHLC、PHLC 得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3SDS 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之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其生存质量也提高了.

    作者:栗源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ICU 病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 ICU 病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ICU 病房从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与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为87.5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ICU 病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减少并发症、死亡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韩菲;范作娜;廉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病房应用的好处。通过人性化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朴美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并探讨出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护理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然后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的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转,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甲状腺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和预防各并发症的发生,也减少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实施现况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医院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护理人员以及在同期在本院住院不少于5天的患者及其家属,对其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状况.结果:本院护理人员中大多数护士给优质护理服务给予认可和支持,对于优质护理的了解较深入和全面,患者及其家属中对优质护理的实施感到满意的占92.5%.结论:针对医院临床护理工作,选择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能够促使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护理服务意识,提高其护理质量.

    作者:朱凤珍;刘云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状腺癌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然后探讨并发症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对这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之后,所有患者的病情都有所好转,均治愈出院。结论:全面把握甲状腺患者手术之后可能发生的所有并发症,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提高护理的质量,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任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在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燕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七氟烷、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及心肌酶的影响

    目的::探析老年冠心病病人予以丙泊酚、七氟烷麻醉对患者心肌酶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予以全麻手术的老年冠心病病人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予以七氟烷麻醉,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围麻醉期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各项参数指标,评估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肌钙蛋白(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指标.结果:研究组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5min(T1)、切皮后1h(T2)、术毕(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h、12h、24h 的肌钙蛋白(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手术患者予以围术期七氟烷麻醉,病人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对心肌酶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亮;谢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室内质控以及室间质评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估,进一步确定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选取临床检验室间质评200株标本细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依照相关的标准分析检验上述200株细菌标本,通过相关的药敏试验完成正确菌株的鉴定。严格按照相关的临床标本的鉴定标准完成鉴定结果跟标本的有效比较及分析,对那些鉴定失误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上述所有的细菌均完成转种工作,188株鉴定正确,12株鉴定错误,错误鉴定的是6株革兰阳性杆菌跟6株革兰阴性杆菌。鉴定正确的188株细菌,通过药敏试验,有184例符合,4例不符合,试验结果不符合的抗菌素都是青霉素。结论:在有效的降低实验室细菌鉴定失误的过程中,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在严格室内质控的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验以及室间质评工作。

    作者:徐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抗氧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

    目的::对抗氧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常规补钙及降血糖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氧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血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BMD、BG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抗氧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黎;王春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LBL-PBL-LBL 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 LBL-PBL-LBL 模式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在骨科学习的临床护理专业学生1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教学反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BL-PBL-LBL 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教学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保证优异的出科考试成绩,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孙覃莉;宋淑敏;翟继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对性病相关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性病相关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性病相关性前列腺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男康片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性病相关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艳茹;李瑞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研究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分析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到我院进行宫外孕治疗患者50例,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分别给予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给予不同方法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2%,研究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无太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治疗宫外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刘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探析非特异脊柱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非特异脊柱感染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非特异脊柱感染作为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查和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病椎穿刺病理检查和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数据对比明显(P<0.05).同时研究组有9例患者痊愈,对照组有7例患者痊愈.结论:采用病椎穿刺病理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高,同时大部分的非特异脊柱感染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可治愈,而影响脊柱稳定性者的非特异脊柱感染患者好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樊磊;郑建英;王任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消银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消银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7.9%.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银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幸兵芬;王国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儿胃管代替一次性吸痰管在3月内小儿吸痰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小儿胃管替代一次性吸痰管在小儿吸痰效果中的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60例呼吸系统疾病且需要吸痰护理的3月内小儿,随机抽取30例作为观察组,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对照组患儿使用小儿胃管吸痰.比较两组患儿黏膜损伤、痰鸣音消失、家长满意度、患儿哭闹程度的差异程度.结果:观察组黏膜损伤15例,对照组为5例;观察组痰鸣音消失14例,对照组为23例;观察组哭闹程度16例,对照组为7例;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60.0%,对照组为86.7%.结论:使用小儿胃管吸痰可以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吸痰效果明显且降低了患儿的恐惧感,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张婧秋;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改良 Epley 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 Epley 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 PC-BPPV 患者采用Epley 手法复位治疗,观察治疗时、治疗后1周的疗效.结果:经1次手法复位单侧受累者治愈57例,改善8例;双侧受累者有效5例,总有效率83.54%.1周后随访,单侧受累者均治愈,双侧受累者2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86.07%.结论:改良 Epley 手法复位治疗 PC-BPPV 安全有效.

    作者:刘新生;徐海芳;李时光;杨全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急性患者在常规给药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临床疗效明显较单纯常规治疗好.

    作者:王江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微波治疗88例皮肤性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微波治疗皮肤性病患者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88例皮肤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比实验.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法治疗,观察组用微波治疗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9.91%,对照组为18.18%,两组患者有效率、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法在皮肤性病临床治疗中能显著降低患者治疗痛苦,是创口不留疤痕的安全高效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明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

    作者:张雅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输血剂量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针对输血剂量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效果予以研究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等量输血,对观察组患者采取1/2量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7%,二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剂量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患者的输血量不宜超过患者出血量的二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患者的门脉高压上升,甚至是导致患者出血不止,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作者:程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激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激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为选出更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9-2012.9月入我院并诊断为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100名患儿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50名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治疗雾化吸入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选取布地奈德(又名普米克令舒)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具体时间,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在药物治疗1小时后,呼吸困难、喉梗塞、发热、咳嗽、发热和声音嘶哑等症状比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对于快速缓解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患儿的不适临床症状有明显作用,疗效也高于其他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并投入长期使用.

    作者:叶建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临床疗效观察,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硬模外麻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实验组显效4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34例(85.00%),有效6例(15.00%),总有效率85.00%,p<0.05.结论:对于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应当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此方法效果好,患者在术中各项指标更能得到有效降低,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永谊;李建国;银莲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和探讨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3年07月~2015年07月以来,儿科病房收治的104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自愿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9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诊疗效果情况.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92%,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予以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临床诊治,其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科学、理想的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董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1)穿刺部位和血管的选择,(2)穿刺置管方法,(3)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4)护理措施。结果:效果满意,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已替代头皮针而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从而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费用等提供了条件。留置针的使用,不仅缓解了医患关系,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崔宝英;郑方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宫术宁胶棒用于绝经后取器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妇女绝经期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以达到顺利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目的,减轻因绝经后取器带来的痛苦.方法:分析120例绝经后妇女来我站取器的病例资料,并随机分为宫术宁胶棒组68例,盐酸利多卡因组52例,通过对两组受术者取器的成功率、宫颈扩张程度、受术者取器时镇痛情况进行比较,评价宫术宁胶棒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结果:宫术宁胶棒组在绝经期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的手术中,各方面的表现均优于盐酸利多卡因组,在取器的成功率、宫颈扩张程度、镇痛情况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术宁胶棒在应用于绝经期妇女的取器术中,其宫颈扩张效果好,受术者痛苦少,能明显提高取器的成功率.

    作者:王凤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50例的临床治疗研讨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动脉结扎术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分娩并出现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50例患者均分为 A、B 两组,对 A 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 B 组患者行导管动脉栓塞术,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疗效,然而 A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子宫切除率、止血有效率等数据均优于 B 组患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止血快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胃黄色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胃黄色瘤临床病理特点、形成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对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5例黄色瘤临床病理标本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5例黄色瘤中男性(16例)多于女性(9例),单发14例,多发11例;胃窦10例,胃体8例,胃底部4例,贲门2例,残胃1例。胃镜检查可见胃黄色瘤发生部位有隆起的小斑块,实验室检查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和脂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结论:胃黄色瘤属于良性的肿瘤样变化,形成因素与高血脂、肥胖及慢性胃炎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蕴霞;胡弯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措施和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全部患者常规降糖治疗,给予对照组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用药降压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卡托普利行联合用药用于降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持续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与对照组患者并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不反应主要集中表现为面色潮红、头晕、咳嗽等等,其中观察组的发病率为18.2%,与对照组的发病率15.1%,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够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且不会与降糖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两种药物价格低廉,故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应用,以便于降低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作者:刘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3%和85.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血压、心率以及左室舒张压、左室射学分数、E/A值等指标的改善程度也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俱佳,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中医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出院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心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医半夏泻心汤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有效率高,随访复发率低,远期效果好,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生儿败血症69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通过详细对比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以及致病途径,分析其病原学特征.方法:于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69例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进行实验室血样标本检测以及药敏实验分析.结果:69例新生儿患败血症主要以皮肤、呼吸道、肚脐等为主要病原菌感染途径,临床表现为:49.3%(34/69)体温异常,69.6%(48/69)皮肤黄疸,56.5%(39/69)少吃、少动、少哭.从败血症病原学分析排名前三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0.6%(28/69)、大肠杆菌31.9%(22/6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5%(10/69),经过临床治疗证实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结论:引发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这三种病原菌的耐药性较强,要选择合理的抗生素.

    作者:王卫国;蔡灯塔;李胜军;唐军;李志博;马友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MRI 与 MR 扩散成像在颞叶癫痫中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 MRI 与 MR 扩散成像在颞叶癫痫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颞叶癫痫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 MRI 常规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析患者的海马大小、形态信号影像表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 ADC 值变化情况。结果:这40例患者在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后,均被确诊为单侧海马硬化,其中右侧24例,左侧16例,T2WI 序列高信号14例,FLAIR 序列高信号18例,DWI 序列异常高信号7例,ADC 值升高30例,2例同时有 DI 高信号和 ADC 值升高,健康志愿者经检测双侧海马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运用 MRI 常规序列和 DWI检查,可以有效反映海马扩散情况、ADC 值的变化情况,对于颞叶癫痫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秀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胃黄色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胃黄色瘤临床病理特点、形成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对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5例黄色瘤临床病理标本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5例黄色瘤中男性(16例)多于女性(9例),单发14例,多发11例;胃窦10例,胃体8例,胃底部4例,贲门2例,残胃1例。胃镜检查可见胃黄色瘤发生部位有隆起的小斑块,实验室检查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和脂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结论:胃黄色瘤属于良性的肿瘤样变化,形成因素与高血脂、肥胖及慢性胃炎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蕴霞;胡弯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及股静脉带戒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及股静脉带戒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4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股静脉带戒术治疗,普通组患者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组患者(P<0.05),术后随访1年,试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7.4%,明显低于普通组患者的22.2%(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股静脉带戒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可获得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献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早期颅骨修补结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83例脑外伤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脑外伤患者,观察选择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3月—2015年03月脑外伤患者83例,将其设为 A1组(观察组),临床选择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期选择脑外伤患者83例,将其设为 A2组(对照组),临床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后期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脑外伤患者在预后优良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脑外伤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预后优良率方面,A1组明显高于 A2组脑外伤患者(P<0.05).结论:针对脑外伤患者,临床选择早期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有效提高,凸显两种方法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安海;张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探析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的效果.方法:取80例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将其中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小腿曲张静脉缝扎术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小腿曲张静脉缝扎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并促使患者尽快回复.

    作者:沙明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中、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采用8/9.5Wolf 硬性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178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结果: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中、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好,功率为97.3%.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中、下段结石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操作简单、可靠.

    作者:李秀银;赵淑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自制输血前相容性室内质控品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治疗已成为抢救患者必不可少的手段。为了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血库有着首要的责任。首先要确保患者血型的准确性,献血者血型的准确性,配血的可靠性,排除各种干扰来确保配血试验。根据?临床输血操作规程?要求,所有输血相容性试验都必须通过室内质量控制试验来监控检验过程的有效性和重复性。

    作者:张海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探讨曲马多、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骨折术后镇痛疗效

    目的::观察曲马多、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骨折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小儿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 A 组、B 组与C 组各40例,术后都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A 组采用盐酸曲马多+芬太尼镇痛,B 组采用盐酸曲马多+舒芬太尼镇痛,C 组采用盐酸曲马多+芬太尼+舒芬太尼镇痛.结果:所有小儿完成手术,C 组术后第2、3天的 VAS 评分都明显低于 A 组与 B 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应用于小儿骨折术后镇痛的效果更好,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正富;刘乐万;罗春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机械通气在急危重抢救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机械通气方法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5年4月收治治疗的128例急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统计.结果:105例成功脱机的急危重患者在实施机械通气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明显的得到了改善(P<0.05),而 PH 值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结论:应用机械通气方法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抢救成功率得到提升,并使患者血气指标得到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杨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二例胆囊切除所致胆心反射治疗体会

    在临床各类手术中,诱发因素所致迷走反射的部位是多脏器的,而腹部外科手术中,以胆囊切除术为多见.因分离胆囊、胆囊颈部,探查胆总管和切除胆囊时的手术刺激,所诱发的心脏抑制、心跳停止,临床称为胆心反射,也属迷走反射的一种.轻者可致心功能改变,重者可致心跳停止.所以在胆囊手术中,无论是术者或是麻醉师必须给予重视.2012年我组在胆囊手术中遇到二例这样患者,现就其诱发因素、诊断原则、预防及急救处理谈之体会。

    作者:王铁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多次爆发了大规模的传染病疫情,从而导致死于传染病的人数剧增,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传染病防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了防控流行性传染病的目的。

    作者:邓丽;周慧君;贾克敏;毕林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低频脉冲治疗仪应用于产后乳腺疏通和子宫复旧的研究观察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对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96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238例为治疗组、158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于剖宫产术后接受低频脉冲治疗,对照组自然恢复,观察两组的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子宫复旧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乳腺疏通的观察中发生乳腺阻塞、乳涨、新生儿吸吮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发生乳涨、乳腺阻塞、新生儿喂养困难母亲放弃哺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脉冲治疗可促进子宫复旧、能促进乳腺腺管疏通减少乳涨增加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李爱萍;覃敏;杨凯;寸艳艳;何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析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

    目的::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本问主要研究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的64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并采取核素及甲状腺激素辅助治疗,术后连续随访6个月,观察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反应。结果:在术后随访6个月中,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并发症发生率10%且对症治疗2个月内均回复正常。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是甲状腺癌症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操作的关键、也是治疗甲状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兆堂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6例(94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并自术眼上方取角膜缘干细胞组织移植到巩膜暴露区且缝合.植片生长成活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86例(94眼)植片全部成活,角结膜创面愈合好.术后随访6-12月有5例复发,复发率5.32%(5/94).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取材方便、术后无并发症、复发率低、安全有效、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梁朝光;石香国;李红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液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血液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依据3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不同的病情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对其实施不一样的血液成分输血.治疗前后检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对诊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和诊治前进行对比,诊治之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有所提高,(P<0.05);凝血酶原时间有所降低.(P>0.05).结论:血液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有较好的诊治效果,合适使用并推广.

    作者:向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74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研究组44例行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肾绞痛、石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崔春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84例儿童支气管肺炎不同治疗方法效果分析

    目的::对84例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爱全乐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汇总分析,通过预后、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的统计分析评价对普通支气管肺炎患儿使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爱全乐是否有意义.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对普通支气管肺炎患儿使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爱全乐后,预后及平均住院日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平均住院费明显升高.结论: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爱全乐对普通支气管肺炎患儿未显示更加有效、经济,不应作为普通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常规诊疗方法.

    作者:杨珂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1例小儿 CVA 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49例小儿 CVA 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吸氧、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必要时雾化吸收沙丁胺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儿 FEV1及 FEV1/ FVC.结果:治疗后,两组 FVC、FEV1及治疗组 FEV1/ FVC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FEV1/ FVC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 FVC、FEV1及 FEV1/FVC 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患儿出现短暂声音嘶哑,2例患儿治疗初出现一过性头晕,3例患儿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儿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症状均较轻,均未作特殊处理,1-3d 后缓解.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作者:董艳鹏;张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中的思考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原有的人力资源结构暴露出诸多弊端,已不能提供事业单位进行更加深入化的发展需求。本篇文章主要从人力资源方面的激励机制进行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内的所有环节均能够对激励机制起引导作用,能够更好地在进行文化与整合的单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吸引,从而塑造一个较为完美的内部运行条件,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和企业自身的水平,进而提升单位的竞争力。

    作者:武云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分析非洛地平缓解片用于社区高血压治疗的疗效

    目的::对非洛地平缓解片用于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社区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尼群地平片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非洛地平缓解片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产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显效率为46.3%,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率为35.2%,总有效率为81.5%,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非洛地平缓解片治疗社区高血压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明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析双钢板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浅析将双钢板手术应用于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40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单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双钢板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平均所需时间(13.9±1.9)周少于对照组的(18.2±2.1)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35%,两组综合比较 P<0.05.结论:与单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相比,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手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疗效比较.方法:将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治疗,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和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卧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复律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复律成功率高,时间短,优于地高辛等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孙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4例颅脑外伤集束化治疗探索

    目的::探索颅脑外伤集束化治疗.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新疆省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24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探索.结果:24例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3级,其中重度7例(29.5%),中度9例(37.5%),轻度单纯性8例(30%),治疗根据影像学提示颅脑出血增加,临床症状加重,联系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减压及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5例,针对呼吸功能低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5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集束化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干预可能出现的病情,针对病因、控制血压、颅内压、预防应激反应、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可以降低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节约社会资源,值得推广.

    作者:王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学法律学的特点与功能探讨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医学的研究领域范围越来越广,再加上我国致力于建立法治国家,因此,近年来一个新出现的学科医学法律学随着产生。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健康、病态和死亡等阶段,这些阶段当中包含着很多的法律现象,医学法律学就以此作为研究的对象。现如今它成为法学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者将医学对于生老病死的研究方法与法学相结合,使之成为了医学的一个新的学习领域。总之,法学与医学的结合是医学法律学产生的前提。

    作者:尹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胺碘酮治疗7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14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2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6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心功能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过程中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这一治疗方式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沈琦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食道调搏技术在快速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治中的作用

    目的::阐述食道调搏技术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方法:对118例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食道心电图判断及终止心动过速。结果:118例患者中10例在推送电极导管过程中自行终止;92例患者经过1个刺激周期终止,采用 S1S1超速抑制;11例患者经过2个刺激周期终止,采用亚速 S1S2递减刺激终止;5例患者经过3次刺激周期,采用亚速 S1S2S3递减刺激终止。结论:食道调搏技术终止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成功率高、无创、安全可靠、重复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王立飞;李遵守;甄立业;贾建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产科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通过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几率.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间产科出生的5360例新生儿,其中有144例出现新生儿窒息,占1.88%,对所选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分析,其中56例为脐带因素导致新生儿窒息,占38.89%;36例为早产,占25.00%;另外羊水异常、胎盘功能不全、孕母因素以及产程因素都会引起新生儿窒息.产前通过胎心检查以及羊水穿刺,发现在产前有10例胎儿出现胎儿窘迫,主要表现为胎心音异常;其中6例出现了羊水 III 度污染.结论:对新生儿的窒息引起重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积极预防的同时,还需要对孕产妇做好妊娠期间的定期产前检查和妊娠保健工作,尤其是进行胎心监护.

    作者:朱芬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的癌症晚期患者94例进行研究观察,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继续接受治疗并予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放弃治疗并予以临终关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临终关怀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松梅;金善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开展免疫检验的标本580份作为研究对象,从实验标本、试剂、仪器、环境、人员素质、操作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质量检验,探讨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结果:580份标本中2.8%出现质量问题,其中25.0%为环境因素,18.8%为标本质量,18.8%为人员素质,25.0%为洗液更换因素,12.4%为试剂平衡时间.结论:有诸多因素会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因此一定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便于临床诊治.

    作者:秦秀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开展 DRGS 对提升病案编码员肿瘤疾病分类能力相关对策分析

    当前医院逐渐推广使用基于诊断相关组的预付费制度,即 DRGs-pps,对于 DRGs 分组而言国际疾病分类属于基础,其分类质量对 DRGs-pps 付费标准存在直接影响,进而从根本上影响医疗保险成本核算,终会对3方即医院、患者以及医保机构利益产生影响.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与肿瘤疾病有关的内容,有利于保障综合医院肿瘤患者与肿瘤专科医院患者.因此需提升病案编码员肿瘤疾病分类能力,现探讨其对策.

    作者:张永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全面流程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全面流程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使消毒供应室的服务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了全面流程管理模式,制定一定的方案,在全面流程管理实施前后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全面管理流程实施后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应用全面流程管理理论,创新了管理思路,改善了管理方法,促进了消毒供应室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梁少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乌鲁木齐市2013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调查

    目的::掌握乌鲁木齐市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我市儿童防治蛔虫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市区为单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相应辖区内14岁以下儿童以年龄组分层,在每个年龄组内随机抽取不少于400人进行了蛔虫感染监测.病原学检测采用粪检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改良加藤涂厚检测法相结合.结果:乌鲁木齐市2013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平均感染率为0.63%,远低于国家规定的蛔虫感染率控制在3%的标准;城区儿童感染率低于农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4, P=0.011).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感染率无差异.结论:乌鲁木齐市14岁以下儿童蛔虫平均感染率较低,但农牧区儿童蛔虫感染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浩峰;何华;张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

    目的::通过对江都区某饭店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样品的实验室分析,探讨一下实验室仪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进行检测,找到致病病因,为食物中毒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 GB/T4789和 GB4789相关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这起食物中毒事件共采集各类样品共54份,其中只有10月3日晚暂留存的盐水虾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依据 WS/T-1996?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判定这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各地应加强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提高检验人员素质,以便实验室能够快速准确为食物中毒处理提供实验结果。

    作者:仲春林;徐秀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院血液库存管理模式的探讨

    作为医院输血工作者,为临床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血液制品,服务住院患者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保证患者血型的鉴定准确、配血相合外,怎样科学合理的对血液库存进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下边结合我院输血科的实际工作对血液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王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目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方法:宣威市疾控中心随机选取2014年本地常住户口100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随机选取同时期在本市的100名流动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上门逐户进行调查,以家长保管的预防接种证、免疫接种卡为依据,了解建卡率及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组份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的全程接种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儿童免疫规划现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建证率、全程接种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动儿童采用合理的免疫规划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免疫规划现状,提高免疫接种率,建立坚实的免疫屏障,大程度地预防传染病,值得推广.

    作者:王会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冠心病的诊断失误及其对策

    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钙化的程度不同和分布部位与范围的不同,以及病人的个体差异,临床上有的可无任何不适,有的则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症状,给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甚至误诊或漏诊。因此讨论冠心病的诊断失误及其对策,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根据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作者:于海荣;张筱玲;马春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膳食营养和高血压病的关系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膳食营养与高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并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饮食的认知程度和营养摄入情况,分析其膳食营养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200例患者中,膳食营养不平衡的患者共178例,占89.0%,其中摄入量过多的患者121例,占60.5%;摄入量过少的患者57例,占28.5%;摄入平衡的患者22例,占11.0%.调查高血压患者对不同饮食营养成分的认知程度结果可见,患者对钙镁离子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低.结论:提高膳食营养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改善饮食结构,合理摄入营养物质对于控制血压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善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经济运行影响分析

    为了促进医院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发展,就必须改革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是一种演变,还是对医院财务会计旧制度缺陷的弥补。实施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经济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医院财务会计的整体水平,本篇文章通过对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探讨,分析出以下几点影响。

    作者:彭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相关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GM)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选择也更加的丰富。尤其是对于各种高营养食品来说,人们的喜爱程度更是有增无减,此外,劳动强度降低,老龄化的加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血糖出现异常的现象。在过去的观念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认为对一次空腹后血糖和餐后血糖进行检测,就能够正确的反映出当前自身的血糖状况。但是有相关的实践研究证明,对血糖单纯的进行测定,由于其存在着较大的波动性,只能反应一段时间的血糖水平,而不能代表长期血糖状况。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主要是指血液里与葡萄糖相结合的一部分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呈现的是检测前一百二十天的血糖状况,没有受到胰岛素治疗以及空腹等各种因素带来的影响。现本文把36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相关性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作者:付道勇;陈雪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状况的现状情况,为不断提高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参与本市中心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的100家血站发出邀请,并寄发调查问卷,对其回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100份问卷均有效回收,回收的几率为100%。在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中开展的项目主要有:ABO 正反定型、Rh(D)检查、抗体的鉴定设筛查、交叉配血、疑难血型、Rh(-)患者配血、白细胞血型、血小板血型、移植配型、亲子鉴定、新生儿溶血病鉴定。结论: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中开展的项目、检验使用的主要技术、相关工作的开展的内容虽然能够满足现在日常工作中的需求,但是检验的方式和检验的仪器仍然比较落后,并且在血型检验过程中还存在对质量控制不够严密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控制的力度,在大程度上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论医院文化在医德医风培育中的作用

    医院文化是由医院物质文化、医院制度文化、医院精神文化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在医院的医德医风培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医院物质文化是医德医风培育的物质载体,医院制度文化是医德医风培育的制度约束,医院精神文化是医德医风培育的核心内容。

    作者:姚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胎儿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胎儿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结合经超声诊断的12例胎儿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病例,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结果:超声所见:本组12例胎儿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均于胎儿上中腹部见两个无回声区,呈“双泡征”表现。本组病例均经引产解剖或产后手术证实。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的重要方法,它在胎儿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敏;刘瑞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常见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临床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给临床用药做参考。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消化内科的2000名病号的病例资料,分析研究其不合理用药情况,且对其提出相应的管理意见。结果:2010年1月-2014年12月消化内科的2000名病号中有380例出现过用药不合理的现象,这其中2010年95例,2011年88例,2012年76例,2013年63例,2014年58例,不合理现象主要是药物使用剂量过大,抗生素使用平凡,联合用药使得药物的药效降低、病人对药物的抗药性增加等。结论:消化系统的疾病在临床上非常的常见,这也使得消化内科成为了一家医院中比较重要的科室。合理用药是保证病患能够得到良好治疗的前提,过度医疗只会让医患关系更紧张。所以,合理用药对于一家医院、一个科室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必须遵从医德,采用经济的、疗效好的药物来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1]。

    作者:张国华;孙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B 超和同位素扫描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疾病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对 B 超和同位素扫描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疾病的临床诊断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 B 超检查,并随机选取151例患者进行术前同位素扫描检查,对 B 超检查结果、同位素显像进行分析。结果:B 超检查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为94%,甲状腺癌为20%,桥本氏甲状腺炎为50%,甲状腺瘤为90%;同位素扫描:病理诊断结果表现为151例患者中有112例患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患者为甲状腺瘤,12例患者为甲状腺癌,2例患者为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论:在甲状腺结节疾病中,B 超检查对其囊实性、良恶性、多发性的鉴别具有重大意义,可作为有效的筛选手段,进而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而在应用同位素扫描时,由于其缺乏准确性好特异性,应该充分与 B 超检查结果、患者的体检结果及相关病史充分结合,有利于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张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探究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规范化建设问题

    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影像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在飞速的发展着,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影像技术的规范化方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工作人员素质、设备的使用、质量的监控与管理、技术人才的建设、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书写等。

    作者:薛怀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对药流不全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超声诊断进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本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宫内早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进行药物流产。流产两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超声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宫内残留物以及子宫肌壁血流的情况进行检查。结果:经超声检查后,所有孕妇中存在40例孕妇呈现子宫增大的趋势,并且其增大程度和宫内残留物的多少呈正比例关系,其中23例残留物周围宫壁未及明显血流信号,17例残留物周围宫壁可及较丰富血流信号;其余20例孕妇的子宫稍大或正常,宫腔中存在少量不规则的低至无回声,其中16例孕妇的宫腔内无异常的回声,2例在5 d 后的复查中表现正常,2例予以清宫术处理。结论: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进行超声诊断,准确可靠,具有应用安全、简便的应用优势,应作为宫内残留物患者的首选检查。

    作者:谢新刚;黄福存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颅底脊索瘤的 CT 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

    目的::研究颅底脊索瘤的 CT 和核磁共振(简写为 MRI)成像影像的诊断特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接收的颅底脊索瘤患者20例,同时选取了侵犯颅底鼻咽癌患者15例、垂体瘤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对于这些患者均作了 CT 和 MRI 检查,同时对9例颅底脊索瘤患者做了 MRI 的多层面重建.结果:根据 MRI 反映肿瘤的部位和侵犯范围优于 CT,CT、MRI 显示颅底中线骨质破坏作用相似.根据 MRI 显示肿瘤的部位与侵犯范围.颅底脊索瘤 T2加权信号强度明显高于侵犯颅底的鼻咽癌和垂(P<0.01).结论:核磁共振的多层面重建对于颅底脊索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史伟;袁志翔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探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影响

    目的::探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影响.方法:对2013年8月到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者的溶血及非溶血标本进行研究,对该80例健康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并且借助全自动生化检验仪对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组标本进行比较,得出存在的差异.结果:B 组的脂蛋白 a、β2-微球蛋白、血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汁酸、α-L-岩藻糖苷酶、谷草转氨酶、腺苷脱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指标与 A 组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溶血标本里血清的变化对其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会带来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提高规范操作意识,尽量减少溶血现象的出现,提升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度.

    作者:葛秋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膝关节外伤在磁共振和64排螺旋 CT 的诊断对比

    目的::探究和比较经磁共振和64排螺旋 CT 诊断膝关节外伤的诊断结果差异性.方法:取2014年4月-2015年月本院就诊膝关节外伤患者100例,所有的患者全部给予磁共振和64排螺旋 CT 诊断,将诊断结果和手术证实结果相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差异性.结果:磁共振检查半月损伤、关节积液、韧带损伤的正确率均为100.00%,骨质损伤为96.15%,均高于64排螺旋 CT诊断的正确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的诊断和检查效果相对于64排螺旋 CT 的诊断结果更优一些,但是无论哪一种诊断方式都为膝关节外伤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朱德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讨论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应用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组,再随机收集同期5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血清学指标以及肝功等进行测定.结果:分别对两组的血清学指标以及肝功等进行测定,其中 AST、ALT、TG 以及 TC 水平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应用在脂肪肝诊断中,患者血清学指标以及肝功水平显著上升,由此认为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是临床中筛选脂肪肝的关键手段,对于判断患者发病情况以及预后具备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彦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免疫规化项目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实行免疫规划项目在预防普通疾病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全人类,而儿童的身体体质较弱,对疾病的免疫力较差,容易遭受水痘、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以及流行感冒等传染病的侵害。但在对人们进行预防接种时发生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引起了人们对疫苗的科学性与安全性的重视。如果不能消除人们对预防接种的质疑,则会能严重影响到已取得成功的免疫规划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问题,避免其对国家免疫规划项目造成不利的影响。

    作者:陶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某中心血站2014年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和分析

    目的::了解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对血站献血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14年度在本市血站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随机抽查,邮寄发放?无偿献血综合满意调查统计表?,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函调,回寄卫生局行风办,交由中心血站站部录入统计.结果:2014年共收集264份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的人群分布广泛,基本符合无偿献血者满意度的要求,献血者综合满意度为96.12%,各单项满意率均超过90%(质量目标),21名无偿献血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者:丁换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河南省驻马店市无偿献血者 RH 阴性血型分布情况

    目的::研究并分析河南省驻马店市无偿献血者 RH 阴性血型的分布情况,给河南省驻马店市临床用血以及采供血的工作提供相关的数据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驻马店市在2005年1.1号至2014年12.31号整十年的采血人数总共为372048人对372048份标本进行 RH 阴性血型与临床关系密切的 D、E、C、c、e 5种抗原和 A 型血 B 型血 O 型血进行分析.结果:在372048份标本中发现 RH 阴性血型有1345人,其中 RH 阴性血型中 A 型血 B 型血 O 型血的分布结果为:O(32.2%)>A(29.1%)>B(28.4%)>AB(10.2%).结论:河南省驻马店市无偿献血者 RH 阴性血型的分布情况符合民族的分布基本特征.

    作者:张莉;王静;王豫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014年苏州市中小学生沙眼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苏州市中小学生沙眼患病状况,为防治沙眼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2014年苏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对中小学生沙眼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苏州市中小学生沙眼患病率为1.64%,以12-14岁年龄组的患病率高;女生患病率高于男生;民工子弟学校的中小学生沙眼患病率明显高于公办学校;不同生源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预防沙眼的健康宣教工作.

    作者:顾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