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状况的调查研究

王娟

关键词: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 状况, 调查研究, 检验技术
摘要:目的::探讨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状况的现状情况,为不断提高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参与本市中心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的100家血站发出邀请,并寄发调查问卷,对其回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100份问卷均有效回收,回收的几率为100%。在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中开展的项目主要有:ABO 正反定型、Rh(D)检查、抗体的鉴定设筛查、交叉配血、疑难血型、Rh(-)患者配血、白细胞血型、血小板血型、移植配型、亲子鉴定、新生儿溶血病鉴定。结论: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中开展的项目、检验使用的主要技术、相关工作的开展的内容虽然能够满足现在日常工作中的需求,但是检验的方式和检验的仪器仍然比较落后,并且在血型检验过程中还存在对质量控制不够严密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控制的力度,在大程度上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开展免疫检验的标本580份作为研究对象,从实验标本、试剂、仪器、环境、人员素质、操作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质量检验,探讨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结果:580份标本中2.8%出现质量问题,其中25.0%为环境因素,18.8%为标本质量,18.8%为人员素质,25.0%为洗液更换因素,12.4%为试剂平衡时间.结论:有诸多因素会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因此一定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便于临床诊治.

    作者:秦秀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抗氧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

    目的::对抗氧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常规补钙及降血糖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氧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血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BMD、BG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抗氧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黎;王春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膳食营养和高血压病的关系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膳食营养与高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并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饮食的认知程度和营养摄入情况,分析其膳食营养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200例患者中,膳食营养不平衡的患者共178例,占89.0%,其中摄入量过多的患者121例,占60.5%;摄入量过少的患者57例,占28.5%;摄入平衡的患者22例,占11.0%.调查高血压患者对不同饮食营养成分的认知程度结果可见,患者对钙镁离子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低.结论:提高膳食营养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改善饮食结构,合理摄入营养物质对于控制血压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善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心理干预在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在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统计法 A 线,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1.3±0.5)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2.9±0.8)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腰痛及其发热复发率分别为7.5%(3/40)、15%(6/40),明显低于对照组腰痛及其发热复发率32.5%(13/40)、42.5%(17/4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盆腔炎患者的临床心态,促进其建立积极的治疗状态,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析双钢板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浅析将双钢板手术应用于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40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单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双钢板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平均所需时间(13.9±1.9)周少于对照组的(18.2±2.1)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35%,两组综合比较 P<0.05.结论:与单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相比,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手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开展 DRGS 对提升病案编码员肿瘤疾病分类能力相关对策分析

    当前医院逐渐推广使用基于诊断相关组的预付费制度,即 DRGs-pps,对于 DRGs 分组而言国际疾病分类属于基础,其分类质量对 DRGs-pps 付费标准存在直接影响,进而从根本上影响医疗保险成本核算,终会对3方即医院、患者以及医保机构利益产生影响.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与肿瘤疾病有关的内容,有利于保障综合医院肿瘤患者与肿瘤专科医院患者.因此需提升病案编码员肿瘤疾病分类能力,现探讨其对策.

    作者:张永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激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激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为选出更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9-2012.9月入我院并诊断为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100名患儿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50名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治疗雾化吸入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选取布地奈德(又名普米克令舒)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具体时间,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在药物治疗1小时后,呼吸困难、喉梗塞、发热、咳嗽、发热和声音嘶哑等症状比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对于快速缓解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患儿的不适临床症状有明显作用,疗效也高于其他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并投入长期使用.

    作者:叶建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消银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消银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7.9%.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银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幸兵芬;王国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颅底脊索瘤的 CT 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

    目的::研究颅底脊索瘤的 CT 和核磁共振(简写为 MRI)成像影像的诊断特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接收的颅底脊索瘤患者20例,同时选取了侵犯颅底鼻咽癌患者15例、垂体瘤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对于这些患者均作了 CT 和 MRI 检查,同时对9例颅底脊索瘤患者做了 MRI 的多层面重建.结果:根据 MRI 反映肿瘤的部位和侵犯范围优于 CT,CT、MRI 显示颅底中线骨质破坏作用相似.根据 MRI 显示肿瘤的部位与侵犯范围.颅底脊索瘤 T2加权信号强度明显高于侵犯颅底的鼻咽癌和垂(P<0.01).结论:核磁共振的多层面重建对于颅底脊索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史伟;袁志翔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微波治疗88例皮肤性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微波治疗皮肤性病患者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88例皮肤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比实验.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法治疗,观察组用微波治疗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9.91%,对照组为18.18%,两组患者有效率、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法在皮肤性病临床治疗中能显著降低患者治疗痛苦,是创口不留疤痕的安全高效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明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B 超和同位素扫描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疾病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对 B 超和同位素扫描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疾病的临床诊断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 B 超检查,并随机选取151例患者进行术前同位素扫描检查,对 B 超检查结果、同位素显像进行分析。结果:B 超检查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为94%,甲状腺癌为20%,桥本氏甲状腺炎为50%,甲状腺瘤为90%;同位素扫描:病理诊断结果表现为151例患者中有112例患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患者为甲状腺瘤,12例患者为甲状腺癌,2例患者为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论:在甲状腺结节疾病中,B 超检查对其囊实性、良恶性、多发性的鉴别具有重大意义,可作为有效的筛选手段,进而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而在应用同位素扫描时,由于其缺乏准确性好特异性,应该充分与 B 超检查结果、患者的体检结果及相关病史充分结合,有利于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张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室内质控以及室间质评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估,进一步确定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选取临床检验室间质评200株标本细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依照相关的标准分析检验上述200株细菌标本,通过相关的药敏试验完成正确菌株的鉴定。严格按照相关的临床标本的鉴定标准完成鉴定结果跟标本的有效比较及分析,对那些鉴定失误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上述所有的细菌均完成转种工作,188株鉴定正确,12株鉴定错误,错误鉴定的是6株革兰阳性杆菌跟6株革兰阴性杆菌。鉴定正确的188株细菌,通过药敏试验,有184例符合,4例不符合,试验结果不符合的抗菌素都是青霉素。结论:在有效的降低实验室细菌鉴定失误的过程中,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在严格室内质控的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验以及室间质评工作。

    作者:徐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

    目的::通过对江都区某饭店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样品的实验室分析,探讨一下实验室仪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进行检测,找到致病病因,为食物中毒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 GB/T4789和 GB4789相关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这起食物中毒事件共采集各类样品共54份,其中只有10月3日晚暂留存的盐水虾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依据 WS/T-1996?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判定这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各地应加强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提高检验人员素质,以便实验室能够快速准确为食物中毒处理提供实验结果。

    作者:仲春林;徐秀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目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方法:宣威市疾控中心随机选取2014年本地常住户口100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随机选取同时期在本市的100名流动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上门逐户进行调查,以家长保管的预防接种证、免疫接种卡为依据,了解建卡率及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组份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的全程接种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儿童免疫规划现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建证率、全程接种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动儿童采用合理的免疫规划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免疫规划现状,提高免疫接种率,建立坚实的免疫屏障,大程度地预防传染病,值得推广.

    作者:王会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食道调搏技术在快速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治中的作用

    目的::阐述食道调搏技术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方法:对118例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食道心电图判断及终止心动过速。结果:118例患者中10例在推送电极导管过程中自行终止;92例患者经过1个刺激周期终止,采用 S1S1超速抑制;11例患者经过2个刺激周期终止,采用亚速 S1S2递减刺激终止;5例患者经过3次刺激周期,采用亚速 S1S2S3递减刺激终止。结论:食道调搏技术终止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成功率高、无创、安全可靠、重复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王立飞;李遵守;甄立业;贾建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4例颅脑外伤集束化治疗探索

    目的::探索颅脑外伤集束化治疗.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新疆省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24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探索.结果:24例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3级,其中重度7例(29.5%),中度9例(37.5%),轻度单纯性8例(30%),治疗根据影像学提示颅脑出血增加,临床症状加重,联系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减压及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5例,针对呼吸功能低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5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集束化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干预可能出现的病情,针对病因、控制血压、颅内压、预防应激反应、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可以降低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节约社会资源,值得推广.

    作者:王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分析非洛地平缓解片用于社区高血压治疗的疗效

    目的::对非洛地平缓解片用于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社区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尼群地平片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非洛地平缓解片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产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显效率为46.3%,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率为35.2%,总有效率为81.5%,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非洛地平缓解片治疗社区高血压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明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七氟烷、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及心肌酶的影响

    目的::探析老年冠心病病人予以丙泊酚、七氟烷麻醉对患者心肌酶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予以全麻手术的老年冠心病病人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予以七氟烷麻醉,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围麻醉期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各项参数指标,评估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肌钙蛋白(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指标.结果:研究组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5min(T1)、切皮后1h(T2)、术毕(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h、12h、24h 的肌钙蛋白(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手术患者予以围术期七氟烷麻醉,病人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对心肌酶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亮;谢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28例经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28例经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于术前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控制并发症。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做好伤口护理和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26例均治愈出院;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2例,经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治愈。结论:精心的护理方法对经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患者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张飞燕;李亚培;王琼琼;贺艳青;高宁宁;石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宫术宁胶棒用于绝经后取器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妇女绝经期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以达到顺利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目的,减轻因绝经后取器带来的痛苦.方法:分析120例绝经后妇女来我站取器的病例资料,并随机分为宫术宁胶棒组68例,盐酸利多卡因组52例,通过对两组受术者取器的成功率、宫颈扩张程度、受术者取器时镇痛情况进行比较,评价宫术宁胶棒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结果:宫术宁胶棒组在绝经期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的手术中,各方面的表现均优于盐酸利多卡因组,在取器的成功率、宫颈扩张程度、镇痛情况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术宁胶棒在应用于绝经期妇女的取器术中,其宫颈扩张效果好,受术者痛苦少,能明显提高取器的成功率.

    作者:王凤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