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李红梅
目的:通过对翼状胬肉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和指导,可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对确保手术安全及疗效起到了重要作用。方法:对我科295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所有患者施行了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结果:翼状胬肉手术成功率98.6%,患者术后外观得到明显改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高质量护理和指导有利于防止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荣荣;李佳欢;万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索充血性心力衰竭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我院2012年末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诊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同意接受研究的总共有80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以常规治疗为主,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以胺碘酮为主,分析这两个方案的有效性。结果:(对照组)常规治疗的有效率仅仅达到77.5%。(观察组)胺碘酮的有效率高达95.0%。常规治疗的有效性远不如胺碘酮。胺碘酮和常规治疗的有效性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佳药物为胺碘酮,疗效确切。
作者:冯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提高乡镇卫生院对“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诊疗能力,吸引患者在社区就诊,促进“慢病”的规范化管理。方法:乡镇卫生院设立“高血压、糖尿病”的慢病联合诊疗中心,明确慢病防治责任医生,签约市级医院专家定期联合座诊,提高责任医生的业务能力及影响力,增加患者的信任度;结果:纳入管理对象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人数、社区就诊率、慢病规范化管理率逐年提高,其中2014年纳入管理对象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慢病规范化管理率及社区就诊率与2013年及2012年相比,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纳入管理对象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就诊率与2012年相比,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设立慢病联合诊疗中心,有效促进了“慢病”的规范化管理。此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探索实现提高“慢病”的规范化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顾亦斌;叶宏伟;汤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总结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实践方案,讨论有助于改善病患临床指标的重要手段。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断以及治疗的90例小儿脑瘫病患,以康复治疗为主要方案给予所有病患治疗,观察所有病患治疗的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治疗六个疗程以后,所有病患的智力都得到有效恢复,对比具有直接区别(P<0.05)。结论: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体现出可行性特征,除了能够提升病患治疗效率,同时在改善病患智力方面也发挥重要价值,具有较高实践价值,建议推广。
作者:李志娟;党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基层医院通过实施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主动建立起一套适应医改新制度的管理手段,顺利执行总额预付制。规范医疗服务、控制医药费用;改变行为模式、转变以药养医的机制。方法:根据政策全面推行门诊总额预付、住院按床日、按病种付费混合支付方式。医院结合实际,采用分级管理、量化考核的方法,使医疗服务的付费模式由传统的单纯按项目付费向混合支付方式转变。结果:基层医院通过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实现管理创新与机制转换,形成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医改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
作者:钱兵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掌握全县医疗机构职业防护现状,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石柱县34家医院的1094名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执行情况的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有14.8%的医务人员不清楚职业防护工作的主要管理科室;有52%的人发生过锐器伤职业暴露,24%的人发生过血液和体液职业暴露;针刺伤职业暴露事件中,护理人员发生率为67.6%,构成比为61.4%,均高于其他医务人员;71%的人接受过所在医院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置的知识培训,但培训效果差,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平均为31.1%,其中暴露后处理流程知晓率低,为15.1%,其次是标准预防知识知晓率为34.3%,血源性接触的危害知晓率为36.5%,医务人员知晓艾滋病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佳时机知晓率为38.1%;68%的医务人员接种过乙肝疫苗。结论1.全县医疗机构应指定专门的职能部门如院感科负责职业防护管理工作;2.全县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应制作规范的职业防护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标准预防标准操作规程、职业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并强化培训效果;3.医疗机构应当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和充足的防护用品;4.乙肝疫苗的接种对HBV感染有明确的预防效果,建议各医疗机构对重点部门如:检验科、免疫室、手术室等医务人员进行规范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作者:秦淑梅;黄万虎;覃晓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着力拓展疾控中心职能,以开展健康管理为途径,以健康教育强化个体健康管理的理念,促进健康管理持续开展。
作者:陈吉华;邓发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术后疼痛小、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科学规范医疗管理和医疗秩序是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有效强化医疗管理,维护良好医疗秩序,切实规避医疗风险,笔者就其路径进行了如下探讨。
作者:何德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在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用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入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上加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三周后,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对此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50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0.5±2.5)分,并且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为(125.5ml±3.5ml),同时患者在术后没有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帮助患者病情更快的康复。
作者:罗艺芬;卢丽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作为全国四大中药产区之一的贵州,有着“天然药物宝库”美誉。贵山秀水沃土之上,中药材品种达4802个,居全国第二位。中药材产量达165万吨,居全国第三位。经过多年发展,医药产业已经成为贵州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目前,全省涵盖医药种植、医疗器械生产、医药研发、医药加工、休闲养生养老等行业签约项目208个,合同约定投资额1771亿元。截至5月底,已落地201个项目。
作者:黄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社区中年高血压病患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现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抽选社区2014年9月-2015年3月中年高血压病患160例,采用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和主要影响因素问卷的方法调查。结果:问卷结果显示,其中,病患自我健康管理总分数是(42.57±9.92)分;影响自我健康管理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疾病知识和生活态度P<0.05。结论:社区中年高血压病患的自我健康管理情况不佳,高血压疾病知识、生活态度、文化程度和家族病史是影响健康管理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敏;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进行多样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样性护理,对照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0.3%,通过两组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血脂控制等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的疗效要显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采用多样性护理不仅取得良好的护理,还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恢复也有巨大的作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富塘卫生院始建于1965年,1978年前靠吃财政饭过日子,卫生院业务用房不到100平方米,且年久失修,工作环境很差,职工不安心工作,群众也不愿到这里来看病,卫生院名存实亡。
作者:邓干进;柏贵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如何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是民生问题的重要一环,是各级党委、政府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农村养老问题,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村村医刘贵芳依托镇卫生院的医疗资源,创办了集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院,探索了“医疗+养老”的农村养老模式,开创了一条农村养老的新路子。
作者:秦振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笔者日前从贵州省贵阳市卫计委获悉,从2014年至今,贵阳市共招聘基层卫生人员162名进入乡村当村医。
作者:黄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我们自2001年6月~2014年6月共采用巴氏腺成形术治疗巴氏腺(前庭大腺)囊肿及巴氏腺合并感染的患者共23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修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现状的调查分析。方法:本文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在我市乡镇医院工作的138名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得出,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危害认识相对全面,在对COPD诊断时能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但有15.9%的医生没有注意到稳定期治疗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程度的COPD患者治疗前规范,过多的应用祛痰药物。结论: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但治疗上还不是非常规范,相比于长期防控干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肺功能方面相关专业的教育工作。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三台县芦溪中心卫生院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中国科技城绵阳境内,辖区共有30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常住人口45275人。现有业务用房11000平方米,开设床位160张,2014年门诊102000人,出院6013人。卫生院现有职工1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3人,中高级职称35人。自三台县确立建设中国西部卫生强县的战略目标后,芦溪中心卫生院作为县级医疗分中心和二级乙等综合医院,着力从“防得住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四个方面着手,奋力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作者:卢文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