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荣
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到我院进行产后出血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研究组为4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的产后止血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产后止血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止血有效率为87.5%,研究组的止血有效率为1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止血方法,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基层医院通过实施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主动建立起一套适应医改新制度的管理手段,顺利执行总额预付制。规范医疗服务、控制医药费用;改变行为模式、转变以药养医的机制。方法:根据政策全面推行门诊总额预付、住院按床日、按病种付费混合支付方式。医院结合实际,采用分级管理、量化考核的方法,使医疗服务的付费模式由传统的单纯按项目付费向混合支付方式转变。结果:基层医院通过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实现管理创新与机制转换,形成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医改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
作者:钱兵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术后疼痛小、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据山东省平度市官方发布的消息,该市崔家集镇孤寡老人李树荣在今年8月的一天早晨突发心脏病去世。虽然平度官方对“老人几近饿死”事件中的一些传闻做了澄清,但是事件凸显的问题依然引起社会的广泛议论。我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老人的社会福利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即便是居住在农村养老院的老人,其居住条件、营养保健以及照料关怀等等,都无法跟城市老人相比,何况那些在村里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农村老人福利的缺失,是贫困地区农村社区的普遍现象,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作者:建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富塘卫生院始建于1965年,1978年前靠吃财政饭过日子,卫生院业务用房不到100平方米,且年久失修,工作环境很差,职工不安心工作,群众也不愿到这里来看病,卫生院名存实亡。
作者:邓干进;柏贵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不久前的一天下午4点12分,贵州省天柱县江东乡卫生院值班室的电话骤然响起,当日值班的她拿起电话听到一个急得语无伦次的求救声,“医生,快救命啊!”问清出事地点后,她拎起急救箱大喊一声:“有小孩溺水,快救人去!”
作者:罗有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昆山市玉山镇某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方法与措施。方法:对发病状况、疫情流行强度、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根据症状、潜伏期、实验室检测结果推断病因,提出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并对防控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次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在同一班级,患者咽拭子检测Cox A16阳性,病例6例,罹患率为15%。通过采取停课、晨检、疫情监测、清洁消毒和卫生宣教等措施,在手足口病长潜伏期内未出现新发病例,停止应急响应。结论:加强疫情监测,做好晨检工作,做到“四早”,保持教舍良好通风,对楼梯扶手、门把手、桌面等定期擦拭消毒,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手足口病发病和传播机率。
作者:许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我们东城街道办事处在上海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没想到我们打工仔在外地也有‘娘家’了,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温暖,以后我们不再费神费力办计划生育手续了。”近日,湖北省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杨柳村在上海市闵行区务工的已婚育龄妇女杨秀容,用电话向家人报喜。
作者:吴诗成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掌握全县医疗机构职业防护现状,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石柱县34家医院的1094名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执行情况的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有14.8%的医务人员不清楚职业防护工作的主要管理科室;有52%的人发生过锐器伤职业暴露,24%的人发生过血液和体液职业暴露;针刺伤职业暴露事件中,护理人员发生率为67.6%,构成比为61.4%,均高于其他医务人员;71%的人接受过所在医院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置的知识培训,但培训效果差,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平均为31.1%,其中暴露后处理流程知晓率低,为15.1%,其次是标准预防知识知晓率为34.3%,血源性接触的危害知晓率为36.5%,医务人员知晓艾滋病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佳时机知晓率为38.1%;68%的医务人员接种过乙肝疫苗。结论1.全县医疗机构应指定专门的职能部门如院感科负责职业防护管理工作;2.全县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应制作规范的职业防护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标准预防标准操作规程、职业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并强化培训效果;3.医疗机构应当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和充足的防护用品;4.乙肝疫苗的接种对HBV感染有明确的预防效果,建议各医疗机构对重点部门如:检验科、免疫室、手术室等医务人员进行规范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作者:秦淑梅;黄万虎;覃晓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进行多样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样性护理,对照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0.3%,通过两组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血脂控制等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的疗效要显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采用多样性护理不仅取得良好的护理,还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恢复也有巨大的作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50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经鼻胃管营养泵持续匀速泵入营养液,患者半卧位,胃管保持通畅,测定胃潴留量,发现有无误吸和反流的危险因素。结果:50例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4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未发生吸入性肺炎。结论:选择经鼻胃管恒温匀速输入营养液的患者,避免并及时处理误吸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发生。
作者:李佳欢;万雪梅;闫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CHF)患者脑利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5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普罗布考0.5g,bid,连续4周,并于治疗前后进行BNP与hs-CRP测定。结果:普罗布考组BNP、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普罗布考通过降低BNP及hs-CRP水平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炎症状态。
作者:吴素铭;张馨;张立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集体用餐配送膳食是由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集中加工、分装、配送的菜肴和主食,包括盒装配送膳食和桶装配送膳食。集体用餐配送膳食的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媒体、消费者的广泛重视。
作者:朱士新;贲智强;周宇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随着各幼儿园开学,安徽省祁门县历口中心卫生院联合历口中心学校幼儿园、博爱幼儿园等托幼机构组织开展全镇儿童入园体检工作,截至目前,共对100余名儿童进行了体检。
作者:许柳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1病例简介患者,女,39岁,孕3产3。2015年8月24日入院生产,于2015年8月30日产下一子,产后血红蛋白为79g/L,伴阴道出血,24日入院时,检验科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检验血型报为A,RH(-),30日患者输血复查血型玻片法为Rh抗D弱阳性,微柱凝胶卡式法为阴性,为患者输血安全故建议患者输注RH(-)红细胞2u,输注后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孟明敏;赵恒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对医疗废物实行全程安全管理集中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作者:姜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近些年来青壮年患前列腺炎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的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对家庭及工作也极为不利,为进一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青壮年前列腺炎,我院对来院的患者进行了病因调查,并加以了分析。
作者:黄栋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科学规范医疗管理和医疗秩序是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有效强化医疗管理,维护良好医疗秩序,切实规避医疗风险,笔者就其路径进行了如下探讨。
作者:何德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暑假期间,福建中医药大学社会实践团的大学生们赴漳浦县赤湖镇开展义诊活动,围绕“送健康”这一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
作者:陈秀莹;郑煌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工作中出现病人血滤过程险些出现凝血事例,分析其原因,吸取经验,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工作预见性,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干预,预防与杜绝血液透析过程中凝血现象发生;方法:针对病人首次血透就险些发生凝血现象,采用注射器在静脉壶的输液口回抽血液方法,成功回血,并根据病人血液具有高凝倾向,改后稀释法为前稀释法进行血液透析;结果:由于应急措施采用得当,处理过程快速,病人回血成功,后改用前稀释法进行血滤后,病人再未出现可能凝血现象。
作者:沙卿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