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

周丽娟

关键词:肝硬化合并糖尿病, 临床特点, 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特异性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研究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血糖含量≤7.0mmol/L者达到19例,5例血糖含量依然>7.0mmol/L。结论:肝硬化程度与糖尿病严重度呈正相关,采取有针对性的特异性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减轻患者痛苦。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长岛渔民的好医生--记长岛县大钦岛卫生院院长袁虎

    在山东省长岛县大钦岛乡,提起他的名字可谓妇孺皆知,好多家庭都有他的电话号码。他的足迹踏遍了岛上的角角落落、沟沟坎坎,他为岛上渔民付出的艰辛,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就是烟台市感动你我十大健康卫士之一的长岛县大钦岛卫生院院长袁虎。

    作者:刘福华;刘曙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现状的分析

    目的:研究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现状的调查分析。方法:本文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在我市乡镇医院工作的138名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得出,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危害认识相对全面,在对COPD诊断时能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但有15.9%的医生没有注意到稳定期治疗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程度的COPD患者治疗前规范,过多的应用祛痰药物。结论: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但治疗上还不是非常规范,相比于长期防控干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肺功能方面相关专业的教育工作。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在急诊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6例急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心律失常发作时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75~150mg),继以0.5~1.0mg/min静脉滴注维持,同时口服600~800mg/d,观察急性心律失常转复窦律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61.3%(18/28)在24h内转为窦律,48h内累计70.4%(17/29)、72h内累计86.3%(13/33)急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7%(21/2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美好年华献海岛--记长岛县黑山乡卫生院大夫赵美华

    她不是海岛人,却扎根海岛30个春秋,她把一生中美好的年华献给了黑山乡的医疗卫生事业。如今两鬓斑白、年过半百的她,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在乡镇卫生院平凡的岗位上。

    作者:刘福华;骆淑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有效性

    目的:探究针对脑梗塞的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以及丹红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脑梗塞患者共7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给予对照组基础药物以及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丹红注射液,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的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以及丹红注射液的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冯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浅析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与监管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自然环境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坏,作为重要资源的饮用水也受到严重威胁,尤其是较为落后的农村,在饮用水方面的安全问题是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使群众在饮用水方面的安全可以引起更高的重视。

    作者:刘明辉;范伟峰;陈建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无瘤技术的应用体会

    1987年世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实施成为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创了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新时代[1]。自1991年Jacobs等[2]报道世界首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1993年上海瑞金医院开展了我国首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3],1994年Kitano等[4]实施了首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等以来,短短数年内,胃肠肿瘤的各种术式迅速在世界各地成功开展。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技术已渐趋成熟[5]。因其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在国内外大型医院已成普及之势[6]。随着国家对基层医院扶持力量加大,基层医院条件逐渐改善,大部分已具备开展腹腔镜肿瘤手术的硬件和人才。我们医院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已成功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32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恶性肿瘤根治术除了遵循一般外科技术的基本原则外,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无瘤技术”。严格的无瘤技术,可以大程度地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医源性播散,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7]。

    作者:严天卿;陈振国;马本龙;邢国权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析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效性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4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个性化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和焦虑量表评分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护理后虽然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虽然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结论: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屈芝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血常规检测的应用效果探析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临床治疗差异大,尤其是对铁元素进行处理的方法更是完全相反[1]。本文应用血常规检测方法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病情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作者:张树义;张改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在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初步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在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30例联合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行颈前路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JOA 评分、VAS评分。结果:患者颈椎功能JOA评分从治疗前的(8.2±1.5)分提高到(15.2±2.3)分,VAS评分从治疗前的(7.2±1.1)分下降至(1.5±0.8)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应用于颈前路融合术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丁一;杨震;赵伟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药毒副作用的常见原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使用过程中毒副作用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分析中药使用过程中出现毒副作用的文献资料,对引起中药毒性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法。结果:导致中药毒性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不合理的配伍、长期服用中药后毒物的蓄积、使用方法不正确、不合格的炮制、使用量超标等,这些原因可以导致肝、肾的毒性,生殖毒性,神经的毒性等。结论:在中药使用的过程中,要实施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对中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大力开展中药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使用中药过程产生毒副反应。

    作者:邱兴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改革支付方式建立纵向协作

    息县位于河南省南部,2014年参合人口89.4万。我县积极探索新农合单病种分组付费方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主要做法(一)筛选改革病种,确定临床路径。对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前3年新农合住院病种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病种住院人次和费用情况,按照疾病谱顺位,优先选择常见病、多发病纳入改革范围,并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思路,逐步扩大病种数量。各定点医疗机构根据国家印发的临床路径和有关诊疗规范,研究制定本土化临床路径,经县合管办复核,剔除不必要的诊疗和用药项目后,县卫生行政部门印发各定点医疗机构遵照执行。

    作者:河南省息县人民政府/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延伸农村的策略探讨

    农村居民对无偿献血相关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农村是一个存在着较大潜力的献血市场。在实际工作中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延伸农村的环节还比较薄弱,因此采取有效的策略将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更好的延伸至农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延伸农村的策略进行探讨研究。

    作者:冯小如;田志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祁门县稽查卫生室输液管理

    近日来,安徽省祁门县农合办开展对全县村卫生室输液管理稽查。稽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不提前通知卫生院,不通知卫生室,从现场处方、药房药品微机账目和货架核准、村民实际收费情况、门诊实际输液率、上门调查等方面进行检查。在历口镇、古溪乡、箬坑乡、新安乡、闪里镇等地,发现部分村卫生室存在输液超标、超额收费等问题。稽查要求,对查出的问题能整改的当场整改,电子数据库立即予以纠正;不能马上改的,提出书面整改意见,两周之内必须改正。要求严格按照全省村卫生室就诊统一核准参合农民的1.5倍基数,加强对安徽省要求的53种门、急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业务学习和群众教育。

    作者:许柳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朱庆生会长接受本刊专访时指出朱庆生会长接受本刊专访时指出农村卫生改革越来越深入农村卫生改革越来越深入

    近日,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会长朱庆生接受本刊专访,就今年以来医改进展特别是农村卫生工作进行点评。朱庆生说,从年初至今,国家有关医改的政策密集出台:实施大病保险、完善医疗救助、药品集中采购、促进社会办医、改革公立医院、培养乡村医生等等,新常态下医改力度空前,再次显示了中央对民生建设的深度关切。朱庆生指出,今年医改的一大特点是其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协调性,医改依次从体制机制上逐一解决阻碍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领域,掀起了又一轮改革热潮,预示着医改越来越深入。

    作者:白景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国医馆守护百姓健康

    近年来陕西省建立的城区“国医馆”、乡镇“中医馆”在维护群众健康和缓解看病难问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中医药服务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许和肯定。2015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205所社区考察中医馆时表示,“中医疗效好、副作用小,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很多患者都喜欢看中医,我也很喜欢看中医”,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赵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安丘市农村寄宿制学校1000名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后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安丘市小学生和高中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对1000名HbSAg和抗-HBS阴性的学生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结束5个月后抽取静脉血4ml,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HBS抗体。结果:小学生抗-HBS阳转率93.4%(467/500),高中学生抗-HBS阳转率88.6%(443/500),小学生与高中学生的抗-HBS阳转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较好,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免疫效果有下。

    作者:郑奎英;于世成;王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改善卫生院现状的对策与思考

    乡镇卫生院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中起着枢纽作用,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主力军。但其基础差、底子薄、服务能力低的状况仍普遍存在,因此引进有能力、素质高的医护人员,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是卫生院发展的必备条件。

    作者:秦大栋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发挥绩效考核作用实现公卫服务多赢

    自2009年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青岛市黄岛区不断探索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与资金分配管理办法,通过发挥绩效考核与资金分配的指挥棒作用,积极引导基层单位树立起“质量为先”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了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提升了项目服务质量,取得了“群众得实惠、政府得形象、机构得发展”的多赢预期效果。

    作者:王怀杰;郭常战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社会权利的重要体现

    8月2日,国务院发布大病保险实施意见,得了大病,特别是遇到巨额医疗费的单子,自身的负担可能明显减轻。这是为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家在重特大疾病保障与救助机制建设上的又一大动作。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