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康复训练体会

张燕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痴呆患者, 康复训练, 认识功能障碍, 老化程度, 阿尔茨海默病, 脑功能障碍, Alzheimer, 智能障碍, 治疗药物, 意识障碍, 危及生命, 社会活动, 人格改变, 视空间, 生理性, 获得性, 合并症, 持续性, 言语
摘要: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指老年老化程度超过生理性老化,或过早老化,致使脑功能障碍,引起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有记忆和认识功能障碍,伴有言语、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改变,并影响其社会活动.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老年性痴呆逐日加重,终因躯体合并症而危及生命.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滴注灯盏花素、克林奥、口服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疗效确切.

    作者:孙丽君;张国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胸液检查结核杆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涂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同时分别检测124例胸水标本.结果:124份胸液标本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涂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阳性例数和阳性率分别为:78份(62.9%),9份(7.3%),34份(27.4%);噬菌体法与涂片法比较,x2=84.30,P<0.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噬菌体法与改良罗氏培养法比较,x2=31.52,P<0.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噬菌体法能快速、简便地检测胸水中结核杆菌,且阳性率高.

    作者:张志强;马海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血脂、血清NO 、MDA含量、 SOD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组皂苷(Panaxadiolsaponins,PDS)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血清NO、MDA含量、SOD活力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加维生素D3(总量7×105U/Kg,分别于实验第1周和第6周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选用健康Wistar大鼠45只,体重180~230g,雌雄不限.按清洁级动物分笼喂养,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模型组,以高脂饲料喂养;PDS给药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日1次PDS[100mg/(kg·d)]灌胃,前两组以相应生理盐水灌胃,每周称重1次,并根据体重变化调整给药量.11周后颈动脉采血,检测血脂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1、PDS对血脂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及AI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PDS给药组TC、LDL-c和AI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分别P<0.01,P<0.01,P<0.05);而血清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2、PDS对血清NO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PDS组NO含量明显增高,P<0.05;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3、PDS对血清MDA含量与SOD活力的影响:模型组MD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而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PDS对血清SOD活力有明显升高的作用,P<0.05;同时,PDS具有显著降低MDA水平的作用,P<0.05.PDS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PDS通过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发挥其抗AS作用.2、PDS能够提升高脂大鼠血清NO水平,从而保护血管内皮,抑制AS的形成.3、PDS能够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功能,从而稳定细胞膜,保护内皮而发挥抗AS作用.

    作者:李凤娥;孔繁利;孙新;王冬梅;赵雪俭;李玉林;李威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闭经32例分析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服用抗精神药物所致继发性闭经患者给予逍遥散加减治疗,观察3月.月经来潮且经量、经期均正常为有效.结果:治疗3月末月经正常16例,显效13例,有效率90.6%.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疗效显著.

    作者:梁皓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精神科护士压力调查分析及研究对策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以便研究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0名精神科在职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从高到低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系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问题.不同职称、不同文化程度对压力源的比较总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管理及人际系方面的问题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方面问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主要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对促进身心健康有益.

    作者:陆静;唐微韵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幼儿发中微量元素与维生素C、尼克酸摄入水平的关系

    目的:本文对吉林地区369名3~5岁幼儿进行膳食营养调查,了解膳食维生素的摄入量与幼儿发中钙、镁、锌等元素的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进行发中钙、镁、锌等元素水平的测定.结果:男童和女童维生素C摄入不足组发钙均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间发镁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童和女童尼克酸摄入正常组发锌高于不足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发中钙、镁、锌含量与膳食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尼克酸含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论:男、女组幼儿发中钙、镁、锌含量与膳食摄入的营养素含量均无相系.

    作者:张玉胜;赖亚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预防与护理

    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性及躯体形式障碍,反应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均可发生暴力行为,对患者自身及其家属、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危害,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为有效的预防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从护理的角度分析我院1病区2007年1至12月住院期间发生暴力行为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林晓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全头皮撕脱伤再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头皮撕脱伤是非常严重的头皮损伤,特发于女性.多因头发被机器卷入所致,撕脱处常在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有时整个头皮甚至连额肌、颞肌或骨膜一起撕脱,颅骨外露.有些病例的皮肤撕脱范围波及耳、额,甚至部分眉毛和上眼睑.伤后常遗留永久性瘢痕及秃发,给病者造成终身痛苦.我院于2007年4月14日收治1例全头皮撕脱伤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忠岩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物理治疗在1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中的应用

    颈椎病目前在我国成为中、青年人群的常见病之一,为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由椎间孔狭窄,颈神经受累所致,表现为颈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和运动阻碍[1].好发于颈5~6,颈6~7及颈4~5.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臂痛,向前肩或手指放射,手麻,手或臂无力感,持物不稳或失落[2].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肌肉痉挛,我科2006-2008年间采用微波,颈椎牵引,炙导治疗联合中西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精神分裂症血清S100B蛋白的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应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精神症状;4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PANSS量表中的总分(r=0.356,P=0.041)和阴性症状分(r=0.415,P=0.010)成正相.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量表中的总分和阴性症状分与S100B蛋白水平相,也许S100B蛋白水平可作为精神分裂症诊断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尹立春;苏斌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精神病合并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观察体会

    精神病患者在接受专科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伴发一些躯体疾患,其中急腹症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精神病患者由于其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加之服用抗精神病药,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及较强的镇静作用,致使患者感觉迟钝,主诉不正确,如观察不及时,将延误佳治疗时机造成意外,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我科19例急腹症的临床观察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血小板总数降低的脑出血患者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在血小板数严重降低的情况下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的效果.方法:住本院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72小时内,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和抗凝药物情况下,抽静脉血抗凝,测定其血小板数;选择35例血小板数严重降低的脑出血患者,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测定输注血小板后20~24小时血小板数(PLT)、计算输注后20~24小时患者血小板回收率(PPR)、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比较输注前后临床症状、评价输注疗效.结果:输注结果表明,输注后20~24小时血小板回收率﹥40%,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5.0或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或明显改善26例,输注后20~24小时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4.5和20~24小时血小板回收率<20%,临床症状未得到控制或无明显改善患者即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9例.结论:血小板数严重降低的35例脑出血患者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有效率占74.3%,且临床出血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作者:陈勇;王余成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分别进行8周药物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其疗效,用TESS评估其不良反应;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Stroop-C和Stroop-WC测验等神经认知测验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56例患者PANSS总分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奥氮平与利培酮能显著改善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奥氮平组神经认知测试成绩在Stroop-WC测验、WCTS正确数和WCTS持续错误数分别为(108.71±12.40),(35.92±6.83),(16.09±11.46)分,而利培酮组分别为(119.72±9.20),(31.59±5.12),(21.59±12.96)分.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优于利培酮.

    作者:程勇鹏;张庆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

    美国护理专家Orem倡导的自理学说认为:人在受伤或患病时,必须调整自理的方法,建立新的自理技巧,修正自我形象概念,修正日常生活常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克服治疗的影响,以满足自理的需要.因此,护士应提供完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支持教育三种基本护理方法.自理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健康和舒适所进行的自我实践活动[1].

    作者:廖淑莉;罗叶容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瘫痪患者压疮的治疗

    压疮,又名褥疮,是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及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脑卒中和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导致死亡.积极治疗压疮对患者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匡乃峰;郑遵成;刘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动态研究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人体后易在骶神经根区潜伏,受到激活造成生殖器、肛周部位的红斑、水疱、糜烂、溃疡等改变,并反复发作[1].HSV-2在人体潜伏和复发的机制尚不清楚,除了病毒本身的因素外,机体的免疫状况可能对其有关键性作用[2].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RGH患者发作期和静止期的免疫细胞,观察其动态变化,分析比较RGH患者与健康成人的免疫细胞,探讨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与生殖器疱疹发病及复发的关系.

    作者:谢云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四项自身抗体与类风湿因子的联合检测在1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评价分析抗瓜氨酸化波形蛋白(MCV)抗体,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RP因子等五项指标在类风湿性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疾病相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0例RA患者,30例SLE,30例强直性脊柱炎(OA),20例骨节炎(AS),20例干燥综合征(SS),20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40名健康人血清标本进行分析.结果:5种抗体在RA患者组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除AKA抗体阳性率较符外,其余抗体在RA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RF/抗GPI/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90.4%和96.5%,RF/抗MCV/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4.1%和96.5%.结论:抗MCV和抗GPI抗体诊断RA的敏感度高.抗CCP抗体的特异性高,AKA抗体虽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度低.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抗体检测造成RA漏诊.RF/抗GPI/抗CCP抗体和RF/抗MCV/抗CCP抗体的组合模式可同时提高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何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100例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评估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100例癫痫患者进行测评,以100名某社区正常人群生活质量为对照.结果: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尤其是心理和社会功能两个维度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病程越长发作越频繁生活质量越差.结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应引起社会的注,有必要进行社会心理干预.

    作者:陈正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硝酸甘油+多巴胺治疗32例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多巴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常规给予休息、吸氧、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常规处理,存在心律失常,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同时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硝酸甘油10mg+多巴胺20mg,以10滴/min静脉滴注,疗程10d.结果:32例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有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硝酸甘油、多巴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罗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76例急性胃肠炎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症状酷似急性胃肠炎的几种内科急症在肠道门诊的诊断与误诊情况.方法:从1994年至2003年初诊在肠道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整理出病历资料比较齐全的、主要症状酷似急性胃肠炎的几种内科急症病例76例,对其初诊时的诊断以及后确诊的情况进行统计归纳.结果:初诊确诊率为63.16%,误诊率为36.84%.结论:主要症状酷似急性胃肠炎的几种内科急症在肠道门诊的确诊情况不容乐观,此类病例因其为急症,出现误诊,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易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对相诊断、鉴别诊断加以讨论.

    作者:朱锁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