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酸甘油+多巴胺治疗32例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罗杰

关键词:硝酸甘油, 多巴胺, 扩张型心肌病, 顽固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多巴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常规给予休息、吸氧、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常规处理,存在心律失常,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同时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硝酸甘油10mg+多巴胺20mg,以10滴/min静脉滴注,疗程10d.结果:32例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有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硝酸甘油、多巴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物理治疗在1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中的应用

    颈椎病目前在我国成为中、青年人群的常见病之一,为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由椎间孔狭窄,颈神经受累所致,表现为颈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和运动阻碍[1].好发于颈5~6,颈6~7及颈4~5.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臂痛,向前肩或手指放射,手麻,手或臂无力感,持物不稳或失落[2].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肌肉痉挛,我科2006-2008年间采用微波,颈椎牵引,炙导治疗联合中西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夏枯草口服液的临床应用

    夏枯草口服液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现代研究表明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活血化瘀、止痛、降压作用.为了解夏枯草口服液的临床应用,现将查阅文献介绍如下.

    作者:韩在刚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方法: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惧、忧愁、绝望、松弛等心理.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紧张、焦虑、恐惧、麻痹和依赖心理,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的心理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尽快的解除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心理稳定,情绪放松,以建立良好的护患系,对患者的心身康复至重要;心理护理在临床中起着重要的具有转折性的作用.结论: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军军;张瑞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糖脉康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脉康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加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糖脉康每次1袋,每天3次,对照组50例常规降糖治疗,疗程8周,8周后测尿微量白蛋白、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如尿微量白蛋白仍高于20mg/L,则继续服8周,再复测上述指标.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尿微量白蛋白,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TC、TG、LDL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脉康联合辛伐他汀具有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并且能够使糖尿病肾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期得以逆转,同时还具有降血脂、降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

    作者:鲁勤波;邓翔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幼儿发中微量元素与维生素C、尼克酸摄入水平的关系

    目的:本文对吉林地区369名3~5岁幼儿进行膳食营养调查,了解膳食维生素的摄入量与幼儿发中钙、镁、锌等元素的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进行发中钙、镁、锌等元素水平的测定.结果:男童和女童维生素C摄入不足组发钙均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间发镁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童和女童尼克酸摄入正常组发锌高于不足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发中钙、镁、锌含量与膳食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尼克酸含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论:男、女组幼儿发中钙、镁、锌含量与膳食摄入的营养素含量均无相系.

    作者:张玉胜;赖亚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9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7.96%,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黏膜剥离伤、Mallor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癌,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止血率92.86%,病死率3.57%.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服用NSAID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作者:赵吉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76例急性胃肠炎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症状酷似急性胃肠炎的几种内科急症在肠道门诊的诊断与误诊情况.方法:从1994年至2003年初诊在肠道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整理出病历资料比较齐全的、主要症状酷似急性胃肠炎的几种内科急症病例76例,对其初诊时的诊断以及后确诊的情况进行统计归纳.结果:初诊确诊率为63.16%,误诊率为36.84%.结论:主要症状酷似急性胃肠炎的几种内科急症在肠道门诊的确诊情况不容乐观,此类病例因其为急症,出现误诊,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易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对相诊断、鉴别诊断加以讨论.

    作者:朱锁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生活行为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5例2型糖尿病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103例),两组均给常规糖尿病治疗,干预组在治疗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和随访1年后各评定1次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随访结束时,两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方面均明显提高,但干预组GQOLI总分(280.94±25.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55.66±23.45)分.结论: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牛海涛;谢文菊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可以明显降低QT间期离散度,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则无此变化.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

    作者:何晓红;刘可权;胡文忠;王海军;刘建;张美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100例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评估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100例癫痫患者进行测评,以100名某社区正常人群生活质量为对照.结果: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尤其是心理和社会功能两个维度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病程越长发作越频繁生活质量越差.结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应引起社会的注,有必要进行社会心理干预.

    作者:陈正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康复训练体会

    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指老年老化程度超过生理性老化,或过早老化,致使脑功能障碍,引起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有记忆和认识功能障碍,伴有言语、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改变,并影响其社会活动.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老年性痴呆逐日加重,终因躯体合并症而危及生命.

    作者:张燕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胸液检查结核杆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涂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同时分别检测124例胸水标本.结果:124份胸液标本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涂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阳性例数和阳性率分别为:78份(62.9%),9份(7.3%),34份(27.4%);噬菌体法与涂片法比较,x2=84.30,P<0.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噬菌体法与改良罗氏培养法比较,x2=31.52,P<0.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噬菌体法能快速、简便地检测胸水中结核杆菌,且阳性率高.

    作者:张志强;马海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四项自身抗体与类风湿因子的联合检测在1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评价分析抗瓜氨酸化波形蛋白(MCV)抗体,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RP因子等五项指标在类风湿性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疾病相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0例RA患者,30例SLE,30例强直性脊柱炎(OA),20例骨节炎(AS),20例干燥综合征(SS),20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40名健康人血清标本进行分析.结果:5种抗体在RA患者组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除AKA抗体阳性率较符外,其余抗体在RA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RF/抗GPI/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90.4%和96.5%,RF/抗MCV/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4.1%和96.5%.结论:抗MCV和抗GPI抗体诊断RA的敏感度高.抗CCP抗体的特异性高,AKA抗体虽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度低.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抗体检测造成RA漏诊.RF/抗GPI/抗CCP抗体和RF/抗MCV/抗CCP抗体的组合模式可同时提高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何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血小板总数降低的脑出血患者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在血小板数严重降低的情况下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的效果.方法:住本院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72小时内,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和抗凝药物情况下,抽静脉血抗凝,测定其血小板数;选择35例血小板数严重降低的脑出血患者,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测定输注血小板后20~24小时血小板数(PLT)、计算输注后20~24小时患者血小板回收率(PPR)、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比较输注前后临床症状、评价输注疗效.结果:输注结果表明,输注后20~24小时血小板回收率﹥40%,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5.0或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或明显改善26例,输注后20~24小时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4.5和20~24小时血小板回收率<20%,临床症状未得到控制或无明显改善患者即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9例.结论:血小板数严重降低的35例脑出血患者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有效率占74.3%,且临床出血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作者:陈勇;王余成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48例服用阿立哌唑治疗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与其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相匹配、服用利培酮治疗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观察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疗效,以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周末,阿立哌唑组有效率85.4%,利培酮组有效率87.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程度不等的不良反应,阿立哌唑组较利培酮组更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及内分泌影响.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较适合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

    作者:尚晓芳;倪苏琳;周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误诊为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例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因其心电图特殊表现,容易误诊为冠心病,非Q波心肌梗死.现将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误诊为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董敏莉;陈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动态研究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人体后易在骶神经根区潜伏,受到激活造成生殖器、肛周部位的红斑、水疱、糜烂、溃疡等改变,并反复发作[1].HSV-2在人体潜伏和复发的机制尚不清楚,除了病毒本身的因素外,机体的免疫状况可能对其有关键性作用[2].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RGH患者发作期和静止期的免疫细胞,观察其动态变化,分析比较RGH患者与健康成人的免疫细胞,探讨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与生殖器疱疹发病及复发的关系.

    作者:谢云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精神科护士压力调查分析及研究对策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以便研究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0名精神科在职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从高到低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系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问题.不同职称、不同文化程度对压力源的比较总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管理及人际系方面的问题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方面问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主要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对促进身心健康有益.

    作者:陆静;唐微韵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67例院内心肺复苏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各种原因对院内心肺复苏(CPR)结果的影响,寻找提高急救能力的重点及救治措施.方法:本研究就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院内心肺复苏的267例患者年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抢救成功率为22.85%,出院率为2.25%.患者的年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患者年龄,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等方面有密切系.

    作者:赵维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康复护理组进行肢体、语言、心理的康复护理,对照组只接受一次性康复指导.采用改良巴氏指数在治疗前后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MBI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均较入选时明显改善(P<0.01),早期康复护理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响红;罗斯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