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涛;谢文菊
由于精神病院的特殊性,如果不能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工作,就会造成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因此,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也是医院内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防止交叉感染和隔离消毒仍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把医院感染重视起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和管理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精神病院预防与控制感染做一粗浅分析.
作者:吕元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总结麻痹性痴呆(GPI)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机检的方法,收集了自1990-2008年18年间国内医学期刊上的相文献,共收集病例126例,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痹性痴呆患者性别差异显著,男:女=12:1症状表现按发生率依次为易激惹(70.7%)、判断力下降(63.5%)、言语夸大(18.2%)、少语淡漠(18.8%)、幻觉妄想(14.3%)、癫痫样发作(12.7%).结论:GPI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脑萎缩是GPI主要特点,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
作者:李雪梅;刘建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生活行为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5例2型糖尿病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103例),两组均给常规糖尿病治疗,干预组在治疗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和随访1年后各评定1次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随访结束时,两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方面均明显提高,但干预组GQOLI总分(280.94±25.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55.66±23.45)分.结论: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牛海涛;谢文菊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及注意事项.方法:对66例接受椎体成形术的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进行了总结,包括患者心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随防时间1~6月,平均4.2月,90%的患者术后短期内疼痛完全缓解,平均住院4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合理的心理指导、正确的术后护理有助于促进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康复.
作者:罗春晓;欧肇兰;黄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的流行情况,着重肺炎克雷伯菌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29例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1]、老年科是主要感染科室,重症监护患者、老年病患者、意外抢救患者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易感人群,患者病情严重,住院周期长,各科侵入性操作、呼吸机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是感染的主要因素[2].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的相因素分析,了解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主要因素和重点科室的分布,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调查分析凉山州彝族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首诊方式及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方法:选择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来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彝族患者共329例.对患者本人及陪同前来者,采用自制精神分裂症患者首诊方式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彝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诊方式依次为:①迷信、巫术等非正式机构(82.4%);②综合医院非精神科(10.0%);③精神科(6.4%);④中医中药(1.2%).首诊方式的选择与性别、居住地、起病形式、首发症状、参保情况、家庭经济收入,与求医决定者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识、是否忌讳求治于精神科、与患者的系等因素均有显著相.结论:受凉山州独特彝族文化及经济、教育环境等的影响,本地区彝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诊求医方式明显落后于其它地区.加大力度,深入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改变彝族人固有观念,从政府政策上特殊对待精神分裂症,鼓励医治是切实有效的改善方法.
作者:吉拉苏林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ualityIntima-MediaThickness,QIMT),研究自然人群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及IMT的变化,判断危险因素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构功能影响的异同性.方法:参照中国动脉僵硬度评价研究方案,433名畲族人来自福建省福安市城乡自然人群,年龄15~87岁[(49.03±13.54)岁].应用QIMT技术和常规二维超声分别观察记录静息状态下双侧颈总动脉.测量舒张末期内径、IMT,比较左右侧颈动脉管径、IMT在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和趋势.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BMI、PP、TC、TG等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结果:(1)左右侧颈动脉管径和IMT随年龄增加而增厚,趋势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年龄大于35岁,左侧颈总动脉IMT较右侧总动脉IMT增厚,左右侧颈总动脉IM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左侧颈总动脉IMT与BMI、PP、臀围、TC、LDL-C和血糖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P<0.05~0.01).右侧颈总动脉IMT仅和性别、PP和血糖相(P<0.05).左侧颈总动脉内径与女性、臀围呈正相(P<0.05),右侧颈总动脉内径与性别呈正相(P<0.05).结论:畲族自然人群双侧颈动脉IMT和管径随年龄变化存在差异,其差异与年龄、性别、脉压、体重指数、臀围、腹围、TC、LDL-C和血糖明显相.这种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将为临床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王宏宇;洪永强;李朝军;郑长业;黄孟华;吴秀琴;曾诚;韦朝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术前视频脑电监测期的护理事项,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9例癫痫患者术前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结果:39例患者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过程中,护理措施得当,及时发现4例患者电极脱落及2例仪器故障.结论:加强患者管理和掌握监测相知识,专职护士做好护理措施及抢救准备是患者安全及顺利完成检查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以便研究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0名精神科在职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从高到低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系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问题.不同职称、不同文化程度对压力源的比较总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管理及人际系方面的问题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方面问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主要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对促进身心健康有益.
作者:陆静;唐微韵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及文拉法辛治疗12周.治疗前后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显效率为90%,文拉法辛组显效率为8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米氮平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见效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文拉法辛少而轻微,服用安全、简便,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第一线抗抑郁药使用.
作者:陈汉波;付飞;池晖;阳前军;刘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磁源影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48例难治性癫痫手术病例,通过病情观察,探讨正确护理方法.结果:良好的术前评估和致痫灶的精确定位能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促进康复.结论:外科开颅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的药物控制,并发症的护理等,对减轻癫痫的危害,避免发作有积极作用.
作者:仇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8例噎食患者从住院年份、年龄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住院患者3年以下发生率2.2%;3~5年发生率18.75%;5~10年发生率7.76%;7~10年发生率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年龄噎食发生率差异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科噎食的发生与药物蓄积情况有、住院时间3~5年人群发生率高.与年龄因素无显著相性.
作者:周颖;唐微韵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是我国第四大常见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有一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达晚期和手术后出现复发转移者,联合化疗是主要的姑息治疗手段.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应用奥沙利铂﹙L-OHP﹚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延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索和发掘非药物治疗手段辅助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期缩短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和治疗周期.方法:将66名患儿分为脑电生物反馈组(A组)和脑电生物反馈并红外偏振光治疗组(B组),每周治疗2~3次,20次为1个疗程,每组均进行2个疗程.采用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系统(IVA-CPT),得出综合注意力商数(FRCQ)和综合反应控制商数(FAQ),从而对患者当前状况作出评价.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收到良好治疗效果.B组起效时间大为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辅以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疗,能够缩短起效时间和疗程,对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荐中;于建军;刘爱芹;伊桔林;王莲月;孙正海;崔光成;张可勇;王凭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脑瘫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及出生后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其发病率世界各地报告不一,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发病率1‰~5‰,按我国人口推算,此类患者低不少于250万,且每年新增患者15万左右,据报道江苏省脑瘫儿童发病率为3 ‰~4‰.由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涉及到家庭幸福、人口素质提高,因此越来越多地受到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目前国内涉及小儿脑性瘫痪研究的文献广泛、分散且较为混杂,从理论层面对少儿脑瘫康复研究现状及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推动小儿脑瘫的康复及其评价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建元;司瑜;吴炳义;张新民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性及躯体形式障碍,反应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均可发生暴力行为,对患者自身及其家属、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危害,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为有效的预防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从护理的角度分析我院1病区2007年1至12月住院期间发生暴力行为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林晓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本文对吉林地区369名3~5岁幼儿进行膳食营养调查,了解膳食维生素的摄入量与幼儿发中钙、镁、锌等元素的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进行发中钙、镁、锌等元素水平的测定.结果:男童和女童维生素C摄入不足组发钙均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间发镁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童和女童尼克酸摄入正常组发锌高于不足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发中钙、镁、锌含量与膳食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尼克酸含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论:男、女组幼儿发中钙、镁、锌含量与膳食摄入的营养素含量均无相系.
作者:张玉胜;赖亚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诱发因素及有高血压的知识、信念及方式.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住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将干预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对高血压病的预后了解较少;患者对高血压治疗药物知识欠缺、对血压控制在何种水平模糊不清;服药依从性较差,部分患者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结论: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和危害性等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确立终生治疗理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和稳定血压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小和;贺祖辉;张程赪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透析(MHD)者血液透析中进食及进食时间与发生低血压的系.方法:将90例维持性透析(MHD)者随机分为三组:3小时内进食(A组)30例,3小时后进食(B组)30例,透析全程禁食组(C组)30例,观察3个月,分析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比率.结果:A组与C组比较低血压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B组与C组比较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HD者血液透析3h后进食明显增加症状性低血压(IDH)发生率,血透中应科学进食,进食时间选择在透析开始后3h内低血压发生率低,可改善MHD者营养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顺齐;屈巧兴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无抽搐电休克(MECT)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治疗手段,重点了解其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情况.方法:39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女性患者在通过MECT的系统治疗后,观察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的总分变化,以及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了解患者的基本生活情况.结果:在MECT治疗8次后SDSS的总分显著下降,NOSIE量表评分大幅度提高.结论:MECT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表现为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程群;陈勇;朱杰 刊期: 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