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元;司瑜;吴炳义;张新民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放松训练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广泛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给予帕罗西汀联合放松训练和帕罗西汀治疗,药物治疗剂量均为20~40mg/d,疗程6周.治疗前后分别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末两组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精神、躯体焦虑因子分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精神因子分于2周末、躯体焦虑因子分于6周末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2、4、6周末HAMA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精神、躯体焦虑因子分差异不显著.研究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5.0%,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第1周末即显效,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且轻微.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放松训练治疗广泛性焦虑起效快、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伟;张伟红;甘景梨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索和发掘非药物治疗手段辅助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期缩短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和治疗周期.方法:将66名患儿分为脑电生物反馈组(A组)和脑电生物反馈并红外偏振光治疗组(B组),每周治疗2~3次,20次为1个疗程,每组均进行2个疗程.采用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系统(IVA-CPT),得出综合注意力商数(FRCQ)和综合反应控制商数(FAQ),从而对患者当前状况作出评价.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收到良好治疗效果.B组起效时间大为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辅以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疗,能够缩短起效时间和疗程,对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荐中;于建军;刘爱芹;伊桔林;王莲月;孙正海;崔光成;张可勇;王凭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指老年老化程度超过生理性老化,或过早老化,致使脑功能障碍,引起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有记忆和认识功能障碍,伴有言语、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改变,并影响其社会活动.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老年性痴呆逐日加重,终因躯体合并症而危及生命.
作者:张燕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福利机构的婴幼儿童,在寄养期间被送养时,发生抗拒行为的相因素,探讨降低发生率的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对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的寄养婴幼儿童,在送养与养父母离别时发生抗拒行为进行收集,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抗拒行为发生率高,与寄养时间长短及教养方式密切相.结论:尽早送养和心理干预可减少抗拒发生.
作者:陈刚;周菊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颈椎病目前在我国成为中、青年人群的常见病之一,为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由椎间孔狭窄,颈神经受累所致,表现为颈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和运动阻碍[1].好发于颈5~6,颈6~7及颈4~5.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臂痛,向前肩或手指放射,手麻,手或臂无力感,持物不稳或失落[2].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肌肉痉挛,我科2006-2008年间采用微波,颈椎牵引,炙导治疗联合中西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8例噎食患者从住院年份、年龄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住院患者3年以下发生率2.2%;3~5年发生率18.75%;5~10年发生率7.76%;7~10年发生率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年龄噎食发生率差异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科噎食的发生与药物蓄积情况有、住院时间3~5年人群发生率高.与年龄因素无显著相性.
作者:周颖;唐微韵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性及躯体形式障碍,反应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均可发生暴力行为,对患者自身及其家属、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危害,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为有效的预防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从护理的角度分析我院1病区2007年1至12月住院期间发生暴力行为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林晓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凭空闻语,疑心被害,被跟踪及监视,夜眠差,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治疗,大剂量为4 mg/日,3个月后精神症状消失,并恢复正常工作.患者对药物极敏感,锥外系不良反应较大,维持治疗1年后停药.
作者:张桂华;赵祖安;丁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症状酷似急性胃肠炎的几种内科急症在肠道门诊的诊断与误诊情况.方法:从1994年至2003年初诊在肠道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整理出病历资料比较齐全的、主要症状酷似急性胃肠炎的几种内科急症病例76例,对其初诊时的诊断以及后确诊的情况进行统计归纳.结果:初诊确诊率为63.16%,误诊率为36.84%.结论:主要症状酷似急性胃肠炎的几种内科急症在肠道门诊的确诊情况不容乐观,此类病例因其为急症,出现误诊,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易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对相诊断、鉴别诊断加以讨论.
作者:朱锁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昭示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已成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其居高的发生率,快速进展为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令我们感到茫然.这不仅仅是因为高血压前期的血压值比正常血压高,而是比正常高的血压导致了靶器官的损伤,增加了心血管病的风险,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后果.因此,我们应重视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预防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生.从目前的证据来看针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尚存困惑,干预危险因素还是干预血压?仍然是我们探索的重点.在此,作者结合文献作简单阐述.
作者:许先进;徐明礼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报告并评价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经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3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治疗.结果:31例血管内栓塞手术全部成功.完全闭塞者28例,不完全闭塞者3例.1例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术后随访未发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结论: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潘海;吕涛;王运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夏枯草口服液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现代研究表明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活血化瘀、止痛、降压作用.为了解夏枯草口服液的临床应用,现将查阅文献介绍如下.
作者:韩在刚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脑瘫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及出生后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其发病率世界各地报告不一,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发病率1‰~5‰,按我国人口推算,此类患者低不少于250万,且每年新增患者15万左右,据报道江苏省脑瘫儿童发病率为3 ‰~4‰.由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涉及到家庭幸福、人口素质提高,因此越来越多地受到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目前国内涉及小儿脑性瘫痪研究的文献广泛、分散且较为混杂,从理论层面对少儿脑瘫康复研究现状及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推动小儿脑瘫的康复及其评价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建元;司瑜;吴炳义;张新民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诱发因素及有高血压的知识、信念及方式.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住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将干预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对高血压病的预后了解较少;患者对高血压治疗药物知识欠缺、对血压控制在何种水平模糊不清;服药依从性较差,部分患者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结论: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和危害性等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确立终生治疗理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和稳定血压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小和;贺祖辉;张程赪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及文拉法辛治疗12周.治疗前后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显效率为90%,文拉法辛组显效率为8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米氮平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见效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文拉法辛少而轻微,服用安全、简便,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第一线抗抑郁药使用.
作者:陈汉波;付飞;池晖;阳前军;刘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无抽搐电休克(MECT)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治疗手段,重点了解其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情况.方法:39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女性患者在通过MECT的系统治疗后,观察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的总分变化,以及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了解患者的基本生活情况.结果:在MECT治疗8次后SDSS的总分显著下降,NOSIE量表评分大幅度提高.结论:MECT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表现为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程群;陈勇;朱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服用抗精神药物所致继发性闭经患者给予逍遥散加减治疗,观察3月.月经来潮且经量、经期均正常为有效.结果:治疗3月末月经正常16例,显效13例,有效率90.6%.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疗效显著.
作者:梁皓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磁源影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48例难治性癫痫手术病例,通过病情观察,探讨正确护理方法.结果:良好的术前评估和致痫灶的精确定位能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促进康复.结论:外科开颅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的药物控制,并发症的护理等,对减轻癫痫的危害,避免发作有积极作用.
作者:仇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可以明显降低QT间期离散度,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则无此变化.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
作者:何晓红;刘可权;胡文忠;王海军;刘建;张美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新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化学机械去腐即伢典去腐(Carisolv),即微创无痛治疗方法.结果:使用伢典去腐感觉无痛或疼痛轻微的比率明显降低.结论:化学机械去腐技术(伢典去腐)以其微创、无痛、安全、舒适等为特点,使龋齿治疗开始从有创向无创,从有痛向无痛发展,为龋齿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张兴文;王丽珍 刊期: 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