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房娟

关键词:应用效果, 常规护理, 健康知识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消化性溃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

    目的::对老年人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提高老年人肺结核诊治效果.方法:分析14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4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共有4例患者死亡,有6例患者对全疗程治疗进行拒绝,4例患者治疗失败,有4例患者资料丢失,有8例患者因为肾功、肝功以及胃肠道异常情况自行停止服药,有2例患者因为严重的皮疹过敏反应而自行停止服药,剩余的118例患者全部治愈,整体治愈率为80.2%,和往年同期的90.1%治愈率相比有所下降.结论:应对老年群体多加重视,让其定期检查,要是连续三周或以上的发热、咳痰以及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到结核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如果必要时要连续查痰,发现要及时治疗,以尽早康复.

    作者:张子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结核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目的::报告1例结核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密切观察抗结核药物副作用;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实施全身支持法,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做好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护理等,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基本痊愈。

    作者:鲍冠君;罗烨;孔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烧伤游离植皮术中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析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运用在烧伤游离植皮术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资料。结果:61例患者中,58例皮片一次性全部成活,其余3例皮片95%成活,且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者瘢痕。结论:临床上将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运用在烧伤游离植皮术中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避免发生感染,确保皮片成活。

    作者:刘福花;远秀芹;毛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累及全身动脉血管,特别是弹力型动脉的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主要在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受到各种损伤有关,多年以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比例及饮食结构改变,其发病率显著升高。临床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减少脑缺血性疾病发病率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壁内中膜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征[1]。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被广大医学临床工作者认为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其检测的研究重点多为评估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现就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确诊的12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重度痔疮采用传统手术与 PPH 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 P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283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145例)均实施 PPH 治疗,对照组(138例)均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8.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8.2±2.1)min、出血量(12.5±1.9)ml、切口愈合时间(3.2±0.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44.8±2.7)min、出血量(35.5±0.9)ml、切口愈合时间(8.8±0.8)d.差异显著(P<0.05).结论:PPH 治疗重度痔疮患者相较于传统手术,其治疗效果更好且治疗指标更加优良.

    作者:余启松;丁峰;石战强;王鑫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因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并发颅内再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资料及其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诱因受手术及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术后治疗环境的影响。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做好术前手术准备准备,术中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定进行,术后做好疾病防治措施,对于巩固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曲丽波;毕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DCA 循环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 PDCA 循环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施 PDCA 循环,不断改进新生儿科专科护理质量,比较实施 PDCA 循环前后新生儿科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 PDCA 循环后,新生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穿刺技术、标本合格率、静脉渗漏发生率、消毒隔离技术的落实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方面均有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实施 PDCA 循环,持续改进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提升新生儿专科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专业水准,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闫春梅;张晓琴;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剔除与未剔除肌瘤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时剔除与未剔除肌瘤两种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纳入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产科行剖宫产且已确诊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疾病的患者,共6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产妇均为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实验组患者在行剖宫产期间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对照组患者不做特殊处理.对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 出血量方面的差异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本研究中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5.5±5.6)min,术中出血量为(260.5±28.0)ml、24h 出血量为(90.2±10.0ml),与对照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分娩期间同步剔除子宫肌瘤具有可行性,且对手术时间、产时以及产后出血量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王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康复期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康复期患者 P300的影响.方法:90例脑梗塞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两组300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有改善(P<0.05),两组300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循症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探讨循症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症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出现腹痛、腹胀:对照组12例(40.00%),观察组8例(26.67%);痊愈出院:对照组25例(83.33%),观察组29例(96.67%);死亡:对照组5例(16.67%),观察组1例(3.33%).结论:循症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体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范聪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后路减压钉棒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后路减压钉棒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采用后路减压钉棒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3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优良率为86.67%(26/30),融合率为93.33%.术后6月及18月相对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加(P<0.05),而术后趋于稳定(P>0.05).随访时 VAS 评分也较术前有所降低( P<0.05).结论:后路减压钉棒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效果确切,可较好的恢复腰椎神经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泰媛;刘伟军;范义平;张继勇;姚茂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静滴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静滴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患儿实施雷尼替丁静脉滴注治疗,为实验组患儿应用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及止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并且其止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儿短,同时,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上消化道出血患儿应用奥美拉唑静滴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并且具有安全的优势.因此,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左叶囊腺瘤恶变并术后6年骨转移1例

    目的::目的:分析肝左叶囊腺瘤恶变术后的骨转移效果.方法:体格检查,肝脏 CT 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患者随后每半年复查 CT.结果肝左叶病变较前明显增大,原囊性病变内条状分隔状软组织影现明显增大,呈结节状、团块状,增强扫描显示.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瘤属良性病变,但有恶变可能,且术前、术中对囊腺瘤和囊腺癌的区别较困难.单纯采用囊内切除易复发,因此对该病的治疗应积极行手术切除,切除范围包括正常的肝组织,已达到预防复发,防止恶变目的.

    作者:高文杰;吕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采取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胺碘酮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76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6%(67/76),其中,房颤的总有效率高(94.29%),其次分别为 PSVT(86.67%)、频发室性早搏(84.21%)、室性心动过速(71.4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8%(5/76).结论: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病症,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徐文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盆腔炎规范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例慢性盆腔炎规范治疗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门诊或住院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共268例,行规范化治疗.结果:经本方案治疗后,治愈率达74.3%,有效率达98.5%,停止治疗后观察3~9个月无复发.要求生育者在3~9个月内怀孕率达77.0%,宫内妊娠率达93.8%.结论:慢性盆腔炎治疗较为困难,需要规范疗法进行治疗,采用静脉注射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取得良好的疗效,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较好.

    作者:祁小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行综合护理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所接收妊娠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不同组:干预组(综合护理)、常规组(基础护理),干预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预后的血糖指标低于常规组,基本能控制在正常血糖值范围内,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行综合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血糖指标,增强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春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崔超;田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技术上采取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出现情况,并总结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均会出现了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包括发热、再出血、肺部感染、高血糖等,经过相应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疾病恢复速度减慢,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要积极的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毕春霞;曲丽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09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8.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64.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SPAP、TRV-max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高乐;张棠;何国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80例进行探究,并针对所有的患者均实施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治疗后,终止妊娠疾病患者中,治疗有效人数为20例,总有效率为95.24%,紧急避孕疾病患者中,11例为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异常子宫出血疾病有效治疗人数为28例,总有效率为89.29%,而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12例,总有效率为91.67%,而其他疾病的治疗有效患者人数为6例,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针对妇产科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米非司酮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使得患者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这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