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崔丽娟

关键词:米非司酮, 妇产科疾病,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80例进行探究,并针对所有的患者均实施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治疗后,终止妊娠疾病患者中,治疗有效人数为20例,总有效率为95.24%,紧急避孕疾病患者中,11例为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异常子宫出血疾病有效治疗人数为28例,总有效率为89.29%,而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12例,总有效率为91.67%,而其他疾病的治疗有效患者人数为6例,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针对妇产科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米非司酮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使得患者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这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调周法联合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行中药调周法联合针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中药调周法)、研究组(中药调周法+针灸),临床治疗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病症好转者37例,占比92.5%,和72.5%的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实施中药调周联合针灸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何敬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封市农村家庭储水现状及风险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家庭储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开封市农村900个家庭,调查其储水器卫生状况、储水后的水质变化及储水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果:23.1%的家庭储水器周围存在污染源;饮用水在经过存储后,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明显增加,可能成为影响储水菌落总数超标的危险性因素.结论:本地区农村家庭储水卫生现状存在较严重问题,饮用水菌群严重超标,为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为农户选择合适的储水器,并定时做好卫生检查.

    作者:焦文志;邱富芝;赵腾林;黄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前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到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50例患者术前均给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A 组25例患者采用阿那曲唑,B 组25例患者术采用他莫昔芬.观察比较两组患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B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A、B 两组患者治疗后 E2(血清雌二醇)水平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轻,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梦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对无功能肾积水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对无功能肾积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无功能肾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开放性肾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帮助无功能肾积水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无功能肾积水临床治疗安全可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永清;章欣;卢建路;冀强;刘涛;王天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氨金黄敏颗粒治疗小儿感冒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氨金黄敏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院治疗的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小儿感冒)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给予高限剂量氨金黄敏颗粒;对照组给予低限剂量氨金黄敏颗粒口服治疗.疗程均为72小时,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显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4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氨金黄敏颗粒高限剂量和低限剂量治疗小儿感冒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不良反应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露;李瑶;李媛;陆念英;刘渝;曹丽云;夏春萍;杨发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磁共振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硬化斑块性质时采用磁共振的价值.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的患者中选出61例,分别对患者采取磁共振扫描、脑血管造影检查,了解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同时利用病理检查手段确定患者硬化斑块性质,并与核磁共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共检测出95条颈动脉具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核磁共振检测结果中轻度狭窄共22例、中度共39例、重度共31例、完全闭塞共3例;利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轻度狭窄共24例、中度共34例、重度共36例、完全闭塞共1例.同时磁共振对硬化斑块性质判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相似,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磁共振方式所得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与脑血管造影和病理检查结果相似,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数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志伟;杨爱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析B超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究 B 超室护理中存在的常见安全隐患和相应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入本院 B 超室的102例患者,将其分作对照、研究两组,各51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型 B 超护理方式,研究组施行优质型 B 超护理服务,探究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指出相应预防对策.结果:研究组的51例患者中有1例诱发感染现象,占比1.96%;对照组的51例患者中有8例诱发感染现象,占比15.6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 B 超室的护理工作中践行优质型服务,可使临床操作更具安全性,护士人员要积极改善 B 超检测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感染问题的出现几率.

    作者:徐湘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探讨

    目的::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的138例使用甲硝唑药物患者,对甲硝唑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观察所有使用甲硝唑药物患者安全用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探讨如何安全用药.结果:在经过安全用药指导后,患者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安全用药前(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甲硝唑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只要严格遵循用药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甲硝唑的治疗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杨杰;姜宝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采取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抗心衰治疗,低剂量组加用10mg 瑞舒伐他汀口服,高剂量组加用20mg 瑞舒伐他汀口服,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hc-CRP)均有改善(P<0.05),但高剂量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高低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均有不错效果,但高剂量可更好地改善心室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陈新建;林芳;林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黄连注射液辅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辅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观察组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双黄连注射液辅治支气管肺炎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体征恢复,改善生化指标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研究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4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部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单纯接受奥曲肽治疗的2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将接受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的另外2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配到实验组,观察并对比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差异 P<0.05;实验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 P<0.05.结论:对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薛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对肾囊肿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肾囊肿应用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肾囊肿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行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与常规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止痛药使用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囊肿应用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可获得与腹腔镜手术相当的疗效,但其创伤更小且并发症更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亚雄;卢建路;冀强;闫河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院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的368株 PAE,采用琼脂稀释法法测定其敏感性,按 CLSI(2012年)规定操作并判读结果,采用 WHONET 5.6统计分析.结果:下呼吸道分离出368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10.6%.PAE 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科、ICU、神经科,占总分离株的90.2%(332/368).PAE 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均<19.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保持在0.0~8.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约17.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波动于8.8%~13.6%;头孢他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耐药率15.6%,2014年上升至28.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加强对PAE引起感染的管理.

    作者:周爱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眼科白内障手术诊治体会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该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据统计,每年大约有四百万患者进行手术,还有增长的趋势。本文针对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分析,为提升白内障诊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韩宝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并提出科学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措施。方法:对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卫生监测。结果:通过公共卫生监测得到的资料和信息,可以对各类传染病的病历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整理,让疾控中心充分掌握我国结核病疫情与发展趋势,为我国结核病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结论:公共卫生监测可以有计划、连续以及系统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与影响因素进行收集、整理、统计以及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和监测信息及时发送或反馈给疾控制机构,以便于疾控机构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传染病控制对策。因此,加强开展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可以让疾病控制部门及时了解到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构成,以及相关健康指标的变化情况。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发性流产诊治中检测生殖免疫抗体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对复发性流产诊治中检测生殖免疫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索分析.方法:选8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80例孕前检测女性为对照组,给160例女性临床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其生殖免疫抗体进行检测,对比两组女性的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结果:经临床对比发现,观察组各项抗体阳性检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个以上抗体阳性检测率达到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18.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 ACA-IgG 的阳性检测率高,AsAb 和 AEMAb 的阳性检测率低.女性患者年龄越大复发性流产发病率就越高.结论:抗心磷脂抗体是生殖免疫抗体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对诊治复发性流产具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21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染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并记录.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于知识的掌握率达95.2%,而对照组患者对于知识的掌握率达76.2%,二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 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病毒性肝炎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洪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硫普罗宁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保肝治疗中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在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采用硫普罗宁进行抗结核保肝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乙肝合并肺结核8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2 H 3 R3 Z3 E3/4H 3 R3和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40例强化期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治疗.统计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情况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抗结核效果、各项肝功能指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病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采用硫普罗宁进行抗结核保肝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减少肝损害,提高抗结核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徐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辅酶 Q10联合方式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 Q10联合对病情早期阶段出现心功能减退现象的冠心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情早期阶段出现心功能减退现象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冠心病早期阶段心功能减退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 Q10联合对病情早期阶段出现心功能减退现象的冠心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靳新东;牛喜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开展健康教育后农村群众对儿童免疫规划活动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与分析开展健康教育后农村群众对儿童免疫规划活动认知水平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我县边远农村中500位来自不同家庭的群众,对比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评价分析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及对其的影响作用.结果:未开展前的调显示,100分制的调查问卷,总平均分为21.3分,及格率仅为3.6%(18/500);而开展后的调查显示,总分平均为89.46分,且及格率提高到88.2%(441/500).结论:持续为农村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干预工作稳定发展,提高农村群众对儿童免疫规划活动认知水平,帮助更多的农村家长及儿童获得优质的健康生活.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