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薛治国

关键词: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 奥曲肽, 中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对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4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部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单纯接受奥曲肽治疗的2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将接受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的另外2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配到实验组,观察并对比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差异 P<0.05;实验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 P<0.05.结论:对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尿潴留,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研究组44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预防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率9.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几率,值得应用.

    作者:李开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前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到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50例患者术前均给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A 组25例患者采用阿那曲唑,B 组25例患者术采用他莫昔芬.观察比较两组患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B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A、B 两组患者治疗后 E2(血清雌二醇)水平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阿那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轻,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梦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外科手术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开展无缝隙护理.于护理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较对照组的66.67%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相关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效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侯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增强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增强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80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全部接受接受系统性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医生和护理人员接受妇科内分泌知识培训.并对患者进行妇科内分泌与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三个月后,对患者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现的发生概率,医生对患者的预防情况进行系统性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发生率为5%(2/40),对照组为15%(6/4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预防效果评分上来看,观察组为95.84±2.32,对照组为81.69±5.16;从护理效果满意情况评分来看,观察组为96.24±3.15,对照组为77.28±8.39.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能够在根本上预防功能性失调子宫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四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21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染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并记录.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于知识的掌握率达95.2%,而对照组患者对于知识的掌握率达76.2%,二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 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病毒性肝炎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洪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技术上采取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出现情况,并总结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均会出现了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包括发热、再出血、肺部感染、高血糖等,经过相应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疾病恢复速度减慢,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要积极的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毕春霞;曲丽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用于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应用亚休克疗法和传统补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性休克患者12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患者采用传统补液法进行抢救,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亚休克疗法进行抢救,对两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72h 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12/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6%(28/62)(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51例,对照组救治成功37例.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7.74%(1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2%(25/62)(P<0.05).结论: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应用亚休克疗法的效果优于传统补液法,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传统补液法.

    作者:徐强;于晓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8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39例为1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合并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析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合并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肿瘤合并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是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均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治疗,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综合性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6.7%,对照组患者是3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是100%,对照组是83.3%,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是(110.2±8.8)d,对照组是(100.6±7.4)d,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合并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较为良好.

    作者:许萌;姚定珠;段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采取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抗心衰治疗,低剂量组加用10mg 瑞舒伐他汀口服,高剂量组加用20mg 瑞舒伐他汀口服,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hc-CRP)均有改善(P<0.05),但高剂量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高低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均有不错效果,但高剂量可更好地改善心室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陈新建;林芳;林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提高无创呼吸机湿化效能的护理进展

    目的::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做好无创呼吸机湿化效能的护理对于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提高无创呼吸机湿化效能的护理进展,在具体的论述中分别从湿化装置、湿化液分类、湿化液温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实际应用对提高无创呼吸机湿化效能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后对全文进行小结。

    作者:肖一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烧伤游离植皮术中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析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运用在烧伤游离植皮术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资料。结果:61例患者中,58例皮片一次性全部成活,其余3例皮片95%成活,且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者瘢痕。结论:临床上将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运用在烧伤游离植皮术中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避免发生感染,确保皮片成活。

    作者:刘福花;远秀芹;毛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氨金黄敏颗粒治疗小儿感冒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氨金黄敏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院治疗的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小儿感冒)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给予高限剂量氨金黄敏颗粒;对照组给予低限剂量氨金黄敏颗粒口服治疗.疗程均为72小时,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显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4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氨金黄敏颗粒高限剂量和低限剂量治疗小儿感冒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不良反应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露;李瑶;李媛;陆念英;刘渝;曹丽云;夏春萍;杨发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主要使用 FOLFOX4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主要使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缓解率为36.54%,对照组的总缓解率为30.21%,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的 CEA 总缓解率为75.2%,与对照组的60.2%相比,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 Karnofsky 评分总有效率为70.54%,比对照组的47.87%更显著,P<0.05.治疗组的疼痛总缓解率为67.87%,对照组的疼痛总缓解率为30.76%(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对肾囊肿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肾囊肿应用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肾囊肿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行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与常规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止痛药使用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囊肿应用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可获得与腹腔镜手术相当的疗效,但其创伤更小且并发症更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亚雄;卢建路;冀强;闫河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辅酶 Q10联合方式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 Q10联合对病情早期阶段出现心功能减退现象的冠心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情早期阶段出现心功能减退现象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冠心病早期阶段心功能减退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 Q10联合对病情早期阶段出现心功能减退现象的冠心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靳新东;牛喜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眼科白内障手术诊治体会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该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据统计,每年大约有四百万患者进行手术,还有增长的趋势。本文针对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分析,为提升白内障诊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韩宝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崔超;田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状腺手术出血的预防附105例报告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及手术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大部切除及甲状腺叶切除术10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瘤90例,甲状腺癌15例.15例甲状腺癌病人有9例再次手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出血1例,术后出血1例.结论甲状腺手术有一定的出血发生率需仔细操作加以预防.

    作者:王红杰;王八定;于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院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的368株 PAE,采用琼脂稀释法法测定其敏感性,按 CLSI(2012年)规定操作并判读结果,采用 WHONET 5.6统计分析.结果:下呼吸道分离出368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10.6%.PAE 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科、ICU、神经科,占总分离株的90.2%(332/368).PAE 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均<19.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保持在0.0~8.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约17.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波动于8.8%~13.6%;头孢他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耐药率15.6%,2014年上升至28.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加强对PAE引起感染的管理.

    作者:周爱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