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杰;王八定;于硕
目的::探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因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并发颅内再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资料及其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诱因受手术及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术后治疗环境的影响。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做好术前手术准备准备,术中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定进行,术后做好疾病防治措施,对于巩固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曲丽波;毕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复发性流产诊治中检测生殖免疫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索分析.方法:选8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80例孕前检测女性为对照组,给160例女性临床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其生殖免疫抗体进行检测,对比两组女性的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结果:经临床对比发现,观察组各项抗体阳性检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个以上抗体阳性检测率达到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18.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 ACA-IgG 的阳性检测率高,AsAb 和 AEMAb 的阳性检测率低.女性患者年龄越大复发性流产发病率就越高.结论:抗心磷脂抗体是生殖免疫抗体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对诊治复发性流产具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后路减压钉棒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采用后路减压钉棒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3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优良率为86.67%(26/30),融合率为93.33%.术后6月及18月相对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加(P<0.05),而术后趋于稳定(P>0.05).随访时 VAS 评分也较术前有所降低( P<0.05).结论:后路减压钉棒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效果确切,可较好的恢复腰椎神经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泰媛;刘伟军;范义平;张继勇;姚茂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胰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与鉴别中 PET-CT 的应用及结果报道.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胰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实施 PET-CT 检查,给予手术切除了穿刺活检等方法治疗后获取细胞组织,进行病理学结果分析,对患者胰腺病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论有65例为恶性病变,35例为良性病变,对100例患者 PET-CT 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胰腺良病变的早期 SUVmax 值有明显差异(P<0.05);胰腺恶性病变应用 PET-CT 诊断的敏感度为89.8%,特异性为62.5%,阳性预测值为82.3%,阴性预测值为74.5%,准确性为80.6%.结论:应用 PET-CT 诊断与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较为理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嘉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正常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被挤到附近的生理孔道或非生理孔道,使部分脑组织、神经及血管受压,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群,称为脑疝。脑疝是由于急剧的颅内压增高造成的,在做出脑疝诊断的同时应按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内压药物,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1]。近年来,关于脑疝手术时间窗研究增多,较多报道显示手术时间窗与术后脑梗死密切相关,但是尚无统一定论[2]。为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脑外伤后脑疝形成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手术时间窗患者术后脑梗死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成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外科手术病人设定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5年1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外科手术病人设定为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科手术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利于患者病情康复,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实现安全有效的临床护理,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芳;李兰芳;任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崔超;田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21%(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肿清除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梁喜安;韦祖斌;朱雷;陆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3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时,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闫文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 P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283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145例)均实施 PPH 治疗,对照组(138例)均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8.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8.2±2.1)min、出血量(12.5±1.9)ml、切口愈合时间(3.2±0.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44.8±2.7)min、出血量(35.5±0.9)ml、切口愈合时间(8.8±0.8)d.差异显著(P<0.05).结论:PPH 治疗重度痔疮患者相较于传统手术,其治疗效果更好且治疗指标更加优良.
作者:余启松;丁峰;石战强;王鑫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21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染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并记录.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于知识的掌握率达95.2%,而对照组患者对于知识的掌握率达76.2%,二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 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病毒性肝炎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洪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氨金黄敏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院治疗的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小儿感冒)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给予高限剂量氨金黄敏颗粒;对照组给予低限剂量氨金黄敏颗粒口服治疗.疗程均为72小时,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显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4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氨金黄敏颗粒高限剂量和低限剂量治疗小儿感冒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不良反应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露;李瑶;李媛;陆念英;刘渝;曹丽云;夏春萍;杨发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采取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抗心衰治疗,低剂量组加用10mg 瑞舒伐他汀口服,高剂量组加用20mg 瑞舒伐他汀口服,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hc-CRP)均有改善(P<0.05),但高剂量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高低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均有不错效果,但高剂量可更好地改善心室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陈新建;林芳;林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辅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观察组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双黄连注射液辅治支气管肺炎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体征恢复,改善生化指标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的368株 PAE,采用琼脂稀释法法测定其敏感性,按 CLSI(2012年)规定操作并判读结果,采用 WHONET 5.6统计分析.结果:下呼吸道分离出368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10.6%.PAE 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科、ICU、神经科,占总分离株的90.2%(332/368).PAE 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均<19.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保持在0.0~8.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约17.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波动于8.8%~13.6%;头孢他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耐药率15.6%,2014年上升至28.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加强对PAE引起感染的管理.
作者:周爱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4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部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单纯接受奥曲肽治疗的2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将接受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的另外2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配到实验组,观察并对比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差异 P<0.05;实验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 P<0.05.结论:对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薛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哮喘是儿童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资料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诱发婴幼儿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婴幼儿时期患 RSV 毛支炎与儿童时期患支气管哮喘具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周冰洁;宋文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家庭储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开封市农村900个家庭,调查其储水器卫生状况、储水后的水质变化及储水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果:23.1%的家庭储水器周围存在污染源;饮用水在经过存储后,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明显增加,可能成为影响储水菌落总数超标的危险性因素.结论:本地区农村家庭储水卫生现状存在较严重问题,饮用水菌群严重超标,为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为农户选择合适的储水器,并定时做好卫生检查.
作者:焦文志;邱富芝;赵腾林;黄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5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7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剖析给予血液透析病人运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的价值,并探讨相关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1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人82例,分为普通组和低分子组,普通组抗凝使用普通肝素,低分子组用低分子肝素,分析两组的抗凝效果.结果:统计两组病人的血脂浓度改善情况发现,两组之间、透析前和透析1年后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子组在血脂浓度改善方面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病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脂质代谢.同时,需要对病人实施综合护理,进而确保透析的顺利完成.
作者:崔银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