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洁;宋文秀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8例肺癌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患者,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均34例,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均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 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以及 CRP(C 反应蛋白)等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其免疫功能,抑制炎症递质合成,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徐道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常见的不合理配伍,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对我院临床各科静脉药物配置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有用药医嘱的120000份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出不合理用药医嘱3200份,医嘱合格率为97.33%(116800/120000).其中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为药品剂量超量、药品溶媒选择不合理、多药物配伍不合理、药品应用时间安排不当等.结论:临床药剂师通过静脉药物配置,可及时纠正药物配置中出现的不合理配伍现象,有效减少临床用药不合理导致的不良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作者:梁永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严格按照随机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合并高血压疾病,根据其临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执行,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到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护理效果明显,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王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舞钢市疟疾流行特征及趋势,为今后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舞钢市1974~2015年疟疾疫情资料,分析全市疟疾流行特征和趋势,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动态数列计算平均下降率。结果:疟疾流行趋势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1989年达到基本消除疟疾的标准,2006年以后一直低于1/10万的水平,2015年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结论:目前舞钢市的本土疟疾发病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主要是流动人群输入性疟疾病例,疟疾防治措施及工作重点需要调整,应做好流动人群的疟疾监测工作。
作者:王玉春;王建新;贾晓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就急诊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0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35)和干预组(n=3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急诊护理,其后比较两组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较比对照组,明显较高,且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后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救治中应用急诊护理程序,其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楠;袁琛;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肺燥阴虚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用自拟方治疗,对照组用沙参麦冬汤治疗.结果:部分临床症状两组均有所改善(P<0.01),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O5).结论:自拟方治疗肺燥阴虚型咳嗽有显著效果.
作者:郭艳艳;孙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5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7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并提出科学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措施。方法:对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卫生监测。结果:通过公共卫生监测得到的资料和信息,可以对各类传染病的病历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整理,让疾控中心充分掌握我国结核病疫情与发展趋势,为我国结核病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结论:公共卫生监测可以有计划、连续以及系统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与影响因素进行收集、整理、统计以及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和监测信息及时发送或反馈给疾控制机构,以便于疾控机构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传染病控制对策。因此,加强开展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可以让疾病控制部门及时了解到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构成,以及相关健康指标的变化情况。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K3XF机用镍钛系统预备根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02月-2015年02月我院的54例牙髓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各有27例患者,其中27例对比组患者采用手用不锈钢 K 锉方法进行根管预备,2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K3XF机用镍钛系统进行根管预备,预备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IAE 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患者,而且研究组的Ⅱ级疼痛程度患者也比研究组的少。结论:临床中采用K3XF机用镍钛系统对牙髓炎患者进行根管预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赵立华;李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应用 LEEP 刀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应用 LEEP 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阴道排液时间、出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应用 LEEP 刀治疗结合综合性临床护理的效果确切,可协同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缩短阴道排液时间和出血时间,减少阴道排液量和出血量,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尚平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 P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283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145例)均实施 PPH 治疗,对照组(138例)均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8.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8.2±2.1)min、出血量(12.5±1.9)ml、切口愈合时间(3.2±0.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44.8±2.7)min、出血量(35.5±0.9)ml、切口愈合时间(8.8±0.8)d.差异显著(P<0.05).结论:PPH 治疗重度痔疮患者相较于传统手术,其治疗效果更好且治疗指标更加优良.
作者:余启松;丁峰;石战强;王鑫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采取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胺碘酮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76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6%(67/76),其中,房颤的总有效率高(94.29%),其次分别为 PSVT(86.67%)、频发室性早搏(84.21%)、室性心动过速(71.4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8%(5/76).结论: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病症,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徐文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晚期肿瘤患者苹果酸舒尼替尼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7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苹果酸舒尼替尼靶向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本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皮肤不良反应(手足综合症,皮疹),疲劳,胃肠道不良反应,血压升高,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出血,肝脏毒性,血栓等,经过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后,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均得以改善或痊愈,无一例患者出现终止药物治疗。结论:晚期肿瘤患者苹果酸舒尼替尼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具有多样性,临床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应的护理,以确保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魏章英;魏大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116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8例.治疗组给予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TC、TG、LDL-C、HDL-C、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面积的具体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TC、TG、LDL-C 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 IMT 和斑块面积明显减小.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 TC、TG、LDL-C、HDL-C、IMT 及斑块面积方面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飞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21%(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肿清除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梁喜安;韦祖斌;朱雷;陆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硬化斑块性质时采用磁共振的价值.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的患者中选出61例,分别对患者采取磁共振扫描、脑血管造影检查,了解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同时利用病理检查手段确定患者硬化斑块性质,并与核磁共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共检测出95条颈动脉具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核磁共振检测结果中轻度狭窄共22例、中度共39例、重度共31例、完全闭塞共3例;利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轻度狭窄共24例、中度共34例、重度共36例、完全闭塞共1例.同时磁共振对硬化斑块性质判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相似,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磁共振方式所得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与脑血管造影和病理检查结果相似,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数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志伟;杨爱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老年人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提高老年人肺结核诊治效果.方法:分析14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4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共有4例患者死亡,有6例患者对全疗程治疗进行拒绝,4例患者治疗失败,有4例患者资料丢失,有8例患者因为肾功、肝功以及胃肠道异常情况自行停止服药,有2例患者因为严重的皮疹过敏反应而自行停止服药,剩余的118例患者全部治愈,整体治愈率为80.2%,和往年同期的90.1%治愈率相比有所下降.结论:应对老年群体多加重视,让其定期检查,要是连续三周或以上的发热、咳痰以及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到结核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如果必要时要连续查痰,发现要及时治疗,以尽早康复.
作者:张子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因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并发颅内再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资料及其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诱因受手术及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术后治疗环境的影响。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做好术前手术准备准备,术中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定进行,术后做好疾病防治措施,对于巩固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曲丽波;毕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该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据统计,每年大约有四百万患者进行手术,还有增长的趋势。本文针对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分析,为提升白内障诊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韩宝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压疮护理管理当中使用 PDCA 循环的效果.方法:收集压疮患者共113例,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56例对照组和57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 PDCA 循环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压疮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结合 PDCA 循环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和效率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红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