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74~2015年舞钢市疟疾发病趋势及对策研究

王玉春;王建新;贾晓鹤

关键词:疟疾, 发病趋势, 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舞钢市疟疾流行特征及趋势,为今后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舞钢市1974~2015年疟疾疫情资料,分析全市疟疾流行特征和趋势,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动态数列计算平均下降率。结果:疟疾流行趋势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1989年达到基本消除疟疾的标准,2006年以后一直低于1/10万的水平,2015年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结论:目前舞钢市的本土疟疾发病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主要是流动人群输入性疟疾病例,疟疾防治措施及工作重点需要调整,应做好流动人群的疟疾监测工作。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猩红热患者诊疗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猩红热患者诊疗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猩红热患儿临床资料,按诊疗护理所用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传统工作流程诊疗护理,观察组(54例)行临床路径工作流程诊疗护理,比较两组诊疗护理后临床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诊疗护理后各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疗护理后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猩红热患者诊疗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晓静;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5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7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患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入宫血宁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0%.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之上与宫血宁配合治疗,能使临床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症状得到改善,同时也使出血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阑尾炎手术患儿预后和护理满意度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目的:探究在阑尾炎患儿的手术治疗中人性化护理对其预后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在阑尾炎患儿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结合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严重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心得探讨

    目的::研究并分析严重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心得。方法:收集严重视网膜脱离患者共37例(37眼),所有患者接受人工玻璃体植入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心得。结果:33例患者的部分视力和眼球结构得到了恢复,4例患者植入的人工玻璃体出现渗漏,手术失败。结论:在严重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护理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行综合护理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所接收妊娠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不同组:干预组(综合护理)、常规组(基础护理),干预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预后的血糖指标低于常规组,基本能控制在正常血糖值范围内,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行综合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血糖指标,增强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春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用于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应用亚休克疗法和传统补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性休克患者12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患者采用传统补液法进行抢救,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亚休克疗法进行抢救,对两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72h 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12/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6%(28/62)(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51例,对照组救治成功37例.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7.74%(1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2%(25/62)(P<0.05).结论: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应用亚休克疗法的效果优于传统补液法,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传统补液法.

    作者:徐强;于晓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对妊娠合并甲减的危害及临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120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且无甲减合并症的12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甲减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糖代谢异常、子痫前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始终较高,对妊娠结局有不利影响。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甲减病患,应及早给予足量治疗,以帮助其获得正常妊娠结局。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采取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胺碘酮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76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6%(67/76),其中,房颤的总有效率高(94.29%),其次分别为 PSVT(86.67%)、频发室性早搏(84.21%)、室性心动过速(71.4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8%(5/76).结论: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病症,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徐文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80例进行探究,并针对所有的患者均实施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治疗后,终止妊娠疾病患者中,治疗有效人数为20例,总有效率为95.24%,紧急避孕疾病患者中,11例为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异常子宫出血疾病有效治疗人数为28例,总有效率为89.29%,而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12例,总有效率为91.67%,而其他疾病的治疗有效患者人数为6例,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针对妇产科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米非司酮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使得患者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这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宫颈炎应用 LEEP 刀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应用 LEEP 刀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应用 LEEP 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阴道排液时间、出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应用 LEEP 刀治疗结合综合性临床护理的效果确切,可协同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缩短阴道排液时间和出血时间,减少阴道排液量和出血量,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尚平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DCA 循环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 PDCA 循环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施 PDCA 循环,不断改进新生儿科专科护理质量,比较实施 PDCA 循环前后新生儿科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 PDCA 循环后,新生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穿刺技术、标本合格率、静脉渗漏发生率、消毒隔离技术的落实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方面均有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实施 PDCA 循环,持续改进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提升新生儿专科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专业水准,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闫春梅;张晓琴;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氨金黄敏颗粒治疗小儿感冒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氨金黄敏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院治疗的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小儿感冒)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给予高限剂量氨金黄敏颗粒;对照组给予低限剂量氨金黄敏颗粒口服治疗.疗程均为72小时,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显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4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氨金黄敏颗粒高限剂量和低限剂量治疗小儿感冒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不良反应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露;李瑶;李媛;陆念英;刘渝;曹丽云;夏春萍;杨发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09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8.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64.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SPAP、TRV-max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高乐;张棠;何国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院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的368株 PAE,采用琼脂稀释法法测定其敏感性,按 CLSI(2012年)规定操作并判读结果,采用 WHONET 5.6统计分析.结果:下呼吸道分离出368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10.6%.PAE 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科、ICU、神经科,占总分离株的90.2%(332/368).PAE 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均<19.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保持在0.0~8.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约17.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波动于8.8%~13.6%;头孢他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耐药率15.6%,2014年上升至28.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加强对PAE引起感染的管理.

    作者:周爱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早期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8例肺癌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患者,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均34例,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均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 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以及 CRP(C 反应蛋白)等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其免疫功能,抑制炎症递质合成,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徐道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对于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分析

    目的::探讨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对于突发传染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中心诊治的布鲁氏菌病患者7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干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持续3个月.结果:干预后患者对于传染病类型、如何预防传染病、传染病传播途径、传染病预后效果、传染病全程治疗的认知率分别为95.7%、97.1%、94.3%、100.0%、92.9%,较干预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在突发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率,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石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3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时,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闫文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评估及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慢性肝炎患者时使用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91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5例对照组和46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恩替卡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α-干扰素,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乙肝病毒( HBV-DNA)不可检测率、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转阴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乙肝病毒(HBV-DNA)不可检测率、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α-干扰素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974~2015年舞钢市疟疾发病趋势及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舞钢市疟疾流行特征及趋势,为今后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舞钢市1974~2015年疟疾疫情资料,分析全市疟疾流行特征和趋势,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动态数列计算平均下降率。结果:疟疾流行趋势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1989年达到基本消除疟疾的标准,2006年以后一直低于1/10万的水平,2015年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结论:目前舞钢市的本土疟疾发病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主要是流动人群输入性疟疾病例,疟疾防治措施及工作重点需要调整,应做好流动人群的疟疾监测工作。

    作者:王玉春;王建新;贾晓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