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娟
目的::目的:探究在阑尾炎患儿的手术治疗中人性化护理对其预后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在阑尾炎患儿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结合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合理制定本站库存,确保血液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方法:统计本站2008年-2012年发往临床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及去白悬浮红细胞数量,分析冷沉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在临床应用及血型的分布情况。结果:我站发出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发出数量与去白悬浮红细胞发出数量随着年供血量的增加逐年上升。结论:及时调整血液库存,制备并积极推广应用冷沉淀凝血因子。
作者:杜文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剖析给予血液透析病人运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的价值,并探讨相关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1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人82例,分为普通组和低分子组,普通组抗凝使用普通肝素,低分子组用低分子肝素,分析两组的抗凝效果.结果:统计两组病人的血脂浓度改善情况发现,两组之间、透析前和透析1年后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子组在血脂浓度改善方面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病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脂质代谢.同时,需要对病人实施综合护理,进而确保透析的顺利完成.
作者:崔银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一共有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当中采取循证护理,可以使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使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金延;赵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压疮护理管理当中使用 PDCA 循环的效果.方法:收集压疮患者共113例,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56例对照组和57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 PDCA 循环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压疮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结合 PDCA 循环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和效率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红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子宫肌瘤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子宫肌瘤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患者所受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且并发生发生率低.
作者:马新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并提出科学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措施。方法:对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卫生监测。结果:通过公共卫生监测得到的资料和信息,可以对各类传染病的病历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整理,让疾控中心充分掌握我国结核病疫情与发展趋势,为我国结核病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结论:公共卫生监测可以有计划、连续以及系统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与影响因素进行收集、整理、统计以及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和监测信息及时发送或反馈给疾控制机构,以便于疾控机构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传染病控制对策。因此,加强开展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可以让疾病控制部门及时了解到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构成,以及相关健康指标的变化情况。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应用 LEEP 刀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应用 LEEP 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阴道排液时间、出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应用 LEEP 刀治疗结合综合性临床护理的效果确切,可协同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缩短阴道排液时间和出血时间,减少阴道排液量和出血量,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尚平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清洗机在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我科从手术室收回的160套腔镜手术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套,对照组采用手工清洗;观察组采用手工清洗加超声波清洗.采取目测清洁度、管腔的检查-注入95%酒精用气枪将管腔内95%酒精吹向洁净的白色纱布上(纱布洁净如初)以及器械隐血试验(OB)对比分析两组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目测清洁度、管腔的检查-注入95%酒精用气枪将管腔内95%酒精吹向洁净的白色纱布上(纱布洁净如初)、观察组合格率为96.25%,对照组合格率为85%;腔镜手术器械 OB 实验,观察组阴性率为93.75%,对照组阴性率为82.5%.观察组的目测清洁度、管腔的检查-注入95%酒精用气枪将管腔内95%酒精吹向洁净的白色纱布上(纱布洁净如初)和 OB 实验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清洗机结合酶液有效温度清洗能够高效清洗腔镜手术器械.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技术上采取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出现情况,并总结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均会出现了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包括发热、再出血、肺部感染、高血糖等,经过相应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疾病恢复速度减慢,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要积极的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毕春霞;曲丽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与分析开展健康教育后农村群众对儿童免疫规划活动认知水平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我县边远农村中500位来自不同家庭的群众,对比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评价分析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及对其的影响作用.结果:未开展前的调显示,100分制的调查问卷,总平均分为21.3分,及格率仅为3.6%(18/500);而开展后的调查显示,总分平均为89.46分,且及格率提高到88.2%(441/500).结论:持续为农村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干预工作稳定发展,提高农村群众对儿童免疫规划活动认知水平,帮助更多的农村家长及儿童获得优质的健康生活.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截至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探讨截肢患者系统性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对29例截肢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系统化、标准化优质护理,使患者正确面对伤残,促进其恢复信心,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术后康复指导是消除悲观心理,减少各种并发症,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的原动力。使患者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主动进行锻炼,预防残肢挛缩。
作者:侯惠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8例肺癌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患者,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均34例,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均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 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以及 CRP(C 反应蛋白)等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其免疫功能,抑制炎症递质合成,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徐道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外科手术病人设定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5年1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外科手术病人设定为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科手术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利于患者病情康复,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实现安全有效的临床护理,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芳;李兰芳;任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及手术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大部切除及甲状腺叶切除术10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瘤90例,甲状腺癌15例.15例甲状腺癌病人有9例再次手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出血1例,术后出血1例.结论甲状腺手术有一定的出血发生率需仔细操作加以预防.
作者:王红杰;王八定;于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常见的不合理配伍,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对我院临床各科静脉药物配置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有用药医嘱的120000份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出不合理用药医嘱3200份,医嘱合格率为97.33%(116800/120000).其中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为药品剂量超量、药品溶媒选择不合理、多药物配伍不合理、药品应用时间安排不当等.结论:临床药剂师通过静脉药物配置,可及时纠正药物配置中出现的不合理配伍现象,有效减少临床用药不合理导致的不良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作者:梁永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氨金黄敏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院治疗的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小儿感冒)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给予高限剂量氨金黄敏颗粒;对照组给予低限剂量氨金黄敏颗粒口服治疗.疗程均为72小时,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显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4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氨金黄敏颗粒高限剂量和低限剂量治疗小儿感冒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不良反应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露;李瑶;李媛;陆念英;刘渝;曹丽云;夏春萍;杨发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8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39例为1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胰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与鉴别中 PET-CT 的应用及结果报道.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胰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实施 PET-CT 检查,给予手术切除了穿刺活检等方法治疗后获取细胞组织,进行病理学结果分析,对患者胰腺病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论有65例为恶性病变,35例为良性病变,对100例患者 PET-CT 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胰腺良病变的早期 SUVmax 值有明显差异(P<0.05);胰腺恶性病变应用 PET-CT 诊断的敏感度为89.8%,特异性为62.5%,阳性预测值为82.3%,阴性预测值为74.5%,准确性为80.6%.结论:应用 PET-CT 诊断与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较为理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嘉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细菌检验中实施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临床细菌检验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实施常规管理,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比较在实施质量控制前后的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实施常规管理比较,在质量控制管理之后的血液标本、痰液标本、粪便标本、创伤组织标本、尿液标本以及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的检验合格率得到显著提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细菌检验中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细菌检验的合格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高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