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及常规护理路径对临床诊治效果比较分析

孔颖

关键词:常规护理路径,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护理路径与急诊护理路径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路径,而观察组则运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诊治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心肌梗死复发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急诊抢救中断、急诊以及评估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复发率.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

    目的:分析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进行感染控制的有效性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7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34例的一般组施予常规性护理,36例的综合组给予综合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综合组控制与护理总有效率是97.2%,相较于一般组的79.4%明显较高,且综合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评分明显较一般组高,(P<0.05).结论:对于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加强感染控制与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防护意识提升,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刘宪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尿路感染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

    当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医学护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尿路感染确属护理领域中的重点问题.它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及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同时还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和不必要的痛苦,更增加了病人心理上的折磨,延长了住院时间.通过多年的临床,我们对尿路感染病例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出经验体会,以便今后能更好地防治尿路感染,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钱丹丹;牛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60例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60例,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按照来我院就诊时间先后来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较为安全,且治疗的效果良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患者的依从性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气道护理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气道护理方法和护理中的安全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一般护理的同时增加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痰痂的形成得到控制,对照组的患者只给予气管插管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内壁形成痰痂的情况和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率和肺部感染率明显比对照组小,观察组痰痂形成率为6.67%,肺部感染率为1.67%.对照组痰痂形成率为63.34%;肺部感染率为8.33% (均 p<0.05).讨论:神经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大多处在昏迷状态,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加强临床护理,进行预防干预要急时,防止发生意外.护理过程中预防与控制痰液附着气管壁形成痰痂,对神经外科手术后昏迷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晶彦;程桂萍;白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而静脉炎则是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则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现国内外对于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的研究众多,现将其整理分析,综述如下.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经过对急性心肌梗患者的临床诊治,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这一年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既定计划和医院规定下,对这些病人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临床上的观察、药物上的治疗、饮食上的护理以及生活上的护理,并对他们实行出院指导.结果:这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接受我院治疗与精心护理下,40例病人已痊愈,10例病人已好转,零死亡,对此,病人以及家属对我院的治疗与护理效果非常满意,并积极配合我院对病人出院的随访工作.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接受有效地、有序的护理后,可以加速病人病情的好转,同时可以减少死亡率,降低病人出院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郇秀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研究导致老年长者急性药性肝损伤的一般药品、临床症状、类别和预防,增加问诊和判断此症状的专业能力.方法:不断地来观察达到了诊断条件的三十位急性药性肝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结果:引发老年长者们患上急性药性肝损伤的药品里, 30%是中草药引起的,有九个;16.7%是抗生素引起的,有五个;13.3%他汀类药品引起的,有四个,10%是碘油造影剂造成的,有三个;6.7%是去热止痛品引起的,有两个;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占10%,有三个.在临床症状当中,73.3%体现在急性肝细胞上,有二十二个;16.7%是多种病情,有五个;急性胆汁积淀占10%,为三个.在这些病例当中,病人恢复健康的占70%,为二十一个;情况改善的好 占26.7%,为八个;病状加剧的占3.3%,为一个.总结:对药性肝病的治疗是十分之重要的,要好好地进行防治、会诊判断、医疗[1].

    作者:邵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责任到位护理对肝胆手术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责任到位护理对肝胆手术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肝胆手术置管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责任到位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结果:观察组肝胆手术置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肝胆手术置管患者予以责任到位护理可降低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纳诺酮在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探讨纳诺酮在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18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依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纳诺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应用纳诺酮能有效提高抢救效果,缩短清醒时间,且后遗症少.

    作者:向栋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n=39)行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法,对照组(n=39)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检测2组 S-100B、NSE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采用 NIHSS、MMSE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 S-100B、NSE下降,Vmean、Qmean升高,且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 NIHSS 评分降低,MMSE 评分升高,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降低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有关.

    作者:蔡昭皓;王列;杨正德;张贵金;陈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40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结果得出,治疗组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有32例,占80.00%,治疗有效的有6例,占15.00%,治疗无效的有2例,占5.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22例,占55.00%,治疗有效的有5例,占12.50%,治疗无效的有13例,占32.50%,总有效率为67.5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快病症的好转速度,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宋喜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分析研究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以2014年1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电脑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8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蔡忠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60例应用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对比分析

    目的:探析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研究对象:在此期间我院就诊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手术,另一组则应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观察各小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小组间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P<0.05有临床统计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值得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永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散光型人工晶体在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并对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球面人工晶体(IOL)植入手术的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型人工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植入手术,经过手术治疗和6月的复诊随访检查,对两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6月后,视力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来说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有效矫正患者的规则角膜散光,从而使得患者的视觉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并且该种方法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在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尹江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团体心理治疗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团体心理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情绪改善情况等.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治疗干预后,对组间的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改善情况对比分析,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发作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性癫痫23例患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配合药物治疗及护理.预防控制癫痫发作,保证急救的有效性.结果:23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发作均得到很好控制,经门诊随访1年均未再发现癫痫发作.结论:加强脑外伤性癫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预防控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有利于脑外伤后癫痫发作的控制.

    作者:朱凤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气管切开术后头颈部的护理

    临床治疗上,经常需要利用气管切开术来进行急救,此项手术对病情治疗有很大帮助作用.作为手术相关环节,术后头颈部的护理十分重要.护士应对待患者具有高度责任心,并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来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伤口早日愈合.本文就气管切开后患者常见并发症问题与头颈部护理要点展开讨论.

    作者:左丙英;刘春晓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使用剖宫产术以及阴道助产术的效果和价值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使用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阴道助产术、剖宫产术.统计两组产妇发生胎儿窘迫的影响因素、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Apgar的评分结果.结果:对照组脐带缠绕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尹永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专人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评价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中应用专人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128例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将入选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均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专人管理模式,观察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全部入选患者均接受护理后,对组间的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对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的庭康复护理中应用专人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对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改善进行有效的促进,应用价值高.

    作者:乔荣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与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同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临床上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肺内炎症和其它异物,如羊水、胎粪、痰液等堵塞呼吸道,使呼吸道变窄或完全堵死所致,为了更好地及时抢救新生儿窒息,笔者根据临床上对15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介绍如下,仅供临床参考.

    作者:毕亮亮;宋业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