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新生儿患者90例并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心率恢复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恢复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NCPAP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于秀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团体心理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情绪改善情况等.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治疗干预后,对组间的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改善情况对比分析,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本文立足于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文章选取近两年医院记录在册的五十例 RVO 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比对,将各种情况进行分类整理.为恢复健康,医院提供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根据患者患病的位置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病人的病情保持关切,安慰患者,做好心理治疗,减少并发症的防治能力.结果:根据这五十例患者终恢复状况,可以看出,药物治疗治愈率保持在60%以上,激光治疗治愈率100 (80)%.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稳定患者视力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致盲性疾病中的一种.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开角型青光眼等都是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诱因.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文章主要分析了玉山县农村卫生队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来改善玉山县农村卫生队伍的人员构成,促进玉山县农村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董武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为探讨非梅毒螺旋体试验的前带现象,为患者的及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试验阴性血清92份,进行TRUST试验.结果:92份血清中,发生前带现象有4例,其中2例稀释到1:16才出现阳性结果,2例稀释到1:64才出现阳性结果.结论:非梅毒螺旋体前带现象的存在容易造成梅毒的漏检,为避免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前带现象的发生,医疗机构应加强培训,普及梅毒相关知识,建立和完善梅毒归口诊疗和转会诊制度,加强沟通,提高警惕性,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实际临床工作中对前带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姜建芳;曲恒永;张华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采用茵栀黄联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黄疸新生儿中选取100例,分别采用蓝光照射和联合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对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脘腹痞满、身目俱黄、口干、发热等症状的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
作者:魏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探讨肿瘤科PICC置管化疗中纽曼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肿瘤科进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纽曼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肿瘤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在入院时、化疗完成后以及出院一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还要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进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化疗完成后以及出院一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是(37.54±10.25)(42.58±10.36)(43.69±9.25),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化疗完成后以及出院一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是(38.12±10.12)(39.28±10.19)(40.29±9.78);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化疗完成后以及出院一个月后的自我焦虑评分分别是(54.68±13.45)(39.57±10.37)(41.34±9.47),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化疗完成后以及出院一个月后的自我焦虑评分分别是(54.98±13.15)(50.25±10.48)(53.19±9.87),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科进行 PICC 置管治疗的患实施纽曼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各项治疗措施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发作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性癫痫23例患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配合药物治疗及护理.预防控制癫痫发作,保证急救的有效性.结果:23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发作均得到很好控制,经门诊随访1年均未再发现癫痫发作.结论:加强脑外伤性癫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预防控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有利于脑外伤后癫痫发作的控制.
作者:朱凤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脉血康胶囊联合抗风湿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下简称 RA)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至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活动性 RA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抗风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7.80%,对照组总有效率70.73%,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胀、压痛关节数及晨僵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抗风湿药治疗活动性 RA患者,可有效改善病情,缓解关节肿痛、僵硬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娴;石颖;宋福学;李明秋;江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贫血发生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停止出血时间、SDS以及 S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针对性护理,能够缩短出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爽;徐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肺炎患儿当做研究对象,按患儿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各46例患儿,乙组患儿通过注射用红霉素进行治疗,甲组患儿通过注射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甲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7.83%)高于乙组患儿(84.7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29,P=0.027).甲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35%)少于乙组患儿(17. 3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39,P=0.045).结论:在儿童肺炎的治疗中,注射用阿奇霉素的应用效果很好,患儿的治疗的有效率很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冬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结果得出,治疗组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有32例,占80.00%,治疗有效的有6例,占15.00%,治疗无效的有2例,占5.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22例,占55.00%,治疗有效的有5例,占12.50%,治疗无效的有13例,占32.50%,总有效率为67.5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快病症的好转速度,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宋喜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发病率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并分析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前来我院治疗的200例盆腔炎、宫颈炎的患者的发病率及发病诱因,探讨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慢性宫颈炎发病率高达52.76%,位居众多妇科病中发病率之首,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为28%,发病率位居妇科疾病第三.这是因为具有众多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孕产次数多、性生活史长、机械强度大的职业、人工流产等.结论: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在妇科疾病中发病率高、相关危险因素多,给患者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应该强化其安全健康教育,并且采取一定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风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9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定期复查、定期服药等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活力及社会功能等 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范轶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散光型人工晶体在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并对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球面人工晶体(IOL)植入手术的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型人工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植入手术,经过手术治疗和6月的复诊随访检查,对两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6月后,视力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来说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有效矫正患者的规则角膜散光,从而使得患者的视觉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并且该种方法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在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尹江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心脑血管组,同时选取9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血脂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情况.结果:心脑血管组患者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血脂情况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类代谢紊乱是临床心脑血管疾病重要预测因素,血脂检验对诊断心脑血管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需加强患者血脂水平的常规监测.
作者:刘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接收的颈腰椎盘突出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借助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 VA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 VA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JO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0.91%高于对照组78.79%(P<0.05).结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好,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推广应用.
作者:刘素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经止血带处理的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72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麻醉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观察组麻醉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比较术后疼痛、血清粘附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 VAS 评分、血清ICAM-1和 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改善术后苏醒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苏金政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寻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A组)46例、康复训练组(B组)46例2个研究组.用 Fugl Meyer(FM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运动能力,用改良Barthel指数(巴氏)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研究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 FMA、巴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 P<0. 05);各组之间治疗后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极大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机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脑卒中的高效率治疗途径之一.
作者:王彩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提高预后,在此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