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伟
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60例女性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两组患者均需行尿常规检查,对照组使用常规尿液采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护士的协助下先进行阴道清洁,再采集中段尿液送检.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白细胞、红细胞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上皮细胞、蛋白质检出率均为0,而对照组分别为3.33%,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尿常规检查结果会受阴道分泌物的影响而出现一些假阳性反应,因此,在尿液样本采集时应规范操作,以提高样本检测准确率.
作者:孟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妊娠期采用替诺福韦酯(TDF)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把本科室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的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妊娠女性32例纳入研究.在妊娠低于12周或妊娠前期开始接受TDF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新生儿情况、不良事件.结果:24例患者在妊娠前12周达到HBV-DNA<500拷贝/ml,ALT<50U/L.6例在妊娠16周-28周达到HBV-DNA<500拷贝/ml,ALT<40U/L.1例在妊娠第32周达到HBV-DNA<500拷贝/ml,ALT<50U/L.1例患者在整个妊娠期间的HBV-DNA>500拷贝/ml.不良事件有贫血、妊娠糖尿病、心电图异常、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妊娠期水肿、产后出血、羊水过少,发生率46.9%.分娩时阴道自然分娩11例(34.4%),剖宫产21例(65.6%).新生儿体重、体长、阿式评分均正常.所有新生儿在阻断后复查显示母婴阻断均成功.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妊娠期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李君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7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来展开研究.结果:患儿通过手术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院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ICU重症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患者88例,ICU重症室与普通病房各44例,对该类患者的耐药性、感染类型、院内感染率以及致病微生物种类进行分析.结果:ICU重症室患者呼吸道感染17例(38.64%),肠道感染患者15例(34.09%),败血症感染患者10例(22.73%);普通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14例(31.82%),肠道感染患者11例(25.00%),败血症感染患者7例(15.91%).经比较观察ICU重症室患者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临床观察发现需要对ICU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细菌感染严重的现象,通过抗真菌治疗来降低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对ICU重症感染患者加强管理,从而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率.
作者:郇志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疸、脂血、贫血这三种样本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时抗凝全血和预稀释血两种性状检测的不同,正确选择样本性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的黄疸、脂血和贫血标本共计143例,同时测全血和预稀释血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两种性状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黄疸和脂血标本全血法和预稀释血法两种性状样本检测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标本全血法和预稀释血法两种性状样本检测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疸、脂血标本无需预稀释,贫血标本需要进行预稀释.
作者:施安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强化干预脑梗死患者复发危险因素对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年内发病入院的529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265例)和对照组(264例),分析强化干预对脑梗死危险因素达标率及对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1.强化干预组血回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脂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而两组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干预组脑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与13.2%,P<0.05).结论 :强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危险因素达标率、显著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作者:尹义国;马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肝肾功能变化状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应用恩替卡韦及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低,具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马红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新生儿及儿童静脉采血及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门诊新生儿及儿童桡动脉采血的患儿1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真空采血器静脉采血,在采血前后不进行相关护理和指导,观察组采用加压真空采血器(在原有真空采血器基础上抽出5~10ml的空气)进行静脉采血.在采血的每一步,都要严格操作规程,做好消毒工作,提高一次成功率.采血后按压位置应选择在针眼及其上方0.5 cm处加压3~5 min.结果:观察组组一次成功采血84例,一次成功率为93.3%,对照组一次成功采血76例,一次成功率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充分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心态、扎实的技术是顺利完成小儿静脉采血的先决条件,使用加压型真空采血器是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刘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康复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由护士和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的结果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在康复期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患者心理上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春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的影响.方法:23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7﹪.结论: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作者:常速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结合微信在儿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科实习的96名护理大专学生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100名护理大专学生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实习带教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与微信教学结合.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和操作能力、临床综合能力考核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学实习带教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法与微信结合,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临床综合能力,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及科室的整体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来我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8例.给予甲组患者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给予乙组患者炔雌醇环丙孕酮单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排卵率及妊娠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及胰岛素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黄体生成素、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给予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能有效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能显著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蒋红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清瘀温通法在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妇产科科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60例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半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药方剂(自拟方-清瘀温通汤)内服治疗,连续治疗7天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7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清瘀温通法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归脾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来自于蕲春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对照组给与一般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归脾丸.观察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的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反流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分别是65%、40%,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GSR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归脾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胃食管反流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晓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86例临床生化检验进行假危急值原因的分析.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标本作为调查对象,标本采集各科室生化检验标本,统计数据并对其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9例K+/Na+生化检验值增高或降低由采血方式和方法造成,7例血糖检验值增高由于输入葡萄糖不规范采血造成,3例血糖检验值降低由于输入大量维生素造成,2例血钙检验值增高由于不合格采血管促凝剂造成,1例尿素检验值增高的造成原因不明.结论:导致假危急原因主要由于外界因素导致,如采血方法、方式、输入液体以及患者所患疾病等因素均等,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可有效纠正生化检验假危急值错误[1],同时可有效提高临床医疗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高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全麻、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老年骨科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180例,均于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n=90)和实验组(n=90),对照组接受全麻,实验组接受硬膜外麻醉.评价和观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段内均有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麻醉后6h、麻醉后12h以实验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的指标比较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麻醉后MESS分值明显下降,之后又逐渐恢复,麻醉后6h、麻醉后24h以及麻醉后72h实验组的MESS分值较高,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以及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均有影响,以硬膜外麻醉的影响较小,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燕;龙晓静;周玉娜;张晓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进入我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0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100例,稳定性心绞痛100例,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100例,ST抬高性心肌梗死组100例,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组(PCI治疗),评价12个月MACE事件.结果:保守治疗组总发生25例(12.5%),介入治疗组发生7例(3.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较高成功率,临床价值明显.
作者:王培濯;韩英俊;赵磊;靳刚强;尹航;胡亚力;曹仲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6%,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心动过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下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维维;杨海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纤维光导硬镜与普通喉镜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纤维光导硬镜组(X组)与普通喉镜组(P组),行桡动脉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肌松监测.在麻醉诱导后分别用纤维光导硬镜或普通喉镜的方法完成气管内插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麻醉暴露声门时(T2),气囊充气完成时(T3)的HR、SBP、DBP、MAP、SPO2的数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插管,组间比较,两组患者T1时,HR、SBP、DBP、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纤维光导硬镜组HR、SBP、DBP、MAP参数的变化小于普通喉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顺利完成气管插管,与普通喉镜相比,使用纤维光导硬镜暴露声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作者:唐春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将全面护理干预在呼吸重症监护室鼻饲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48例呼吸重症监护室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鼻饲护理,而实验组则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医学护理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发现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而对照组为62.50%,明显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而针对于并发症情况,实验组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29.1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住院时长方面,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重症监护室鼻饲患者中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喜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