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梅
目的:探讨归脾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来自于蕲春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对照组给与一般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归脾丸.观察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的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反流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分别是65%、40%,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GSR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归脾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胃食管反流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晓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35例颅脑外伤致昏迷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观察组,35例未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5.9%,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两组在临床特征方面差异较大(p<0.05).结论:针对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实施相应措施效果较好.
作者:于蔚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再造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6月常规调配管理流程为对照组,共配置258400袋,批次684个;以2015年7月-2016年10月护理流程再造为研究组,共配置258800袋,批次702个.分析两组送药准时率、配药差错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送药准时率、配药差错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流程再造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应用的效果显著.
作者:黄天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及畸形特征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接收的产前常规彩超筛查诊断为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产妇52例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病理解剖结果,统计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并且分析其畸形特征.结果:经病理解剖结果证实,主动脉弓离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50.00%,主动脉弓狭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3%,右主动脉弓及分支异常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00%,诊断总准确率为75.00%.结论:在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在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金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应用体会.方法:8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依照实施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腹腔镜治疗模式)40例,B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模式)40例.结果:A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B组,手术、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和开腹手术治疗模式相比,将腹腔镜手术治疗模式应用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疗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田夕会;宋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普及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社区在18岁以上的成年人1500人作为本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解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普及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普及率达52.67%,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已婚状况等方面.结论:当前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普及率仍不高,受到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因素施以针对性解决措施,提升结核病知识普及率.
作者:李淑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街头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街头进行无偿献血者30008例为研究对象,对无偿献血者的初筛和复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初筛血型错误类型结果情况、初筛血型错误的原因分析情况.结果:30008例初筛和复查结果不一致共计75例,错误率为0.25%,其中,A型血误定为B型占比为20%,O型血误定为AB型占比为1.3%,误定率高的是A型血误定为B型,误定率低的是O型血误定为AB型;初筛血型错误的原因有试剂使用不当,采集操作不当,交叉感染、输入电脑不当、血型标签错误、核查血型不当、献血者身份信息混淆、泠凝集和疑难、亚型血型,其中,试剂使用不当,采集操作不当,交叉感染所占比例高,为68%,献血者身份信息混淆低,为1.3%.结论:街头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减少初筛的错误,应根据错误原因进行纠正,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水平和责任心,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积极性.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泌尿科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的8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差异,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44例,实验组应用体外冲击碎石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后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完成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对照组患者(95.45%)的总有效率低出实验组(84.09%)许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比较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黄淑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纤维光导硬镜与普通喉镜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纤维光导硬镜组(X组)与普通喉镜组(P组),行桡动脉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肌松监测.在麻醉诱导后分别用纤维光导硬镜或普通喉镜的方法完成气管内插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麻醉暴露声门时(T2),气囊充气完成时(T3)的HR、SBP、DBP、MAP、SPO2的数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插管,组间比较,两组患者T1时,HR、SBP、DBP、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纤维光导硬镜组HR、SBP、DBP、MAP参数的变化小于普通喉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顺利完成气管插管,与普通喉镜相比,使用纤维光导硬镜暴露声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作者:唐春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痴呆患者纳入此次观察研究中,基于入院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各37例.两组均进行积极治疗,对比组进行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MocA)、生活质量评分(ADL)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凤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于普通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合并糖尿病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的普通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并对其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中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后期愈合后,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做好血糖浓度的控制,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1].
作者:王晓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研究其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结果:82例恢复良好,34例残疾,12例死亡,治疗有效率为64.06%.结论:由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而且病死率高,起病急,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邢传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婴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常规的婴儿肺炎治疗方法与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联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儿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可缩短疗程.
作者:张其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新生儿及儿童静脉采血及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门诊新生儿及儿童桡动脉采血的患儿1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真空采血器静脉采血,在采血前后不进行相关护理和指导,观察组采用加压真空采血器(在原有真空采血器基础上抽出5~10ml的空气)进行静脉采血.在采血的每一步,都要严格操作规程,做好消毒工作,提高一次成功率.采血后按压位置应选择在针眼及其上方0.5 cm处加压3~5 min.结果:观察组组一次成功采血84例,一次成功率为93.3%,对照组一次成功采血76例,一次成功率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充分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心态、扎实的技术是顺利完成小儿静脉采血的先决条件,使用加压型真空采血器是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刘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抗病毒药物联合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单纯予以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HBV-DNA载量及肝功能各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HBV-DNA载量及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均具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中,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抗病毒药物,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安;郭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胃上部癌存在于胃上部肿瘤不易被发现[1],当确诊时,大都进入晚期阶段,这是导致胃上部癌患者病死率高的重要因素.从治疗方面,来讲,目前临床上有近端胃切除术和胃全切除术两种.为了全面比较两种术式在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 2012 年 1 月-2013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68 例胃上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使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将全面护理干预在呼吸重症监护室鼻饲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48例呼吸重症监护室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鼻饲护理,而实验组则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医学护理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发现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而对照组为62.50%,明显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而针对于并发症情况,实验组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29.1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住院时长方面,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重症监护室鼻饲患者中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喜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肝肾功能变化状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应用恩替卡韦及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低,具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马红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手术与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肱骨头坏死,4例发生感染,3例发生断钉断针,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肱骨头坏死,2例发生感染;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相比,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
作者:马孝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98例.均分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根治术后接受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预后影响.结果:跟踪随访所有患者两年的时间,患者生活质量已显著提高,期间观察组中共有12例复发,3例死亡,对照组中25例肿瘤复发,7例死亡,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采取根治术后,继续接受抗病毒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复发率与死亡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周彬;唐德为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