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伶俐
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对自体输血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办法,实现自体输血率达标.
作者:何晓峰;杜飞;蔡毅;祝伶俐;黄友;关伟东;舒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群体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某航天企业76名高血压员工进行健康教育和为期12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比较健康管理前后员工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以及体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员工高血压相关知识增加、行为改变、体检指标好转.结论:对高血压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达到健康改善的目的,能为同类疾病群体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林军;胡义;蒋振荣;罗莲;范敬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于普通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合并糖尿病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的普通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并对其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中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后期愈合后,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做好血糖浓度的控制,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1].
作者:王晓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念珠菌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实验组(n=32).对照组给予0.9%NaCl溶液漱口加口服氟康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制中药喷剂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及真菌转阴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有效率分别为46.88%和81.2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真菌转阴率分别为34.38%和65.63%,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自制中药喷剂联合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疗效较佳,具有更显著的抑菌效果.
作者:杨坤;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使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对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盲选原则在本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0例,均分为3组,各组均为30例,分别为传统金属剥脱组、微创剥脱组以及血管腔内激光治疗组,对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剥脱组在术中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两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上,微创剥脱组与传统金属剥脱组无明显差异,而明显短于血管腔内激光治疗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手术方案比较可知,微创剥脱治疗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更具有优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金照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宫颈糜烂患者采取LEEP术治疗,观察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在其基础上采取整体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结果:因实验组采取了整体护理措施,使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较明显.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宫颈糜烂的患者采取LEEP术并合并药物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康复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由护士和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的结果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在康复期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患者心理上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春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冠心病中医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4年5月至10月我院的30例冠心病患者来进行分析研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实验组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中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实验组不良反应几率是6.67%,对照组的有效率是26.67%,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中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姜贵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应用在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有效性.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门诊治疗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其中常规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则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恢复正常的体温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咽喉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等.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患儿恢复正常的体温所需要的时间和咽喉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也要明显短于常规组患儿所需要的时间(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应用于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缩短相应症状的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范华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86例临床生化检验进行假危急值原因的分析.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标本作为调查对象,标本采集各科室生化检验标本,统计数据并对其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9例K+/Na+生化检验值增高或降低由采血方式和方法造成,7例血糖检验值增高由于输入葡萄糖不规范采血造成,3例血糖检验值降低由于输入大量维生素造成,2例血钙检验值增高由于不合格采血管促凝剂造成,1例尿素检验值增高的造成原因不明.结论:导致假危急原因主要由于外界因素导致,如采血方法、方式、输入液体以及患者所患疾病等因素均等,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可有效纠正生化检验假危急值错误[1],同时可有效提高临床医疗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高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讨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患者49例,一组为参考组患者49例.参考组患者护理过程应用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则应用循证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人数多于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状况低于参考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好于参考组,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析患者在进行普外手术之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具体原因,并且研究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手法,以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在经过普外手术之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普外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出现在患者进行普外手术之后的15天内,其中1至7天的病发率较高,因此,我们在早期的时候就应该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刘汉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这一段期间内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事故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98.15±7.28)分高于对照组(79.54±5.71)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事故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12.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5.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使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1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47例单纯行阿糖腺苷治疗,后者54例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口腔疼痛缓解时间、疱疹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小儿疱疹性口腔炎行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安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肿瘤患者50例,收治时间为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并将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观察组患者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比较两组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平均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老年肿瘤患者,观察组老年肿瘤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老年肿瘤患者(P<0.05).结论: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减少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平均愈合时间.
作者:徐晓军;王孟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例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病历及影像学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慢性起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颅神经麻痹和头痛;MRI检测可见硬脑膜局部或弥漫性肥厚,增强扫描呈现明显的强化,主要表现为结节性或线性异常强化特征,P<0.05;所有患者经皮质激素治疗后均明显好转,P<0.05.结论: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以头痛和多脑神经受损居多,经影像学检查可见明显特征性表现,应用皮质激素类及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作者:刘敬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全麻、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老年骨科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180例,均于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n=90)和实验组(n=90),对照组接受全麻,实验组接受硬膜外麻醉.评价和观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段内均有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麻醉后6h、麻醉后12h以实验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的指标比较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麻醉后MESS分值明显下降,之后又逐渐恢复,麻醉后6h、麻醉后24h以及麻醉后72h实验组的MESS分值较高,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以及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均有影响,以硬膜外麻醉的影响较小,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燕;龙晓静;周玉娜;张晓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抗病毒药物联合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单纯予以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HBV-DNA载量及肝功能各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HBV-DNA载量及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均具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中,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抗病毒药物,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安;郭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讨产科手术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产科手术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从中抽取21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在我院产科手术护理中未实施风险管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产妇中抽取21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各状况,并对比讨论.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满意度状况,研究组94.28%、1.90%、1.43%比对照组79.53%、9.52%、8.57%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分析产科中所存在的潜在性因素,进一步给予风险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有显著作用.
作者:马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手术与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肱骨头坏死,4例发生感染,3例发生断钉断针,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肱骨头坏死,2例发生感染;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相比,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
作者:马孝广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