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床旁超声在急危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陆亿;黄忠仕

关键词:床旁超声, 急危重医学, 应用进展
摘要:随着急危重症医学的学科发展,相应的诊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且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和关注,近年来也产生了许多新技术,比如Swan Ganz导管监测、食道多普勒、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rs cardiac output,PiCCO)等.但由于这些操作技术的有创性、感染风险及费用较高等其他因素,导致它们的临床普及使用情况并不十分理想.故临床工作中,急需具有无创性、低风险甚至无风险,且快速、准确等特点的新技术;尤其是在抢救过程中,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是前提和基础.而在传统超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床旁超声技术成为了急危重症医学发展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iRNA在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微RNA (miRNAs)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长度为20~ 25 nt、具有基因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分子,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节[1].研究表明[2~5],miRNA的表达异常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这为其在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提供了潜在的研究价值.

    作者:林剑勇;肖树荣;邓益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对艾滋病患者HAART后免疫重建效果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期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对HAART免疫重建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HAART的188例艾滋病患者,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值分为甲组(<100·μL-1,102例)及乙组(≥100· μL-1,86例),采用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对两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HAART启动后36个月内总体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乙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水平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高低可直接影响HAART后免疫重建效果.

    作者:覃川;蒋忠胜;温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营养护理干预对缺铁性贫血患儿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缺铁性贫血(IDA)患儿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8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IDA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铁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IDA相关知识的掌握,患儿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长IDA病因、营养、治疗、预防等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干预后的Hb、S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缺铁性贫血患儿合理饮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营养指标.

    作者:陈兰翠;牛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刀配合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讨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由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后导致椎动脉受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其中大多由椎节不稳定导致,一般不需要采取手术疗法,所以住院和需手术者较少[1].临床表现中眩晕为常见,发作时患者感到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耳聋、耳鸣等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笔者使用针刀对头项部四周软组织实行彻底松解,并配合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牙周塞治剂在预防拔除下颌阻生齿后干槽症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人类的发展,物种的进化,出生于1970 ~1990年的人,因颌骨的长度不足以容纳牙列所需要的空间,所以出现越来越多的阻生智齿,以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常见,若不拔除,可能会引起反复冠周炎、第二磨牙龋坏、食物嵌塞、含牙囊肿、颞下颌关节病等并发症.因此,拔除下颌阻生齿是临床中常见的手术之一,而干槽症是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国内报道为4%~ 10%,国外为0.5% ~68.4%.

    作者:王文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内镜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超声内镜检查(EUS)是在内镜引导下,于消化道腔内对消化道管壁及消化道周围的脏器进行超声扫描的检查方法.超声内镜是头端具有微型高频超声探头的一种特殊内镜设备,具有内镜检查及超声扫描的双重功能,所以EUS是集内镜和腔内超声于一体的技术.EUS不仅可以观察消化道管腔内的黏膜病变,还可以实时超声扫描观察消化道管壁各层组织结构的病变及消化道周围组织器官的病变,对病变的定位、定性具有较高的价值,是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EUS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现就EUS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姜志勇;刘福健;李秋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骨赘清理,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Lyshlom评分及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8.15%)高于对照组(8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lom评分和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Lyshlom评分高于对照组[(87.9±3.5)分vs(76.1±3.5)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7±0.8)分vs(3.5±1.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关节镜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疼痛,其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唐国能;黄粹业;蒋永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压及血气分析对急性磷化铝中毒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急性磷化铝中毒患者的血压、血气分析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 2016年4月收治的24例口服磷化铝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结局分成死亡组11例和存活组13例,分别统计住院时血压及血气分析数值,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死亡组的血压、pH、HCO3-值显著低于存活组,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严重的低血压状态和代谢性酸中毒预后极差,血压、血气分析对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长江;季娟;陈建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波理疗与加味双柏散联合干预在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波理疗与加味双柏散联合干预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留置PICC的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置管后予常规维护,观察组置管后在常规维护基础上给予微波理疗与加味双柏散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3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2例,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157,P<0.01).结论 微波理疗与加味双柏散联合干预可降低肿瘤患者留置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降低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费用,提高PICC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君丽;黄芳艳;刘佳;陆菁;杨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髋臼骨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3D打印辅助手术组)35例和B组(传统手术组)3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复位效果、髋关节功能等.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6个月.A组手术时间(115.0±25.3) min、术中出血量(350.0+ 126.5) ml、术后引流量(120.0± 15.1) ml均少于B组,A组用改良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价复位效果,优良率为94.3%,按照改良Merle D'Aubigné and Postel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6%,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髋臼骨折手术可提升髋臼骨折整体手术效果.

    作者:陆俭军;秦豪;陆声榆;李晓;甘智;何锦威;林鑫欣;李颖;谭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SHS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积分状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较大改善,且观察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利于改善症状,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周康秋;吴世芳;谭碧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低频电刺激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1],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属于急性尿潴留,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尿潴留增加病人反复插尿管的风险,易造成泌尿系感染和膀胱功能损伤.膀胱过度充盈,可影响子宫收缩而导致产后出血,给产妇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影响其哺乳和产后恢复.因此,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于2012年引进法国盆底康复治疗技术,用盆底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疗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015年起利用其原理及技术尝试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杨柳;陈贻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桂西地区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PPAR-γ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y)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8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3名健康者作为观察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PPAR-γ的表达含量,结合常规方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两组间PPAR-γ及ESR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观察组PPAR-γ与ESR水平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 两组PPAR-γ及ES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PPAR-γ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与Ficat Ⅰ/Ⅱ期患者相比较,Ⅲ/Ⅳ期患者血清PPAR-y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PPAR-γ与ESR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PPAR-γ的水平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

    作者:农峰;蓝常贡;唐毓金;谢克恭;陆敏安;廖林波;卢贤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泪前隐窝进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对照组采用中鼻道及下鼻道开窗联合进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术后复发率为2.5%,均低于对照组的15.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可作为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术式之一.

    作者:何引;吴家森;殷海;刘柏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干体重评估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1],其目的主要是清除体内过量的液体潴留,减轻机体尤其是心脏的容量负荷.血液透析患者液体容量超负荷可能引起难治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而过度超滤又可能导致残余肾功能障碍或透析间期低血压等的发生.因此,将患者体重控制到干体重,对评估患者体内水钠潴留状态、提高血液透析效果和有效防止并发症意义重大.

    作者:毛艳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隐匿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隐匿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在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的1200例患者中,根据血清TSH、FTB、FT4结果,分别选取临床甲减患者60例(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患者60例(亚临床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60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三组患者的诊室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身高和体重,比较三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的水平,分析甲减对血压的影响及甲减患者中各型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结果 排除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影响,24小时、日间、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诊室的收缩压及脉压差值在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诊室的舒张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患有隐匿性高血压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减组患有持续性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的比例略高于临床甲减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患有白大衣高血压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减患者中可能同时会伴有隐匿性高血压,建议在甲减患者中,特别是亚临床甲减患者中,与疑似高血压的人群一样,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

    作者:刘龙华;周黎明;龙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干预模式的研究

    目的 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干预模式.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住院分娩后母婴分离的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按传统的母婴分离常规护理,B组给予超早期乳房护理干预,C组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干预后比较三组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72 h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量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间泌乳始动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9.02,P<0.001),两两比较,B组、C组的泌乳始动时间较A组明显提前(P均<0.01),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1.73,P<0.001),两两比较,B组、C组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A组(P均<0.01),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泌乳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98.46,P<0.001),两两比较,B组、C组的泌乳量多于A组(P均<0.01),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乳房肿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233,v=2,P=0.016),两两比较,B组、C组的乳房肿胀发生率远低于A组(P均<0.05),而B组与C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 超早期乳房护理干预与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均可使泌乳始动提前,血清泌乳素水平提高,泌乳量增加,乳房胀痛减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两种方法均操作简单、无创,临床上可根据产妇的需要选择应用.

    作者:李雯馨;罗琳雪;黄凤形;李成香;陈丽芬;凌燕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颞肌外修补术在颅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颞肌外修补术在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并进行数字化成形钛网颞肌外修补颅骨缺损术的38例患者,与2007年7月~2012年3月采用颞肌下修补颅骨缺损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颞肌外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留置引流管天数均少于颞肌下组(P<0.001),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颞肌下组(P<0.05),术后外观满意度高于颞肌下组(P<0.01),局部疼痛发生率、颅骨缺损综合征好转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成形钛网颞肌外修补颅骨缺损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对颞肌损伤、脑组织干扰小,外观满意,总体效果优于颞肌下修补术.

    作者:黄常坚;韦朝霞;岑远光;江南凯;李荣卓;袁洁锋;谢盈;李庆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肾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精索鞘膜积液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肾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精索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82例精索鞘膜积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1例采用微创肾镜手术,而对照组41例采用开放性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医疗费用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肾镜手术治疗精索鞘膜积液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相较于开放性手术治疗更具临床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捷;吴尔岸;张然昆;廖凤文;韦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为引起残疾、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WHO估计全球2008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约有620万[2],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超过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居世界第二位.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3].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目前仍是康复医学界的一个难题,近年来中药熏蒸在治疗脑卒中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正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现将近年来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有科;唐汉庆;黄岑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