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纾瑜;陈文成
脊柱骨折占全身骨折5% ~6%,脊柱骨折又以胸腰椎骨折多见,椎体骨折往往造成脊柱稳定结构的破坏,若脊柱处于失稳状态,一般需要行重建脊柱稳定性手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提供即刻、坚强的脊柱三柱生物力学结构,疗效确切,已得到临床公认,传统手术方式为后路开放性手术,但是因手术医源性创伤带来的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因此,随着微创技术在骨科的优势得到体现,脊柱微创外科技术也成为脊柱外科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热点,微创技术在脊柱内固定术中应用也越来越多,笔者就经皮椎弓根钉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新武;赵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笑氧混合气体应用于老年结肠镜诊疗的效果.方法 将老年行结肠镜诊疗患者分为三组,笑气组(A组)300例,丙泊酚组(B组)300例,常规结肠镜检查组(C组)300例.比较三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B组镇痛效果优于C组(P<0.05),B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三组患者的谵妄、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清醒延迟>0.5 h、头昏及乏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A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及清醒延迟率显著低于B组(P<0.001).结论 笑气应用于老年结肠镜检查止痛效果较好,安全性高,特别适于合并心、肺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
作者:牛桂军;张启芳;陈卓琳;李晓燕;马玲玲;谭显清;黄福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桂西地区壮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CI)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抑素C(CysC)、内脏脂肪面积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确诊T2DM的患者180例[分为T2DM组60例和T2DM合并CI组(T2DM+CI组)120例]及健康体检者60例(健康对照组),均为壮族,检测三组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内脏脂肪面积,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T2DM组、T2DM+CI组之间的Hcy、Cy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两个指标值均逐渐升高(P<0.01),T2DM+CI组Hcy、CysC高.T2DM+CI组血清Hcy与CysC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Hcy、CysC与内脏脂肪面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合并CI患者Hcy、CysC水平升高,它们与内脏脂肪面积具有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作者:郭星荣;王民登;韦一民;罗章伟;欧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与传统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85例鼾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与B组(扁桃体摘除联合腺样体刮除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结论 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较传统腺样体刮除术可减小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其疗效更显著.
作者:黄灿;农绍志;李秀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分析及解决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介绍可行的处方专项点评工作经验,为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的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结果,总结出典型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结果 22 029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36张,占1.53%.不合理类型主要分布为: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占27.98%,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占23.21%,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的占17.56%,适应证不适宜的占11.01%,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占8.33%,无适应证用药的占7.44%.结论 通过对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中的典型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促进了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在抗菌药物管理及处方专项点评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抗菌药物管理的长效机制.
作者:周歧骥;谭玉英;周惠芳;黄锁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结肠癌耐药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浓度为0.5mg/ml、1 mg/ml、2 mg/ml、4 mg/ml、8 mg/ml苦参碱作用于结肠癌细胞HCT-8/VCR,分别在24 h、48 h,采用CCK-8法检测苦参碱对结肠癌细胞HCT-8及其耐药细胞HCT-8/VCR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出抑制率;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基因P62、Beclin-1、LC3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作用耐药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 在苦参碱作用24h和48 h后,HCT-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苦参碱对HCT-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各组细胞的凋亡率检测发现,采用苦参碱的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大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苦参碱应用24h后,HCT-8/VCR细胞质中出现了自噬泡.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P62、Beclin-1、LC3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随之增强.结论 苦参碱能够提高结肠癌耐药细胞的自噬水平,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VCR的多药耐药性,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苏建伟;蒋旗;黄桂柳;邓志华;胡高裕;周喜汉;王统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2月儿科收治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94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7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雾化组47例,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雾化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可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陈天明;陈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一种治疗晚期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THA的不断开展,其术后并发症逐渐增多,如假体松动、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术后切口感染等.DVT是THA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1],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2-3].由于早期诊断十分困难,DVT给医务人员带来极大的挑战.目前,临床医护人员对THA术后DVT形成因素的认识程度及重视程度各异,导致所采取的措施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发病率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护理预防及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周兰岛;唐爱合;李成香;农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基因是现代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新热点,PCR技术因准确度和特异性高、灵敏度好等优点受到了医学工作者的青睐.PCR技术能在早期及时发现疾病,做到早预防和早治疗.而基因治疗中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和核酶是从分子水平对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具有从源头治疗的优点.但天然的寡核苷酸稳定性差,容易被各种核酶迅速降解,给研究应用带了一大难题.因此需寻找一种物质对寡核苷酸进行修饰,增加其抗酶切能力和提高其稳定性.近年来,锁核酸因其具有稳定性好、分子杂交能力强、抗核酸酶降解能力高、脂溶性好和低细胞毒性等特点而被人们应用于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笔者就锁核酸的理化性质、基因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其在病毒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潜在的研究价值.
作者:肖树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在呼吸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79例呼吸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检测PCT水平,将PCT≥0.5 μg/L患者设为研究组,将PCT<0.5 μg/L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状况、疾病严重程度、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 研究组患者Mar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ODS发生率(34.38%)及病死率(21.88%)显著高于对照组MODS发生率(6.38%)、病死率(4.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降钙素原可预测呼吸危重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MODS发生情况,可作为临床中早期预测呼吸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作者:曾志雄;李苏舒;郭栋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腹股沟是指位于大腿与下腹壁交界的三角区域,在腹壁肌肉组织强度出现降低、腹内压显著升高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缺损,从而导致腹腔内脏器向体表突出形成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十分常见、多发的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的痛苦和不便,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诱发肠梗阻、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1].无张力修补术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主流的方法,虽然具有操作简便、手术痛苦小、并发症风险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复发率仍有10%~15%[2].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以我院2011年2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54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复发原因及再次手术的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融;刘振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红细胞作为血液中数量多的有形成分,却有简单的结构,无细胞核和细胞器.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参与机体防御机制的主要是白细胞,而红细胞的主要功能只是运输呼吸性气体.其实在1981年-Siegel Ⅰ等人已经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概念,他们发现红细胞有多种免疫功能,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认为红细胞能通过免疫黏附来发挥其免疫功能[1],这开辟了免疫学研究的新领域.此后,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并验证红细胞上存在许多免疫相关分子,它们分工合作,还承担了多种复杂的天然免疫功能,如识别、黏附、浓缩、杀伤抗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等,此外还可调节其他免疫反应.笔者综述了红细胞免疫物质基础、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因素及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方法,并对红细胞免疫研究的近况加以介绍.
作者:张纾瑜;陈文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复位,使用带线锚钉固定,观察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一评分及临床表现.结果 术中关节镜下骨折均满意复位;术后行X线复查,12例患儿骨折端达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均示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进行膝关节检查,所有患者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儿童髁间棘骨折,骨折端复位简单、固定牢靠、损伤小且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作者:陈戟霞;韦积华;罗群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脂肪组织不仅参与机体能量代谢,而且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和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抵抗素(Resistin)、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ADPN)等.Nakano等首次从人血浆中分离出一种脂肪组织源性的血浆激素蛋白(adiponectin,ADPN),不仅与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密切相关,而且与慢性肾脏病(CKD)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也有一定关系,现就其与CKD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庞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单纯全身麻醉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肺通气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并行胸科手术的8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麻醉方式分为全麻组(34例)和全麻复合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术中30 min及术毕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及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 min、术毕全麻复合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全麻复合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肺通气中应用较单纯全麻更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患者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
作者:蓝江;梁安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60岁以上男性BPH发生率在50%以上,而80岁以上男性BPH发病率可高达83%[1.目前对于BPH诊治和评估的方法很多,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种利用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原理及方法来研究尿液输送、储存及排出体外的动态过程的方法,无论是在BPH患者诊断、治疗方法选择或者疗效评价方面,均能提供客观、可靠的理论依据,近年来在BPH患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尿动力学检查在BPH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吴清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制扣眼松紧带在气管套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棉寸带固定气管导管,观察组32例采用自制扣眼固定气管导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皮肤损伤程度、气管导管脱出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共381次,对照组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共377次.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舒适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皮肤损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损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气管套管脱管发生,对照组发生气管套管脱管7例,发生率为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套管脱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扣眼松紧带取材方便,操作简便,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皮肤损伤发生与气管套管脱出的风险,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连欣;王建源;黄小珍;陈秋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与丹参酮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依那普利组、丹参酮组和依那普利-丹参酮联合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丹参酮和依那普利-丹参酮,经14 d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凝血时间(CT)、血小板数(PLT)、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后,依那普利组、丹参酮组和依那普利-丹参酮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82.0%和96.0%,显效率分别为50.0%、48.0%和62.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30.0%,显效率10.0%)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治疗后CT、SaO2、MPA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且联合用药较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 依那普利与丹参酮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动脉高压,改善肺源性心脏病症状,是一组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剑勇;邓益斌;肖树荣;许桂丹;罗维贵;蒋玉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喷他佐辛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44例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22例患儿术中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作为对照组,另22例患儿术中采用喷他佐辛进行麻醉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监测入室时(T0)、置镜前(T1)、置镜后(T2)、退镜时(T3)两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R).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镜前后对照组的SpO2 、RR波动明显(P<0.01),观察组置镜前后无明显波动(P>0.05).T2、T3时观察组患儿SpO2、R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麻醉过程中观察组患儿的SpO2 RR水平较对照组更稳定.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咳呛、呕吐、哭闹、舌后坠以及喉水肿等,观察组、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9.09%、3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喷他佐辛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对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影响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国荣;韦宝勇;关开华;韦又嘉;梁安伟;周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脂相关影响因素与广西壮族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选取来院就诊的120例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与120例壮族体检正常者列为结石组和对照组,采集两组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液3~5ml,分离血清后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总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浆载脂蛋白A、B、E(ApoA、ApoB、ApoE)测定.分析两组人群血脂相关因素及家族史差异,并用PCR-测序技术检测两组人群的ApoE基因序列.结果 两组人群TG、TC、HDL-C和血浆Apo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石组TG、TC和血浆ApoE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结石组有家族史33人,占27.5%(33/120),对照组有家族史14人,占11.7% (14/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51,P=0.002,OR=2.87,95% CI:1.45 ~ 5.71).两组人群ApoE基因的三个外显子序列对比无突变.结论 在广西壮族人群中,高TC、TG、ApoE水平及低HDL-C水平与泌尿系结石形成相关,有结石家族史的人群更易患泌尿系结石,但ApoE基因第1、2、3外显子上未发现与泌尿系结石相关的基因突变.
作者:吴计超;黄群;孟冬冬;黄敏玉;潘思颖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