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球生物学屈光参数在不同民族种族人群中的研究进展

梁高华

关键词:生物学屈光参数, 民族, 种族, 白内障
摘要: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是全球盲人高发的主要地区之一,约有670万盲人,占全球盲人总数的18%,其中主要致盲原因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约占盲人总数的一半[1~3].目前白内障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复明手术,不但需要选择植入合适度数的人工晶体使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而且使患者尽可能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因此根据不同人群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是保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关键.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0例使用血塞通+天麻素治疗,B组50例单用血塞通治疗,C组50例单用天麻素治疗.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的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C组(P<0.01).B组治疗后的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5328,v=2,P=0.003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临床疗效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而A组下降幅度较B组和C组大(P<0.05或0.01).治疗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性眩晕能明显减轻眩晕等临床症状,且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联合用药优于单药治疗.

    作者:覃华宏;冯小云;李春祥;雷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D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疑难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疑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妇产科收治的125例妇科疑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运用新型的3D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2例,运用普通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发放自行定制的治疗效果评价调查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情况.结果 1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副损伤发生.结论 3D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评价,保证患者满意度,减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尽快帮助患者提前下床活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峰;赖昌生;苏煜;吴映波;谢树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收治的94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则给予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结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结肠镜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中医辨证结合保留灌肠治疗UC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国春;覃佑邦;莫亚青;宁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体会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治疗方法之一,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急性并发症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其中低血压常见,其发病率可达30%左右[1],因此如何判断及正确处理低血压对血液透析病人尤为重要,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91例,男64例,女27例,年龄18~82岁,平均48.1岁.透析时间短1个月,长1年;总行血液透析2694例次,发生低血压271例次.其中超滤过量202例次,对于透析器膜过敏发生低血压22例次,因其他原因发生低血压47例次.

    作者:林小英;韦艳琴;黎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强度华法林预防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心房颤动(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C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有害性心律失常之一,65岁以上人群房颤的发生率达5%[1].栓塞,尤其是脑栓塞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恰当的抗栓治疗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我们通过观察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使用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预后情况,探讨老年患者应用华法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适宜抗凝强度.

    作者:秦培英;周钦;禢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上田疗法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用上田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痉挛性脑瘫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干预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上田疗法,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5个功能区G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5个功能区GMFM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升高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 上田疗法治疗能明显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肌张力.

    作者:张春梅;潘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两种类型长期导管留置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Permcath和Palindrome两种长期导管留置术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接受长期导管留置术的患者89例,分成两组,A组49例采用改良长期导管留置术留置Permcath导管,B组40例采用常规长期导管留置术留置Palindrome导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内渗血率.结果 A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内渗血率分别为98.0%、(8.1±2.4) ml、(41.23±12.56)min、10.2%,B组的分别为82.5%、(15.3±5.7) ml、(55.23±9.72) main、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留置术中,采用改良长期导管留置的Perm-cath导管较采用常规长期导管留置术的Palindrome导管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快捷.

    作者:梁子安;马春成;禢晓燕;李杰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家属的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取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的GCS评分情况,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GOS评定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GC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两组GOS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GOS评定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恢复快,且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华东;符黄德;罗起胜;黄海能;邓元央;罗琨祥;李传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13年南宁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南宁市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流行情况及重点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该市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南宁市2013年的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南宁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83 765例,死亡382例,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1239.13/10万、死亡率5.65/10万、病死率0.46%.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乙类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艾滋病;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丙类传染病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手足口病、乙型肝炎、肺结核和性传播疾病是南宁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吕忠其;卢耀状;郭亮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足口病患儿IL-18对Th1/Th2平衡细胞因子IL-1、IL-8、IL-4、IL-10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IL-18与Th1型细胞因子IL-1、IL-8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变化,并探讨手足口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住院并诊断为HFMD患儿46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普通病例40例(普通病例组),重症病例6例(重症病例组),选取同期经过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幼儿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形态观察、ELISA法检测各细胞因子水平、淋巴细胞凝胶电泳观察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表皮层增厚,血管增生、扩张,伴有炎症细胞浸润、表皮细胞碎片.与对照组比较,普通病例组和重症病例组的IL-18、IL-1、IL-8、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通过淋巴细胞凝胶电泳观察到,病例组彗星细胞比对照组多.结论 IL-18可能通过影响Th1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对Th1/Th2平衡进行调控而参与手足口病发病机制,IL-18有可能作为临床干预手足口病的潜在靶点.

    作者:黄月艳;唐汉庆;李清锋;李晓华;卢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防并发肺栓塞的护理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COPD患者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高发人群[1].COPD急性加重患者合并PE者占33%[2],因临床表现与原发病重叠,发生后病情严重,临床往往诊断不及时,而导致愈后不良.COPD合并PE病人的死亡率是未合并PE病人死亡率的2倍[3].小范围的PE可无明显症状,而巨大的PE可导致猝死或严重休克.因此,对COPD患者有效的PE预防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将其形成因素、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谭耀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广西壮族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检测

    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在广西壮族骨关节结核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之间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广西壮族骨关节结核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65名壮族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外周血血清IL-12水平,常规方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间IL-12、ESR、CRP水平的差异,分析观察组患者IL-12水平与ESR、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IL-12、ESR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L-12显著低于对照组,ESR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IL-12水平与ESR水平及CRP水平均无明显线性相关(P>0.05).结论 广西壮族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IL-12水平低于正常人群,IL-12可能在骨关节结核的发病中起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陆潞;唐毓金;谢克恭;蓝常贡;潘生才;林佳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膝关节滑膜炎关节镜术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的疗效

    目的 观察膝关节滑膜炎关节镜术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行关节镜手术的膝关节滑膜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术后A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同时进行康复治疗,B组为对照组仅进行康复治疗.记录关节镜切除滑膜术后7天、5周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时抽取关节液置于4℃保存,测定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组VAS评分降低较B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关节液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A组关节液SOD水平升高较B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关节液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A组关节液MDA水平下降程度较B组更明显(P<0.01).结论 关节镜膝关节滑膜炎术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减轻膝关节炎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何文革;闫冬梅;李瑞阳;吴先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运用QCC方法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漏滴率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点眼药是检查、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方法,眼科住院患者点眼率达95%以上,平均每人每天点眼药达5~6次[1].滴眼药水成为眼科护理人员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住院患者眼药水漏滴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遵医嘱按时、按次数地正确滴眼药水,对促进患者眼疾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品管圈(QCC)为持续质量改善小组,指有相同或接近工作性质的基层成员自愿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活动,圈员主动提出、讨论并解决与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2].我科于2014年4月至10月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应用于“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漏滴率”的实践中,取到了满意成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芳;黄莎莎;何妍婷;覃和平;农坚;凌雅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桂西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 12月在呼吸内科治疗的2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偶数人实验组,奇数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出院当天采用自行设计的COPD知识评价表评价两组患者的COPD知识掌握情况;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用COPD生命质量(QOL)测评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但实验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及焦虑状态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0.05或0.01),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帮助桂西地区COPD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患者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罗梅银;邓惠英;彭春兰;黄小梅;庾婕;周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流程化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流程化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患者214例,按受检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按常规胃肠镜检查术实施护理,观察组按流程化护理的三个阶段六个步骤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况、配合程度,检查所需时间、血压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况、配合程度,检查所需时间、麻醉药用量、发生呼吸抑制例数,检查中血压及脉搏变化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胃肠镜检查术中采用流程化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获取胃肠镜检查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缩短检查所需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增加检查时患者血压、心率的稳定性,极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雪梅;黄明宜;陆春彩;赵杏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07~2012年桂林市市售食品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桂林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07年到2012年每年抽取桂林市市区3家菜市场、5家大型超市及1家奶牛场的生肉类、非包装熟肉制品、乳及乳制品、生食蔬菜、水产品、冷冻饮品、熟制粮谷类制品等七类食品共831份,依据GB4789-2010中的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GB4789-2008中的方法检测大肠杆菌0157:H7、副溶血性弧菌.结果 在831份受检样品中,76份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为9.1%;其中,检出沙门菌39份,检出率为4.7%,检出单增李斯特菌12份,检出率为1.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11份(5.4%),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4份(9.5%),大肠杆菌O157∶ H7未检出;2007~2012年桂林市食源性致病菌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桂林市市售食品虽然致病菌阳性检出率逐年降低,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春旭;贺漓漓;李红梅;王彦文;李立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愉快因子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

    围手术期的患者受到麻醉、手术相关的心理刺激及躯体手术创伤刺激,势必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表现为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受到破坏,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种应激反应程度越强烈,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并且越严重[1],因此减少或避免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发生,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眼球生物学屈光参数在不同民族种族人群中的研究进展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是全球盲人高发的主要地区之一,约有670万盲人,占全球盲人总数的18%,其中主要致盲原因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约占盲人总数的一半[1~3].目前白内障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复明手术,不但需要选择植入合适度数的人工晶体使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而且使患者尽可能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因此根据不同人群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是保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关键.

    作者:梁高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术后疼痛患者护理管理概述

    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1],其性质为急性伤害性疼痛,也是临床常见和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尽管疼痛管理手段不断更新、改进,但术后患者镇痛不全发生率仍为43.9%[2],术后镇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目前欠缺有效的术后疼痛护理的规范化管理是主要原因.笔者就术后疼痛护理管理综述如下.

    作者:杨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