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颖;高天生;李河钊;范小玲
目的 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IL-18与Th1型细胞因子IL-1、IL-8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变化,并探讨手足口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住院并诊断为HFMD患儿46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普通病例40例(普通病例组),重症病例6例(重症病例组),选取同期经过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幼儿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形态观察、ELISA法检测各细胞因子水平、淋巴细胞凝胶电泳观察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表皮层增厚,血管增生、扩张,伴有炎症细胞浸润、表皮细胞碎片.与对照组比较,普通病例组和重症病例组的IL-18、IL-1、IL-8、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通过淋巴细胞凝胶电泳观察到,病例组彗星细胞比对照组多.结论 IL-18可能通过影响Th1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对Th1/Th2平衡进行调控而参与手足口病发病机制,IL-18有可能作为临床干预手足口病的潜在靶点.
作者:黄月艳;唐汉庆;李清锋;李晓华;卢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COPD患者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高发人群[1].COPD急性加重患者合并PE者占33%[2],因临床表现与原发病重叠,发生后病情严重,临床往往诊断不及时,而导致愈后不良.COPD合并PE病人的死亡率是未合并PE病人死亡率的2倍[3].小范围的PE可无明显症状,而巨大的PE可导致猝死或严重休克.因此,对COPD患者有效的PE预防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将其形成因素、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谭耀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大于10%,知晓率却不足5%.国内CKD患者的病因仍以原发慢性肾小球肾炎居多,约占40%,而发达国家以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为其首要病因.CKD很难根治,绝大部分患者终将进入终末期(即尿毒症期).而在各类CKD的死因当中,心血管事件居首位.研究发现[1],CKD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轻度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性已明显增加,并且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CKD之间的CVD患病率均存在差异性.CKD患者拥有众多CVD危险因素,这包括传统与非传统危险因素,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引起了科研人员广泛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CKD患者中高Hcy在心脏血管系统疾病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治疗方法之一,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急性并发症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其中低血压常见,其发病率可达30%左右[1],因此如何判断及正确处理低血压对血液透析病人尤为重要,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91例,男64例,女27例,年龄18~82岁,平均48.1岁.透析时间短1个月,长1年;总行血液透析2694例次,发生低血压271例次.其中超滤过量202例次,对于透析器膜过敏发生低血压22例次,因其他原因发生低血压47例次.
作者:林小英;韦艳琴;黎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心房颤动(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C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有害性心律失常之一,65岁以上人群房颤的发生率达5%[1].栓塞,尤其是脑栓塞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恰当的抗栓治疗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我们通过观察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使用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预后情况,探讨老年患者应用华法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适宜抗凝强度.
作者:秦培英;周钦;禢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围手术期的患者受到麻醉、手术相关的心理刺激及躯体手术创伤刺激,势必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表现为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受到破坏,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种应激反应程度越强烈,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并且越严重[1],因此减少或避免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发生,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RA患者123例,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分为活动组61例(DAS28>3.2)和低疾病活动组62例(DAS28≤3.2),按相应性别年龄特征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铁(Fe)、锌(Zn)等营养指标及球蛋白(GLO)、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等免疫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组HGB、ALB、PA、TC、HDL、Fe、Zn、R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组、低疾病活动组的HGB、ALB、PA、Fe、Zn、R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HGB、ALB、PA、TC、HDL、Fe、Zn显著低于低疾病活动组(P<0.05或0.01).三组GLO、IgG、IgA、Ig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组、低疾病活动组的GLO、IgG、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GLO、IgA显著高于低疾病活动组(P<0.05).HGB、ALB、PA、HDL、RBP、Fe与DAS28、GLO、IgG、IgA呈负相关(P<0.05或0.01),Zn与GLO、IgA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RA患者存在蛋白质、血脂、微量元素代谢紊乱,与摄入不足、免疫功能紊乱及疾病活动相关.
作者:叶婷;米存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点眼药是检查、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方法,眼科住院患者点眼率达95%以上,平均每人每天点眼药达5~6次[1].滴眼药水成为眼科护理人员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住院患者眼药水漏滴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遵医嘱按时、按次数地正确滴眼药水,对促进患者眼疾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品管圈(QCC)为持续质量改善小组,指有相同或接近工作性质的基层成员自愿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活动,圈员主动提出、讨论并解决与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2].我科于2014年4月至10月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应用于“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漏滴率”的实践中,取到了满意成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芳;黄莎莎;何妍婷;覃和平;农坚;凌雅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收治的94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则给予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结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结肠镜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中医辨证结合保留灌肠治疗UC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国春;覃佑邦;莫亚青;宁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家属的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取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的GCS评分情况,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GOS评定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GC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两组GOS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GOS评定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恢复快,且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华东;符黄德;罗起胜;黄海能;邓元央;罗琨祥;李传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与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比较以不同分界血压分组的各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探讨优血压控制目标.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6例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密切观察患者急性脑出血期间的血压变化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状况,比较在不同血压水平条件下患者NIHSS评分情况.结果 患者入院28天后的收缩压与患者近期神经功能NIHSS评分恢复密切相关(r=-0.239,P=0.026),以收缩压160 mmHg为临界值分组,对比发现收缩压≤160 mmHg的患者近期(入院第28天)神经功能NIHSS评分明显比收缩压>160mmHg的患者恢复快(P<0.01),而以140 mmHg收缩压及以150 mmHg收缩压为临界值分组对比,患者近期(入院第28天)神经功能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发性急性脑出血期的血压水平与近期神经功能恢复存在密切相关性,控制患者的收缩压≤160 mmHg,可能是较为合理的血压控制方案.
作者:劳小平;罗丹;罗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磷酸肌酸钠和能量合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0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予相同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能量合剂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钠0.5 g加入5%葡萄糖20ml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肌钙蛋白T(cTnT)、QT离散度(QTd)的变化.结果 治疗7d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酶激酶同工酶(CK-MB)、cTnT、QTd等6个指标值均明显恢复(P<0.01),治疗组各个指标值恢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的疗效显著优于能量合剂,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高慧敏;殷建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膝关节滑膜炎关节镜术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行关节镜手术的膝关节滑膜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术后A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同时进行康复治疗,B组为对照组仅进行康复治疗.记录关节镜切除滑膜术后7天、5周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时抽取关节液置于4℃保存,测定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组VAS评分降低较B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关节液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A组关节液SOD水平升高较B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关节液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A组关节液MDA水平下降程度较B组更明显(P<0.01).结论 关节镜膝关节滑膜炎术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减轻膝关节炎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何文革;闫冬梅;李瑞阳;吴先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102例,采用抽签法分为3DCRT组和联合组各51例,3DCRT组给予3DCRT,联合组在3DCRT基础上加HIFU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淋巴结大小改变情况,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吗啡用量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的梗阻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淋巴结大小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淋巴结消退情况好于3DCRT组.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吗啡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吗啡用量均显著减少(P<0.01);联合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3DCRT组(P<0.05),吗啡用量显著少于3DCRT组(P<0.01).两组患者的梗阻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淋巴结转移癌,3DCRT、HIFU联合治疗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3DCRT,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春英;魏林;赵大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B组37例.A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采用PFNA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时长、出血情况、下地活动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跟踪随访1年,收集对比Harris评分指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均小于A组,但A组下地活动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 (8/30),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9/3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个月、12个月B组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个性化手术方式.
作者:刘志坚;刘浩;李志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07年到2012年每年抽取桂林市市区3家菜市场、5家大型超市及1家奶牛场的生肉类、非包装熟肉制品、乳及乳制品、生食蔬菜、水产品、冷冻饮品、熟制粮谷类制品等七类食品共831份,依据GB4789-2010中的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GB4789-2008中的方法检测大肠杆菌0157:H7、副溶血性弧菌.结果 在831份受检样品中,76份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为9.1%;其中,检出沙门菌39份,检出率为4.7%,检出单增李斯特菌12份,检出率为1.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11份(5.4%),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4份(9.5%),大肠杆菌O157∶ H7未检出;2007~2012年桂林市食源性致病菌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桂林市市售食品虽然致病菌阳性检出率逐年降低,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春旭;贺漓漓;李红梅;王彦文;李立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0例使用血塞通+天麻素治疗,B组50例单用血塞通治疗,C组50例单用天麻素治疗.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的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C组(P<0.01).B组治疗后的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5328,v=2,P=0.003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临床疗效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而A组下降幅度较B组和C组大(P<0.05或0.01).治疗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性眩晕能明显减轻眩晕等临床症状,且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联合用药优于单药治疗.
作者:覃华宏;冯小云;李春祥;雷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血糖是危重症患者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严重高血糖可影响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加重或促进原有疾病的进展,加重器官系统功能衰竭,造成不良的临床后果.因此,危重症高血糖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目前研究表明,PI-3K信号通路在糖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PI-3K信号通路与危重症高血糖有密切关系,现对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覃晓洁;吴标良;何明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MURU)联合曼月乐(MIR)治疗中、重度子宫腺肌病(ADE)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有保留子宫意愿的中、重度ADE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测的子宫肌壁厚度及腺肌瘤的大直径将患者分成两组,中度组52例,重度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MU-RU联合MIR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痛经评分及经量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结果 中度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重度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重度组(P<0.01).治疗后两组痛经评分均降为0分,两组经量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值均显著下降(P<0.01)、子宫体积均显著缩小(P<0.01),治疗后重度组患者的CA125值显著高于中度组(P<0.01).两组子宫肌壁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MURU联合MIR治疗中、重度ADE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越凤;刘高焰;陈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与苯巴比妥在小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治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镇静起效时间、达到Ramsay 4级时所需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脱机时间,用药前后各个时间点(镇静前、Ramsay 4级时、2h、12 h、24 h)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镇静起效时间、达到Ramsay 4级所需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及脱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个时间点上,观察组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SpO2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MAP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无明显的呼吸、心血管或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出现,停药后均能顺利苏醒.结论 与苯巴比妥相比较,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治疗患儿中,具有镇静效果好、停药后苏醒快、脱机时间短等优点,可提高机械通气有效性.
作者:刘世凯;陈祺棠;梁传乐;尧国勇;周群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