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坚;刘浩;李志全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是全球盲人高发的主要地区之一,约有670万盲人,占全球盲人总数的18%,其中主要致盲原因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约占盲人总数的一半[1~3].目前白内障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复明手术,不但需要选择植入合适度数的人工晶体使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而且使患者尽可能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因此根据不同人群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是保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关键.
作者:梁高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流程化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患者214例,按受检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按常规胃肠镜检查术实施护理,观察组按流程化护理的三个阶段六个步骤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况、配合程度,检查所需时间、血压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况、配合程度,检查所需时间、麻醉药用量、发生呼吸抑制例数,检查中血压及脉搏变化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胃肠镜检查术中采用流程化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获取胃肠镜检查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缩短检查所需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增加检查时患者血压、心率的稳定性,极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雪梅;黄明宜;陆春彩;赵杏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血糖是危重症患者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严重高血糖可影响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加重或促进原有疾病的进展,加重器官系统功能衰竭,造成不良的临床后果.因此,危重症高血糖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目前研究表明,PI-3K信号通路在糖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PI-3K信号通路与危重症高血糖有密切关系,现对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覃晓洁;吴标良;何明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疑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妇产科收治的125例妇科疑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运用新型的3D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2例,运用普通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发放自行定制的治疗效果评价调查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情况.结果 1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副损伤发生.结论 3D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评价,保证患者满意度,减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尽快帮助患者提前下床活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峰;赖昌生;苏煜;吴映波;谢树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1],其性质为急性伤害性疼痛,也是临床常见和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尽管疼痛管理手段不断更新、改进,但术后患者镇痛不全发生率仍为43.9%[2],术后镇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目前欠缺有效的术后疼痛护理的规范化管理是主要原因.笔者就术后疼痛护理管理综述如下.
作者:杨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大于10%,知晓率却不足5%.国内CKD患者的病因仍以原发慢性肾小球肾炎居多,约占40%,而发达国家以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为其首要病因.CKD很难根治,绝大部分患者终将进入终末期(即尿毒症期).而在各类CKD的死因当中,心血管事件居首位.研究发现[1],CKD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轻度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性已明显增加,并且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CKD之间的CVD患病率均存在差异性.CKD患者拥有众多CVD危险因素,这包括传统与非传统危险因素,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引起了科研人员广泛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CKD患者中高Hcy在心脏血管系统疾病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膝关节滑膜炎关节镜术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行关节镜手术的膝关节滑膜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术后A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同时进行康复治疗,B组为对照组仅进行康复治疗.记录关节镜切除滑膜术后7天、5周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时抽取关节液置于4℃保存,测定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组VAS评分降低较B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关节液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A组关节液SOD水平升高较B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关节液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A组关节液MDA水平下降程度较B组更明显(P<0.01).结论 关节镜膝关节滑膜炎术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减轻膝关节炎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何文革;闫冬梅;李瑞阳;吴先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点眼药是检查、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方法,眼科住院患者点眼率达95%以上,平均每人每天点眼药达5~6次[1].滴眼药水成为眼科护理人员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住院患者眼药水漏滴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遵医嘱按时、按次数地正确滴眼药水,对促进患者眼疾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品管圈(QCC)为持续质量改善小组,指有相同或接近工作性质的基层成员自愿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活动,圈员主动提出、讨论并解决与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2].我科于2014年4月至10月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应用于“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漏滴率”的实践中,取到了满意成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芳;黄莎莎;何妍婷;覃和平;农坚;凌雅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102例,采用抽签法分为3DCRT组和联合组各51例,3DCRT组给予3DCRT,联合组在3DCRT基础上加HIFU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淋巴结大小改变情况,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吗啡用量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的梗阻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淋巴结大小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淋巴结消退情况好于3DCRT组.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吗啡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吗啡用量均显著减少(P<0.01);联合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3DCRT组(P<0.05),吗啡用量显著少于3DCRT组(P<0.01).两组患者的梗阻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淋巴结转移癌,3DCRT、HIFU联合治疗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3DCRT,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春英;魏林;赵大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RA患者123例,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分为活动组61例(DAS28>3.2)和低疾病活动组62例(DAS28≤3.2),按相应性别年龄特征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铁(Fe)、锌(Zn)等营养指标及球蛋白(GLO)、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等免疫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组HGB、ALB、PA、TC、HDL、Fe、Zn、R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组、低疾病活动组的HGB、ALB、PA、Fe、Zn、R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HGB、ALB、PA、TC、HDL、Fe、Zn显著低于低疾病活动组(P<0.05或0.01).三组GLO、IgG、IgA、Ig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组、低疾病活动组的GLO、IgG、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GLO、IgA显著高于低疾病活动组(P<0.05).HGB、ALB、PA、HDL、RBP、Fe与DAS28、GLO、IgG、IgA呈负相关(P<0.05或0.01),Zn与GLO、IgA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RA患者存在蛋白质、血脂、微量元素代谢紊乱,与摄入不足、免疫功能紊乱及疾病活动相关.
作者:叶婷;米存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COPD患者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高发人群[1].COPD急性加重患者合并PE者占33%[2],因临床表现与原发病重叠,发生后病情严重,临床往往诊断不及时,而导致愈后不良.COPD合并PE病人的死亡率是未合并PE病人死亡率的2倍[3].小范围的PE可无明显症状,而巨大的PE可导致猝死或严重休克.因此,对COPD患者有效的PE预防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将其形成因素、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谭耀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与苯巴比妥在小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治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镇静起效时间、达到Ramsay 4级时所需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脱机时间,用药前后各个时间点(镇静前、Ramsay 4级时、2h、12 h、24 h)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镇静起效时间、达到Ramsay 4级所需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及脱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个时间点上,观察组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SpO2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MAP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无明显的呼吸、心血管或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出现,停药后均能顺利苏醒.结论 与苯巴比妥相比较,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治疗患儿中,具有镇静效果好、停药后苏醒快、脱机时间短等优点,可提高机械通气有效性.
作者:刘世凯;陈祺棠;梁传乐;尧国勇;周群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与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比较以不同分界血压分组的各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探讨优血压控制目标.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6例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密切观察患者急性脑出血期间的血压变化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状况,比较在不同血压水平条件下患者NIHSS评分情况.结果 患者入院28天后的收缩压与患者近期神经功能NIHSS评分恢复密切相关(r=-0.239,P=0.026),以收缩压160 mmHg为临界值分组,对比发现收缩压≤160 mmHg的患者近期(入院第28天)神经功能NIHSS评分明显比收缩压>160mmHg的患者恢复快(P<0.01),而以140 mmHg收缩压及以150 mmHg收缩压为临界值分组对比,患者近期(入院第28天)神经功能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发性急性脑出血期的血压水平与近期神经功能恢复存在密切相关性,控制患者的收缩压≤160 mmHg,可能是较为合理的血压控制方案.
作者:劳小平;罗丹;罗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ermcath和Palindrome两种长期导管留置术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接受长期导管留置术的患者89例,分成两组,A组49例采用改良长期导管留置术留置Permcath导管,B组40例采用常规长期导管留置术留置Palindrome导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内渗血率.结果 A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内渗血率分别为98.0%、(8.1±2.4) ml、(41.23±12.56)min、10.2%,B组的分别为82.5%、(15.3±5.7) ml、(55.23±9.72) main、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留置术中,采用改良长期导管留置的Perm-cath导管较采用常规长期导管留置术的Palindrome导管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快捷.
作者:梁子安;马春成;禢晓燕;李杰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失血性休克指血液大量、快速流失引起的休克,多见于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各种严重多发性外伤引起的大血管损伤失血及产科大出血等.失血量及失血速度是造成失血性休克主要的因素,大部分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生微循环凝血,其与失血性休克具有密切关系[1].手术室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场所,手术室护士快速进行术前准备及术中有效抢救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院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下抢救护理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甘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治疗方法之一,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急性并发症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其中低血压常见,其发病率可达30%左右[1],因此如何判断及正确处理低血压对血液透析病人尤为重要,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91例,男64例,女27例,年龄18~82岁,平均48.1岁.透析时间短1个月,长1年;总行血液透析2694例次,发生低血压271例次.其中超滤过量202例次,对于透析器膜过敏发生低血压22例次,因其他原因发生低血压47例次.
作者:林小英;韦艳琴;黎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B组37例.A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采用PFNA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时长、出血情况、下地活动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跟踪随访1年,收集对比Harris评分指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均小于A组,但A组下地活动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 (8/30),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9/3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个月、12个月B组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个性化手术方式.
作者:刘志坚;刘浩;李志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评估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价值.方法 收集近5年经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200例,男性100例,女性100例.按研究对象的年龄分为两组:青年组92例及中老年组108例.计算所有患者颈椎C3、C4、C5、C6、C7的椎管矢状径、椎体中矢径、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结果 颈椎C3、C4、C5、C6、C7的椎管矢状径及椎体中矢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椎C4、C5、C6、C7两组的颈椎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C3、C5、C6有效颈椎管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X线中有效颈椎管率用于诊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海;覃静;黄勃;韦德文;谢静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品管圈活动,确立“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为活动主题,选择2014年4月至10月收治的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6月收治的42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行脐部准备(活动前),7~10月收治的50例患者采用品管圈方法行脐部准备(活动后),进行现状把握、分析原因,针对要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对比观察活动前和活动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的相关情况.结果 活动后50例患者,脐部准备缺陷率为10.00% (5/50),而活动前42例患者,缺陷率为59.52% (25/42),两组脐部准备缺陷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前患者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为71.43% (30/42),活动后患者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为96.00% (48/50),两组患者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前手术医师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为78.57% (33/42),活动后手术医师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为98.00% (49/50),两组医师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期目标值已达到,该问题得到明显改进.经过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圈员们在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荣誉感等各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结论 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提高圈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术前脐部准备流程标准化,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医生对脐部准备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秀霞;罗琳雪;韦雨芯;宁小敏;罗丽霞;冯玉珠;韦东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骨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相对复杂的学科,它与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多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学生的医学基础扎实.传统的三阶段式教学模式,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大、自学效率低,甚至失去学习兴趣,终理论测试成绩不理想、临床实践能力低下.为改善此教学现状,由“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本研究旨在探索器官系统课程模式下案例教学法(OSBL-CBL)在骨科疾病教学中的应用,以进一步提升骨科学教学的质量,适应形势发展及改革需要和我校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用型人才目标.我院于2012~2014年采用OSBL-CBL对2010级学生进行了骨科试点教学改革,现将改革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蓝常贡;唐毓金;谢克恭;龙丽珍;潘征;谈玉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