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顺产与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和母婴结局差异探究

毕桂英

关键词:剖宫产, 顺产, 母婴结局, 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比较剖宫产与顺产孕妇产后出血以及母婴结局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87例待产孕妇,依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为剖宫产分娩,研究组为顺产分娩,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和母婴结局情况.结果:顺利分娩后,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分别为(352.83±20.62)mL、2.22%(1/45);对照组则分别为是(451.37±56.37)mL、11.90%(5/42),两组组间比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率2.22%、产褥率4.44%、新生儿吸入性肺炎2.2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剖宫产,顺产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母婴结局优良.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2016年3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基础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二次出血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时间、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二次出血率、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影像学检查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对影像学检查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引用价值比较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此治疗的64例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都进行超声、X线以及CT检查,观察并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符合率.结果:CT影像检查的符合率高于其他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创伤性急腹症采取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缩短检查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嗅觉的影响

    目的:探究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治疗疗效以及对患者的嗅觉反映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嗅觉治疗疾病,恢复身体健康,并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医生事后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患者.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患者资料134例,并将这134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各为67例.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Wigand式开放手术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嗅觉改善情况,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让患者进行手术之后的28d之后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中的评价,终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7.01%,普遍高于对照组的88.06%,对这两组患者治疗12周之后的嗅觉功能进行比较,也显示出观察者具有更佳的治疗疗效.(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的治疗方式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患者,具有更佳的治疗疗效,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嗅觉功能,值得广泛应用,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摆脱疾病的干扰.

    作者:陈衍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讨宫外孕患者合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县医院2013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2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归入两组(21例/组)试验,Ⅰ组单纯接受甲氨蝶呤保守治疗,Ⅱ组同时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临床处理情况.结果:Ⅱ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Ⅰ组,包块、腹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接受血β-hCG水平、妊娠囊直径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血β-hCG水平显著降低,妊娠囊直径显著缩小,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合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方案治愈率高、症状恢复快,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邓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气相色谱检测水产品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

    目的:探究利用气相色谱检测水产品中8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建立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借助于乙腈进行提取的样品,并通过氨基固相萃取柱仪器进行净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方法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种有机氯类农药在0.05mg/L至1.00mg/L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水产品中8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效果良好,并且该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作者:刘振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患者(冠心病),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1例,分别采用阿司匹林(对照组)以及氯吡格雷(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别为95.12%(观察组)、92.68%(对照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8%(观察组)、19.51%(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能有效治疗冠心病,但氯吡格雷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石凤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其中第一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内容,第二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流程优化之后的优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在护理完成之后,患者的存活率和感染几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ICU重症患者,其采用优化后的基础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护理期间发生感染的几率.

    作者:陈常玲;纪涛;吴再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眼科护理人员10名作为常规组,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眼科护理人员10名作为研究组,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技术管理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应用效果,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贾瑞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两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运动恢复指数、认知程度恢复等级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疗效确切,具有较高预后恢复力以及较少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侧卧手术体位皮肤压疮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神经外科侧卧手术体位皮肤压疮的护理干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神经外科收治的侧卧手术体位的手术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4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办法的基础上,再采用皮肤压疮干预性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腰肌、颈肩、下肢的疼痛率,压疮发生率等.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总压疮发生率为5.88%,远高于对照组的23.5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侧卧手术体位患者采用皮肤压疮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皮肤压疮的发生概率,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敏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比较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对治疗脑炎继发癫痫临床效果

    目的:比较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分为三组,A组(托吡酯组)、B组(卡马西平组)、C组(丙戊酸钠组)患者各3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0.0%、83.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B组的23.3%和C组的20.0%(P<0.05).结论: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相当,但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胡会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及疗效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及疗效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癫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并用Eta系数将血液浓度和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表示出来.结果: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以及苯巴比妥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之间的Eta系数分别是0.525、0.957、0.935.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治疗效果之间的Eta系数为0.538.结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相关性,而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具有相关性,但是同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在临床中,为其提供了试验基础.

    作者:陈斌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冠心病患者采取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取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随访发现,85例患者中,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4例(4.71%),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6例(7.06%),术后心绞痛5例(5.88%),梗死部位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无明显相关性.经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术后1年生存率为95.29%,术后3年生存率为94.12%.结论: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显著,且预后佳,但难以阻止病情的进展,故临床上要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进一步改善预后,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曹庭家;周阳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阿替普酶用于急性脑梗塞在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疗效差异比较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自2016年3月-2017年12月的79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治疗,分组方式为不同的时间窗溶栓,治疗组为发病至给药时间<3h,对照组则为3-4.5h,两组均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分析治疗后患者改良爱丁堡-斯堪纳维雅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对比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威胁患者的健康,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症状,而尽早治疗的效果更好,尽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脑卒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文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苏州市某镇农村老年人血糖与血脂情况分析

    目的:观察在苏州市的某镇中,农村老年人群的血脂及血糖情况.方法:选出2017年3月到12月这一时间段到我院开展健康身体监测的5126位苏州的农村区域中老年人群,搜集全部人群的各类统计学材料,并对其血糖与血脂加以测定.结果:糖尿病组人群的全部血脂指标均大于非糖尿病组人群,P<0.05;糖尿病组人群的TG,TC,LDL-C血脂异常率都大于非糖尿病组人群,但是,HDL-C血脂异常率较小.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脂血症会使得血液的黏稠程度上升,引发各类心脑血管病症,所以,血糖升高的患者必须要有效的从药物,饮食,锻炼上控制自己的血脂.

    作者:常椿眉;许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牙周病正畸治疗与牙周维护

    目的:分析牙周病的正畸治疗与牙周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牙周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牙周指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周病患者实惠正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和减轻患者的牙龈炎症状,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辉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长效单药与短效联合抗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比较在抗高血压治疗中采取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以及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参照组纳入行短效联合治疗的41例患者,实验组纳入行长效单药治疗的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样本组间数据.结果: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收缩压下降值、舒张压下降值、收缩压标准差下降值、舒张压标准差下降值对比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具有参考意义(P<0.05).结论:将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应用在抗高血压治疗中均可获得显著作用,但长效单药效果更显著.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ICU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l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作者:许正艳;曹小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探究

    目的: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就诊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神经症状采用NIHSS量表评分统计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后溶栓效果显著,可缓解神经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侯东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II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β-Hgc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B超下段异常回声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显著高于治疗组(4.17%),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β-Hgc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B超下段异常回声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向爱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