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李守彦

关键词: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危险因素, 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颅脑损伤后影响精神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将100例因颅脑损伤住院的患者根据其精神障碍发生情况分为对照组(无精神障碍)和观察组(患有精神障碍)),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找出影响精神障碍的因素.相应的干预措施也相应提出.结果:100例颅脑损伤患者有36例发生精神障碍(发生率36%).单因素分析显示教育程度、GCS评分≤8分、颅内血肿等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CS评分≤8分(OR=1.825,P=0.00),颅内血肿(OR=2.031,P=0.00),额叶损伤(OR=1.997,P=0.00),损伤范围(OR=3.748,P=0.00),低氧血症(OR=1.749,P=0.00)症状是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颅脑损伤后的精神疾病此类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以减少或避免精神障碍的发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作者:舒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析膝关节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平均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身体恢复速度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鸿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气相色谱检测水产品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

    目的:探究利用气相色谱检测水产品中8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建立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借助于乙腈进行提取的样品,并通过氨基固相萃取柱仪器进行净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方法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种有机氯类农药在0.05mg/L至1.00mg/L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水产品中8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效果良好,并且该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作者:刘振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护理)和实验组(综合护理),每组71例.结果:实验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4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49%,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为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4.97±10.43)h,住院时间为(9.38±2.1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2.49±12.53)h和(14.29±3.6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夏亚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33例)和实验组(33例),参照组患者在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应用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UAER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UAER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胺酸能够显著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UAER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杨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对照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8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名,对照组采用西地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心室率及转复为窦性心律例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地兰,能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应急状态,争取抢救时间,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司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015-2017年金坛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情况分析

    为了提升农村中生活类饮用水源卫生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日常监测,及时了解水质及经水传播疾病的动态变化,积累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资料,保证供水水质卫生安全,促进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长期有效运转,金坛区疾控对于各大农村予以了饮用水相应的卫生检测,并总结结果如下[1].

    作者:杨亮;戴伟;陈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受孕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受孕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临床疗效较佳,可临床推广.

    作者:张孝珍;范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

    目的:对高危妊娠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其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的100例高危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患者50例,对对照组的妊娠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法对其进行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对高危妊娠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减少高危妊娠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减少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增加患者的睡眠质量,在临床护理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郑晓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接诊的160例血常规检验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将之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分成甲、乙两组(n=80).甲组实施静脉采血,乙组实施末梢采血.综合分析并比较两组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甲组的PLT、WBC与HB等指标的百分比数值含量均明显比乙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静脉采血法,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房翠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采取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20.2±2.3)d少于常规组(26.5±4.1)d,且满意度(94.6±3.4)分高于常规组(83.4±3.7)分(p<0.05).结论:通过预见性护理,能够帮助脑出血患者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紧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杨苗;赵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48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结果表明患者Harris 评分(90.8±1.9)分,疗效优良率为91.7%?随访期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4.3±1.1)周?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对于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海生;林峰;魏均强;胡文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切口非超生乳化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生乳化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硬核白内障治疗的5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采用分组治疗的方式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不同时间的检测中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显著好于采用超声乳化手术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生乳化手术在硬核白内障的治疗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帮助患者更快地改善治理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秦雪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慢性肾病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行空腹静脉血采集,观察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肌酐等指标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关系.结果:全部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甘油三脂、血肌酐、血清白蛋白、血糖和胆固醇等指标检测后,慢性肾病患者的各个时期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在CKD1~5期患者中,高Hcy血症发病率会随CKD分期的增高而增加.结论:患者的肾功能下降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增高,特别是慢性肾病2期患者,对其进行血Hcy水平检测能有效对其疑似心脑血管病症进行早期诊断,为后期治疗提供基础.

    作者:张保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效果

    目的:研究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将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分别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者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优,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姜学军;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产前心理应激事件导致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产前心理护理在产科应激事件和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方面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我科室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研究.将他们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了给予通常的产前检查和护理方法外,还采取产前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通常的产前检查和护理.结果:两组孕妇发生产科应激事件及PPd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孕妇产前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降低PPd的发生率,其对PPd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淑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治疗法,观察组接受科学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治疗后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临床疗效评分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的病患,开展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案,能提升病患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焦见荣;丁召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方式选择的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治疗及分娩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血糖控制满意程度分为对照组(血糖控制不满意)与实验组(血糖控制满意),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51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发病率分别为21.57%、74.51%,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龄大于37周小于40周的新生儿发病率显著优于胎龄小于37周及大于40周的新生儿,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顺产新生儿发病率显著优于剖腹产新生儿,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给予有效控制有利于新生儿生存质量的提升,分娩佳时机为37—40周.

    作者:姑丽巴合尔·玉苏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侧卧手术体位皮肤压疮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神经外科侧卧手术体位皮肤压疮的护理干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神经外科收治的侧卧手术体位的手术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4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办法的基础上,再采用皮肤压疮干预性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腰肌、颈肩、下肢的疼痛率,压疮发生率等.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总压疮发生率为5.88%,远高于对照组的23.5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侧卧手术体位患者采用皮肤压疮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皮肤压疮的发生概率,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敏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尿生化指标检测对肾功能早期改变的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对肾功能早期改变行以尿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肾功能早期改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择取60名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行以尿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两组尿素氮、肌酐以及尿酸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肾功能早期改变行以尿生化指标检测,可以对肾功能改变情况进行早期判断.

    作者:庞白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