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封闭负压引流结合外固定架并小腿皮瓣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

王裕辉;黄俊文;胡曙荣;潘月帆;王水斌

关键词:引流术, 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器, 显微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 总结2005年10月至2012年5月57例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其中男39例,女18例,均为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经予以伤口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后,行封闭负压引流(VSD) 1~3次,后行创面直接植皮或腓肠神经滋养动脉带蒂皮瓣、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腓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腓肠肌内侧头带蒂肌皮瓣等皮瓣修复,创面愈合后可行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骨折愈合好,功能恢复好,无感染病例发生.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结合外固定架并小腿皮瓣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功能恢复好,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的优点,是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单胎,患有妊高征、子痫前期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根据腰麻用药不同剂量及配方,分为D组(布比卡因7.5 mg)、G组(布比卡因10mg)、H组(舒芬太尼5 μg复合布比卡因7.5mg).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的MAP、HR的变化;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高平面、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肌松效果评价;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及各组胸闷、寒颤、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麻醉后5 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降低,而G组较其它组下降更明显(P<0.05),其中12例需静注麻黄碱才能维持,且胸闷、寒颤、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D组、H组高.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有10例麻醉高平面达不到手术要求,需硬膜外追加局麻醉药,与G组、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 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5μg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7.5 mg腰硬联合麻醉对妊高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效果佳,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经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12月间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52例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以HS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满意度为98.08%,优良率为96.15%(以HSS评分进行评价),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唐继仁;梁再卿;陈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损伤的观察及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损伤情况及部分相关指标,以指导临床辅助治疗.方法 使用皮肤屏障功能测试仪器对32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及32例健康者(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及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进行测定,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HIF-1α、VEGF、IL-6和MMP-9,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皮脂含量为(90.18±46.35) μg/c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质层含水量为(11.42±9.4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EWL含量为(28.66±17.53) g/(h·m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IF-1α、VEGF、IL-6、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银屑病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明显,恢复皮肤屏障功能是治疗银屑病的重要部分,HIF-1a、VEGF、IL-6和MMP-9等指标可以作为辅助检测指标.

    作者:李芳梅;杨志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的效果分析

    随着医疗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治疗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的职责范围日益拓宽,基层综合医院的护士将面临日益增多的各种临床应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由于缺乏相应的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培训,低年资护士在面临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突发事件的救援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如何快速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已成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对53名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培训困境、对策及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金玉;林汉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颅脑手术后病人转运的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通常我们只关注病人在手术室内的风险管理,却忽视了病人在术后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手术患者的转运安全管理是手术室的重要护理工作之一,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颅脑手术后病人具有病情凶险、变化快、预见性差等特点,极易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703例颅脑手术后病人在术后转运过程中采用预见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转运风险的发生率,报告如下.

    作者:胡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徽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内镜及超声微探头检查,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边界情况、来源层次、回声特征及治疗情况,总结其内镜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9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病变位于食管21例(21.4%),贲门部5例(5.1%),胃底25例(25.5%),胃体9例(9.2%),胃角3例(3.1%),胃窦21例(21.4%),十二指肠14例(14.3%).病变性质多见的是平滑肌瘤或间质瘤,共41例,其次为息肉29例,异位胰腺13例,囊肿6例,脂肪瘤4例,布氏腺增生3例,类癌1例,食管黏膜下鳞状上皮异位1例.其中86例的EUS结果与病理一致(87.8%).结论 超声徽探头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简便易操作、分辨率高、准确、安全、无创伤等优点,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途径,可指导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喻文强;周喜汉;尹毅霞;陆晓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标准通道组和微通道组,每组80例,其中标准通道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微通道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冲水量、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标准通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冲水量明显少于微通道组(P<0.01);两组术中或术后出血明显需要输血治疗者分别为3例和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通道组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微通道组(P<0.05);标准通道组患者出现术中高热、血培养细菌阳性情况明显少于微通道组(P<0.05).结论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清石效率高、低冲水量、低压灌注及感染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邓程恩;陈勇;潘文博;包华宇;龙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体会

    甲状腺肿瘤是颈部常见的肿瘤,有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其中以甲状腺腺瘤为多见.由于甲状腺腺瘤有10%左右会发生癌变,20%左右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1].而且早期的甲状腺癌难以和甲状腺腺瘤区别,肿瘤增大后压迫气管导致呼吸不畅,咽部异物感等,笔者认为早期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首选方法.我院头颈外科自2006年1月~2011年5月对7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顶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鲜芦荟治疗产妇痔疮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在一定诱因下(如便秘、久坐、妊娠子宫的压迫等能造成腹压升高的因素)出现便后滴血或渗血、疼痛、下坠感、瘙痒、渗液、脱垂等症状,称之为急性发作.产妇在正常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头较长时间压迫直肠静脉丛,影响直肠静脉血液的回流,易在产后2~3天诱发痔疮的急性发作,引起局部的疼痛等.针对这种情况,我院过去临床常用马应龙痔疮膏局部外涂治疗,但效果不理想,自2009年6月起我们使用新鲜芦荟汁局部外涂,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霞;吕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70例分析

    目的 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7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庆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的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均经CT检查,其中2例加行动态增强,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 3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无黄疸,CT均表现为胰尾部巨大的实性肿块,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钙化,所有3例患者肝内外胆管均未见扩张,增强后,肿块囊壁及实性成分均明显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肿瘤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作者:何伟明;王刚;张达志;吴冰;马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1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4例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观察组8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14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两组艋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但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可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作者:潘耀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体会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和直肠交接部到齿状线之间的恶性肿瘤,而距离齿状线5 cm以下的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高达60%~75%.随着我们对盆腔、直肠局部解剖学认识的深入以及医疗器械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经成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低位甚至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开展越来越多,其成功率和安全性也逐渐得到认可.我们2009年8月~2012年5月共收治直肠癌患者73例,其中低位直肠癌45例,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6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植华德;何德荣;梁待宁;梁其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集血标本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提高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一次足量采血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将296例首次采集血液标本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8例,实验组经桡动脉采集血标本,对照组经大隐静脉采集血标本,观察两组患儿一次穿刺即采集到所需血量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一次足量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采血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取桡动脉穿刺采血法一次穿刺即可采集到所需血量,提高一次足量采血成功率,避免因多次穿刺造成患儿痛苦,且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推广.

    作者:肖少芬;许雪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临床路径组患者入院起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临床路径组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而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护理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莫明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广西北流市女性不孕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广西北流市已婚育龄妇女不孕症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不孕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1月至10月抽取北流市南部、中部、北部4个乡镇共44个村的已婚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孕症的患病率为1.28%,结婚年龄在≥35岁组不孕率高,南部低于中部、北部,高中及以上文化者高于初中和小学及以下者;不孕与吸烟或饮酒、盆腔炎及盆腔手术史、有毒物质接触史、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 环境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吸烟或饮酒、盆腔炎及盆腔手术史、有毒物质接触史、精神因素是不孕症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降低不孕症患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端;黄涛;骆书秀;王卡琳;梁发;封宗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治进展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致病因素,占成人肾病综合征(neprotic syndrome,NS)的25%~40%,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是国内外NS主要的病理类型之一,约占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66%.IMN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后期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而形成钉突和(或)相互融合.

    作者:张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后乳房胀痛的手法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共180例产妇按其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0例,观察组在产后实行乳房穴位按摩,对照组实行常规按摩加热敷,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乳房胀痛情况等,了解两组按摩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穴位按摩促进乳汁分泌和缓解乳房胀痛的效果比传统的乳房热敷按摩更好.结论 产后早期进行乳房穴位按摩,能增加母乳喂养成功率,有效缓解乳房胀痛感.

    作者:梁贞文;崔彩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

    结肠癌致肠梗阻是晚期结肠癌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该病由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症状不典型而往往容易被忽视.进展期结肠癌并发急、慢性肠梗阻可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尤其是具有特殊解剖结构的回盲瓣的存在,使得梗阻后的肠腔压力骤升,容易导致肠壁血供障碍及肠管坏死、穿孔甚至破裂,此时需按急症进行处理.我院对收治的58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庆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白大褂对内科首次住院患者血压脉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白大褂对内科首次住院患者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500例内科首次住院患者,在人院时由接诊护士脱白大褂后按照技术操作标准中生命体征测量方法测量血压、脉搏,然后再由同一护士穿白大褂后使用同一台台式血压计,按照相同的方法在同一部位测量血压、脉搏,对两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较多内科首次住院患者因白大褂效应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且与患者文化程度成明显负相关,即文化程度越低,血压、脉搏差异越大(P<0.01).采取干预措施后,病人血压、脉搏较穿白大褂时明显降低(P<0.01).护士穿白大褂后所测得的血压总体相差收缩压大于9 mmHg,舒张压大于7 mmHg,脉搏总体相差大于9次/min,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大褂对内科首次住院患者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血压、脉搏影响较大,在临床中应警惕“白大褂性高血压”.

    作者:毛秀彩;苏飞群;黄淑娟;吴航;黎水莲;陈莲花;黄洁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