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爱芹
目的 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7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庆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作者:秦培英;禢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由于肾脏器官移植手术的大量开展及许多有效免疫抑制药物的常规临床应用,肺部感染是目前肾移植术后易导致死亡的并发症之一,病情较凶险且进展快,很快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难度极大,是造成肾移植受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文就我院2003年 ~2011年收治的21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对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心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航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在一定诱因下(如便秘、久坐、妊娠子宫的压迫等能造成腹压升高的因素)出现便后滴血或渗血、疼痛、下坠感、瘙痒、渗液、脱垂等症状,称之为急性发作.产妇在正常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头较长时间压迫直肠静脉丛,影响直肠静脉血液的回流,易在产后2~3天诱发痔疮的急性发作,引起局部的疼痛等.针对这种情况,我院过去临床常用马应龙痔疮膏局部外涂治疗,但效果不理想,自2009年6月起我们使用新鲜芦荟汁局部外涂,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霞;吕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分析108例早期乳腺癌的病历资料,其中改良根治术组56例,保乳组52例,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保乳组患者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1%和94.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和3.8%,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6.5%.改良根治术组患者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6.4%和95.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6%和4.7%,生存率分别为94.6%和69.6%比较,两组3年局部控制、5年局部控制、3年远处转移、5年远处转移以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改良根治组(P <0.05).保乳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改良根治组(P<0.01),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及上胶水肿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P<0.05),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对保留乳房的满意调查结果显示,保乳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改良根治术组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感觉失去乳房,缺乏安全感及身体的平衡感,生活质量及情志有所降低.结论 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综合疗法,可以达到与改良根治术相似的治疗效果,且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结扎束(LigaSure)在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5例混合痔患者在传统手术中应用血管结扎束闭合增生血管丛,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痊愈27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高达100.0%,出现并发症6例,未出现肛门狭窄症状.结论 血管结扎束应用于混合痔手术疗效显著,具有出血少、用时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达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超对单发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单发原发性肝癌组及单发转移性肝癌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彩超影像学特点.结果 单发原发性肝癌肿瘤组内部及周边动脉血供较单发转移性肝癌组显著增多(P<0.01),其肝动脉直径、峰值流速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小流速门静脉流速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单发转移性肝癌组肝动脉峰值流速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彩超在单发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血供及血流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龙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性[1].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症状重,需及时诊断及治疗.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2].近年来胰腺炎的诊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各种治疗经验频见报道,个体化治疗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同.笔者自2006年1月~2011年8月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应用内科综合保守疗法治疗AP患者1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蒋炫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小儿烧伤是指年龄在十二岁以下的患儿,其往往正处于一个生长发育的阶段,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尚未成熟,其解剖、生理、病理等各个方面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特点,烧伤以后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差,易发生休克、败血症、死亡等[1].重度烧伤患者由于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引起血管内液大量外渗,有效血容量进行性减少,如果此时不能及时有效复苏极易发生休克.
作者:翁为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水药牙康方治疗胃火牙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将130例胃火牙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牙康方治疗,对照组口服黄连上清片治疗.两组均以7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止痛起效时间、止痛维持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68例,治愈37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62例,治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2.2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止痛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水药牙康方具有清胃泻火,缓解牙齿疼痛作用,对治疗胃火牙痛有效,且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潘兴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儿童腹痛是儿科门急诊的常见疾病.往往表现为起病急,疼痛较剧.且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腹痛.儿童腹痛分为原发性腹痛及继发性腹痛.原发性腹痛多见于肠痉挛.继发性腹痛多见于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肠套叠等疾病.需要鉴别儿童原发性腹痛或继发性腹痛往往较为困难,且易造成误诊及漏诊.本研究对儿童腹痛试验性予以开塞露肛门内注入,取得良好的诊断治疗效果.
作者:劳金泉;潘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标准通道组和微通道组,每组80例,其中标准通道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微通道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冲水量、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标准通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冲水量明显少于微通道组(P<0.01);两组术中或术后出血明显需要输血治疗者分别为3例和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通道组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微通道组(P<0.05);标准通道组患者出现术中高热、血培养细菌阳性情况明显少于微通道组(P<0.05).结论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清石效率高、低冲水量、低压灌注及感染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邓程恩;陈勇;潘文博;包华宇;龙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单胎,患有妊高征、子痫前期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根据腰麻用药不同剂量及配方,分为D组(布比卡因7.5 mg)、G组(布比卡因10mg)、H组(舒芬太尼5 μg复合布比卡因7.5mg).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的MAP、HR的变化;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高平面、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肌松效果评价;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及各组胸闷、寒颤、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麻醉后5 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降低,而G组较其它组下降更明显(P<0.05),其中12例需静注麻黄碱才能维持,且胸闷、寒颤、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D组、H组高.各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有10例麻醉高平面达不到手术要求,需硬膜外追加局麻醉药,与G组、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 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5μg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7.5 mg腰硬联合麻醉对妊高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效果佳,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经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前置胎盘是孕产期严重并发症,是妊娠中晚期及产时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剖宫产术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措施.前置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收缩差,应用宫缩剂效果不理想.目前我国产妇多为初产妇,在进行中央性前置胎盘手术时,往往孕周少,导致胎儿成活率低,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剖宫产.此种情况下若行子宫切除术,会造成产妇及其家属精神和身心的创伤.笔者对前置胎盘剖宫产顽固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宫缩剂的同时,采用改良宫腔填塞纱条,使产妇失血量减少,避免了子宫切除,保留了生育能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冬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病例介绍患儿,男,出生12天,因反应、吮奶差3天于2010年12月9日住院,系足月顺产第1胎,出生体重3 300 g,因在当地卫生院出生,羊水、脐带、胎盘、Apgar评分均不详,但否认有窒息.生后一直予母乳喂养,吮奶好.因患儿有咬乳头现象,家人于入院前连续3日按当地习俗予挑马牙,且在挑马牙处涂上少许鸡粪,患儿开始反应、吮奶差,伴有发热及肢体抽动,未予任何诊治直接到我院就诊.
作者:卢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采用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83例食管癌行胃颈部吻合手术患者,对其中42例采用传统全层内翻缝合法,其余41例采用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进行切口吻合,观察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吻合口未出现瘘口,无食管反流现象.全层内翻缝合法共有10例患者出现吻合部狭窄,其中轻度狭窄5例,中度狭窄3例,重度狭窄2例;而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只有2例轻度狭窄,1例中度狭窄,无重度狭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7,P <0.05).结论 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由于缝合口薄,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太大的牵拉,周围组织受到的张力较小,同时其缝合口疤痕小,发生水肿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不易产生吻合部狭窄,效果好于全层内翻缝合法.
作者:覃少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提高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一次足量采血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将296例首次采集血液标本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8例,实验组经桡动脉采集血标本,对照组经大隐静脉采集血标本,观察两组患儿一次穿刺即采集到所需血量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一次足量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采血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取桡动脉穿刺采血法一次穿刺即可采集到所需血量,提高一次足量采血成功率,避免因多次穿刺造成患儿痛苦,且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推广.
作者:肖少芬;许雪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是一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1925年首先由Cooley报道.我国多见于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各省.地中海贫血继发髓外造血一般见于肝脾等处网状内皮器官或结构.一些髓外造血组织呈较罕见的瘤样增生,在临床上无特异症状及体征,确诊较难,且易误诊为肿瘤[1,2,3].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各类表现认识的提高,近10年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现将近年来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与CT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黄庆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研究儿童前牙外伤脱位先行根管治疗后再植和先再植必要时行根管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儿外伤致前牙脱位共125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根管治疗后再植,对照组再植3个月后行根管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牙根吸收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脱位前牙再植时间越早,再植成功率越高.实验组患儿脱位前牙再植时间在<30 min、30~60 min、>60 min的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1),而失败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或<0.01).结论 对儿童外伤脱位前牙先行根管治疗再植有利于提高再植的成功率.
作者:朱仕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鼻出血(epistaxis;nosebleed)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鼻出血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有反复间歇性出血,亦可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1],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明确鼻出血的原因,准确找到出血点,及时有效采取止血措施和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笔者对2011年2月~2012年5月本院耳喉科住院的25例鼻出血患者,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美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