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茂康复合碘皮肤消毒液启用后有效使用期限的研究

尹广桂;覃婷;谭强;张海琼;王麟

关键词:复合碘, 皮肤消毒液, 有效使用期限, 管理
摘要:目的 观察小包装塑料瓶装茂康复合碘染菌量及其有效碘含量变化,探讨消毒液开启后使用有效期限.方法 对正在使用中的第3、4、5、6、7天的茂康复合碘消毒液进行采样,运用倾注法检测消毒剂的染菌量,并对有效碘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除开启3天和5天的茂康碘消毒液各1瓶染菌量为1 cfu/ml外,其余7天内实验标本呈现无菌生长;标本碘含量分析提示有效碘含量随着开启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碘含量均高于厂家标示的低有效碘含量(0.27 g/100 ml).结论 茂康复合碘在开启后可以连续使用7天,但是要注意加强管理.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患者留置PICC在社区护理与院内护理的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社区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8例患者,按患者的治疗需求及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为化疗间歇期带PICC回到家庭休养,管道由社区护士或我科护士上门护理的患者;对照组36例,放化疗期间均在医院住院,直至完成所有化疗周期的患者,PICC护理由我科护士完成.两组患者导管常规每周维护1次,观察两组患者留置PICC期间导管异位、感染、血栓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堵管、脱管、脱落、空气栓塞等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对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 =0.29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在社区护理安全可行.

    作者:李君丽;黄芳艳;韦桂源;田玻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磁性附着体对基牙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磁性附着体的引入对基牙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12例下颌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其中安装磁性附着体基牙24颗作为实验组,同颌24颗覆盖基牙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按常规制作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对照组覆盖基牙使用树脂充填根管口.检测初戴义齿及戴义齿3个月、6个月、1年、2年后两组基牙龈沟液量及龈沟出血指数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戴义齿1年、2年时的龈沟液量及龈沟出血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及初戴义齿时(P<0.05或<0.01).结论 磁性附着体的引入可致基牙患牙周病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陈海波;邓敏;黎淑芳;何钢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Jones骨折疗效观察

    Jones骨折是指第五跖骨骨干的近端在于骺端附近的急性骨折,初由Jones用来描述由于内收力矩和轴向负荷作用跖屈位足部而造成的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而得名,是急诊常见的足部骨折之一.其受伤机制多由踝关节内翻暴力所致,常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伴随出现,也可伴发于外踝尖部撕脱骨折[1].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有15例Jones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双皮质螺钉固定,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学峰;朱立帆;蒋富贵;徐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健康指导干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康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指导干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康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并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拔肾造瘘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拔肾造瘘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出血、感染、尿潴留、双J管移位及肾造瘘管脱落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能明显地提高手术及康复效果,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健康教育知晓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保证患者医疗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美妮;黄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子宫颈癌术前与术后预防性化疗的临床意义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颈癌术前与术后预防性化疗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9月~2009年9月92例拟行手术的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均于术前、术后进行为期2周的预防性化疗,术后常规放疗,对照组46例患者术前不进行化疗,术后常规放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根治切除率、淋巴结阳性率.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根治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转移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均得到1~3年的随访,观察组生存40例,3年生存率为86.96%;对照组生存31例,3年生存率为67.39%;两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前、术后预防性化疗对控制肿瘤的转移及复发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谢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B超诊断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1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孕妇B超检查为羊水偏少时进行阴道试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间产前3天内B超检查提示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产妇162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羊水正常的产妇1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胎儿羊水轻度污染、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对于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孕妇可行阴道试产,但应给予严密监护,产程中发现异常应及时行急诊剖宫产.

    作者:韦玉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人工流产术后并发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并发宫腔粘连的患者6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对宫腔进行分离;研究组在宫腔镜下对宫腔进行分离.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进行随访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12.8士1.6)min,出血量为(8.2±0.3)ml,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5.3±1.1)min,出血量为(9.7±0.6)ml,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使用宫腔镜对人工流术后并发宫腔粘连的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地对粘连进行完全分离,保护正常的子宫内膜,同时给予患者一定量的雌激素能促进患者月经的恢复.

    作者:覃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体会

    结肠镜是诊断大肠疾病重要的检查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单人肠镜已成为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新方法,已在国内推广[1].而双人操作曾是我们国内应用普遍的方法.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因其操作安全、简便、低痛、成功率高、节省人力资源及有利于开展内镜新技术等优点[2]而得到我国内镜医师一致认可.我院自2009年开始尝试改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其优越性有比较深刻的体会,现将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汤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颈椎病76例护理分析

    颈椎病是现代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现代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弹性减弱,长期的慢性劳损引起韧带增厚钙化[1],椎体边缘骨刺形成、椎间盘变性、小关节紊乱等一系列退化性神经病理改变,使患者出现头、颈麻木、疼痛或眩晕等临床症状,长期如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还会造成一系列精神压力,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2],严重地影响到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琳;王菊廷;宁志新;凌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微血管病变患病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对微血管病变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278例T2DM患者按Hcy水平分为高Hcy组和正常Hcy组,对比两组的临床和生化指标以及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的患病率.结果 高Hcy组的T2DM病程、BMI、FBG、HbAlc 、FINS、HOMA-IR、血Cr、CHOL、HDL水平等显著高于正常Hcy组(P<0.01);T2DM合并高Hcy组的微血管病变患病率较正常Hcy组高,以DN、DR患病率升高明显.结论 T2DM患者Hcy水平升高,与T2DM的代谢紊乱有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黄振宇;杨茜;韦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可因缺氧和毒血症而造成患儿各个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经鼻持续下正压通气(CPAP)是一种无创的通气方法.盐酸氨溴索是一种调节气道黏液分泌的黏液溶解剂,具有促进肺泡分泌与合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二者联用可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成功率,但由于该病病情较重,而患儿又无自主能力.因而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全方位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应用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的90例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给予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子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IL-17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研究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常见的骨髓造血衰竭症,其发病原因仍不清楚,目前被认为疾病主要与患者骨髓增生能力降低,免疫异常和造血功能减少等有关.其中,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和增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观点认为,AA患者存在免疫异常,免疫细胞Th1/Th2失衡,向Th1偏移,Ⅰ型淋巴因子分泌增多,促进和导致造血负调控因子大量产生,从而直接或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终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随着临床对AA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认为AA是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骨髓衰竭症.白介素(interleukin,IL)-17是近发现的重要的促炎因子,研究发现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及移植排斥反应密切相关.近有关IL-17在AA中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已有报道AA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 IL-17增高,可能参与AA的发生发展.

    作者:陆翔;李红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样本及其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传统的产前基因诊断方法主要通过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术及脐静脉穿刺术获取胎儿遗传物质,这些方法对于孕妇及胎儿均具有一定的创伤,可导致0.5%~1%的流产率,因此寻求一种稳定可靠、准确敏感的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孕妇外周血、尿液及宫颈黏液中均存在胎儿DNA,笔者就孕妇外周血、尿液及宫颈黏液胎儿DNA,在来源、特性、测定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等方面进行比较,为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标本及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黄肯;潘红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咳嗽、咳痰、气喘、发热、肺部湿哕音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小儿肺炎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疗效,可加快患儿的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钟昌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 ml,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而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率更是高达19.8%[2].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异常、胎盘因素、凝血因素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的因素,约占70%.因此,做好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关系产妇安全.我院2010年以来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包式缝合术(B-Lynch)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治疗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多见于青壮年,病因未明,隐匿起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也是严重常见的精神病,主要影响的心智功能包含思考及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1].自2009年1月以来我院对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抗精神病药物配合认知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月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佐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佐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70例MA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常规综合疗法并采取支持性护理措施,观察组3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每日1次,持续3d,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8 h后,两组患儿SpO2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儿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逐步接近正常值水平;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5d后,两组患儿症状均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佐治MAS能提高常规疗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剑飞;黄国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VSD联合皮能快愈敷料与自体刃厚皮治疗胫骨外露

    笔者自2009年3月~2012年6月对14例小腿外伤性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VSD)联合皮能快愈敷料与自体刃厚皮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毅;郑茂斌;覃洋海;张泽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轻创术对IVF-ET着床失败再次治疗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的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着床失败患者再次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有着床失败史的IVF-ET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27例移植周期月经第1~3天间行子宫内膜轻创术,B组29例在移植周期前一周期的黄体期行子宫内膜轻创术,C组28例为对照组未行轻创术.统计三组患者的胚胎着床率、妊娠率、流产和宫外孕等方面差异.结果 轻创术后A、B组的胚胎着床率分别为39.2%、38.3%,妊娠率分别为63.0%、55.2%,均高于未轻创C组的29.6%、46.4%,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现的2例宫外孕均在A组.结论 子宫内膜轻创术选择在上一周期的黄体期施行比较适合,对胚胎着床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海燕;陈莉;黄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双腔导尿管在输卵管通液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比较双腔导尿管与传统金属通液器在输卵管通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可疑输卵管不通畅的1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80例,A组通液术中采用双腔导尿管,B组通液术中采用金属通液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插管时的主观疼痛评分、术中需扩宫情况及漏液情况、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情况.结果 插管时患者主观疼痛平均分值A组为(0.93±0.73)分、B组为(2.07±1.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7);A组术中无一例需扩宫,B组术中有8例扩宫至5.5号,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1);A组术中无一例发生漏液情况,B组术中有28例发生漏液,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7.60±1.17)min,B组为(8.30±2.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87);平均手术出血量A组为(0.775±0.34)ml,B组为(0.875±0.5)m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40).结论 输卵管通液中采用双腔导尿管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无需扩宫,无漏液情况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段律芳;王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