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玉姣
老年人肺部感染是肺实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其他如放射线、化学、过敏因素等亦能引起肺炎.近年来老人肺部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其中G-杆菌为常见.赵美英[1]报道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G-杆菌,占71.8%,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占主导地位.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占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57%,在老年人各种直接致死原因中占第4位[2,3].尤其是肺部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为指导临床治疗,笔者就细菌性肺部感染原因、耐药现状及用药原则、针对性联合用药及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张海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无名动脉的超声比较,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已明确的69例前循环梗死患者、58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以及30例年龄相仿的无脑卒中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测,比较三组患者动脉硬化斑块的位置、病变程度.结果 两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较无梗死的患者有明显加重趋势(P<0.01);前循环梗死组与后循环梗死组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梗死组与后循环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无名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是发现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重要辅助检查;但尚不能发现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无名动脉硬化的差异.
作者:尹小钢;潘广伟;胡婉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艾滋病患者数量的增加,HIV在中国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并迅速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展[1].艾滋病是一种慢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一旦被感染后往往不能治愈.因此,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如何避免艾滋病病人的针头刺伤显得尤为重要,医院职业暴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避免针刺伤,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我科86例艾滋病患者使用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450人次,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Jones骨折是指第五跖骨骨干的近端在于骺端附近的急性骨折,初由Jones用来描述由于内收力矩和轴向负荷作用跖屈位足部而造成的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而得名,是急诊常见的足部骨折之一.其受伤机制多由踝关节内翻暴力所致,常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伴随出现,也可伴发于外踝尖部撕脱骨折[1].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有15例Jones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双皮质螺钉固定,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学峰;朱立帆;蒋富贵;徐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先行头颈血管CTA检查,后行血管造影(DSA)检查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观察椎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分叉段(分叉上下各4 cm)、大脑前动脉A1-2段、大脑中动脉M1-2段、椎动脉V1-5段(每例10段,共1000段)的CTA、DSA显示血管狭窄的情况、血管狭窄程度,以DSA显示结果为金标准,将两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在100例病例中,CTA及DSA影像均显示满意,与DSA相比较狭窄的总敏感度为99.2% (253/255),特异性为99.7% (743/745).结论 CTA头颈部动脉狭窄病变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可靠、无创、有应用价值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寿相;岑炳奎;杨军克;黄茂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佐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70例MA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常规综合疗法并采取支持性护理措施,观察组3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每日1次,持续3d,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8 h后,两组患儿SpO2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儿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逐步接近正常值水平;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5d后,两组患儿症状均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佐治MAS能提高常规疗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剑飞;黄国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结肠镜是诊断大肠疾病重要的检查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单人肠镜已成为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新方法,已在国内推广[1].而双人操作曾是我们国内应用普遍的方法.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因其操作安全、简便、低痛、成功率高、节省人力资源及有利于开展内镜新技术等优点[2]而得到我国内镜医师一致认可.我院自2009年开始尝试改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其优越性有比较深刻的体会,现将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汤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乳腺占位性病变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近年来,乳腺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位居乳腺占位性病变之首,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1].B超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病灶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等,尤其是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共采用B超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57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疾病的临床诊断.
作者:钱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血清CA15-3 、CA50、IL-8联合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SPECT/CT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骨骼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应用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对84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进行血清CA15-3、CA50、IL-8含量检测,并与34名正常人(均为女性)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血清CA15-3、CA50、IL-8含量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乳腺癌骨转移组灶数>2个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灶数≤2个的肿瘤标志物水平(P<0.01).结论 在进行放射性SPECT/CT显像同时,进行血清CA15-3、CA50和IL-8的检测,能够尽早发现乳腺癌骨转移.
作者:蒋炳辰;张雪辉;高永旺;陈方旎;肖国有;姚少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予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疗程均为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12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 从治疗的第2周末起,两组PANSS的T、P、N、G因子分值分别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0.01),治疗4周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治疗第4周末,两组间PANSS的T、G因子分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治疗8周末后,两组间PANSS的T、P、N、G因子分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12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结论 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卫东;罗慧芳;兰琳;李春花;许兰花;李志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观察组48例,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再出血以及血肿清除等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脑梗死等)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显微外科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明显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伍颖光;汤隆;梁宝琳;陈明;何桂荣;莫明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和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腹腔镜引导下行肝囊肿穿刺引流,观察组30例在CT引导下行肝囊肿穿刺引流,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较优.结论 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肝囊肿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意义.
作者:卢伟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对微血管病变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278例T2DM患者按Hcy水平分为高Hcy组和正常Hcy组,对比两组的临床和生化指标以及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的患病率.结果 高Hcy组的T2DM病程、BMI、FBG、HbAlc 、FINS、HOMA-IR、血Cr、CHOL、HDL水平等显著高于正常Hcy组(P<0.01);T2DM合并高Hcy组的微血管病变患病率较正常Hcy组高,以DN、DR患病率升高明显.结论 T2DM患者Hcy水平升高,与T2DM的代谢紊乱有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黄振宇;杨茜;韦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常见的骨髓造血衰竭症,其发病原因仍不清楚,目前被认为疾病主要与患者骨髓增生能力降低,免疫异常和造血功能减少等有关.其中,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和增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观点认为,AA患者存在免疫异常,免疫细胞Th1/Th2失衡,向Th1偏移,Ⅰ型淋巴因子分泌增多,促进和导致造血负调控因子大量产生,从而直接或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终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随着临床对AA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认为AA是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骨髓衰竭症.白介素(interleukin,IL)-17是近发现的重要的促炎因子,研究发现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及移植排斥反应密切相关.近有关IL-17在AA中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已有报道AA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 IL-17增高,可能参与AA的发生发展.
作者:陆翔;李红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的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着床失败患者再次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有着床失败史的IVF-ET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27例移植周期月经第1~3天间行子宫内膜轻创术,B组29例在移植周期前一周期的黄体期行子宫内膜轻创术,C组28例为对照组未行轻创术.统计三组患者的胚胎着床率、妊娠率、流产和宫外孕等方面差异.结果 轻创术后A、B组的胚胎着床率分别为39.2%、38.3%,妊娠率分别为63.0%、55.2%,均高于未轻创C组的29.6%、46.4%,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现的2例宫外孕均在A组.结论 子宫内膜轻创术选择在上一周期的黄体期施行比较适合,对胚胎着床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海燕;陈莉;黄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孕妇B超检查为羊水偏少时进行阴道试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间产前3天内B超检查提示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产妇162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羊水正常的产妇1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胎儿羊水轻度污染、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对于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孕妇可行阴道试产,但应给予严密监护,产程中发现异常应及时行急诊剖宫产.
作者:韦玉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外科行择期手术治疗的223例病人分为对照组(113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知晓程度、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有效健康教育可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葛维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住院需行气管切开术的42例患者随机分成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组)两组,每组2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OT组(P<0.01),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OT组(P<0.01).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OT组的33.33%(P<0.05).结论 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省时、拔管后伤口愈合快、瘢痕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要灵活选用,确保安全,目前不可完全替代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作者:黄业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口服普适泰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普适泰,治疗组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口服普适泰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NIH-CPSI评分变化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中WBC数量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的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中WBC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普适泰比单纯运用普适泰能更有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作者:李轩;白勇;陈粉莲;卢杰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钦州城区980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α-地贫)进行基因分析,了解其基因突变的类型,旨在为本地预防地贫重症患儿的出生提供指导.方法 用钦州城区980例样本检测α-地贫基因型.α缺失型基因应用单管多重PCR技术进行检测,非缺失突变型地贫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结果 钦州城区980例样本中,α-地贫缺失型基因常见的有3种即--SEA/,-α3.7/,-α1.2,常见的包括非缺失突变型地贫和HbCS,HbQS和HbWS.检出α-地贫276例,占28.16%;其中缺失型α-地贫226例,占α-地贫81.88%,非缺失突变型地贫50例,占α-地贫18.12%;检出复合型αβ-地贫35例,占3.57%.结论 钦州城区有较为特殊的地贫基因类型,对指导产前诊断、预防地贫重症患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宁毅;刘春利;陈良军;罗文意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