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动脉超声在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

尹小钢;潘广伟;胡婉平

关键词:脑梗死, 动脉硬化, 颈动脉超声
摘要: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无名动脉的超声比较,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已明确的69例前循环梗死患者、58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以及30例年龄相仿的无脑卒中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测,比较三组患者动脉硬化斑块的位置、病变程度.结果 两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较无梗死的患者有明显加重趋势(P<0.01);前循环梗死组与后循环梗死组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梗死组与后循环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无名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是发现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重要辅助检查;但尚不能发现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无名动脉硬化的差异.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灌肠联合普适泰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口服普适泰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普适泰,治疗组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口服普适泰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NIH-CPSI评分变化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中WBC数量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的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中WBC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普适泰比单纯运用普适泰能更有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作者:李轩;白勇;陈粉莲;卢杰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体会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切口的美观日益受到外科医生和病人的重视,右腋下小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创伤小、伤口隐蔽、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有利于术后恢复等特点[1],大大满足了人们爱美的需求.我科自2008年以来,采用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82例,现将术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静梅;罗卫平;孔勇;林树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用药干预对3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2011年6月~12月(干预前组)和2012年1月~6月(干预后组)部分普外科3种Ⅰ类切口(甲状腺、乳腺、疝气)手术病例,分析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经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用药时机、药物选择更趋于合理,联合用药情况明显减少,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切实可行、有效,可促进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实用性.

    作者:黄锦标;潘继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替罗非班在STEMI常规PCI并血栓抽吸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并血栓抽吸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0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应用常规PCI并抽吸导管抽吸血栓联合盐酸替罗非班(GPⅡb/Ⅲa)冠脉内注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PCI并抽吸导管抽吸血栓术.分析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放置支架后血流TIMI 0、1、2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血流TIMI 3级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ST段较术前下降低于50%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牙龈、皮下或尿路出血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TE-MI常规PCI并血栓抽吸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具有高效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敏军;韦永强;黄幼艺;张先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左、右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应用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经左、右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左外周组和右外周组各50例,左外周组经左上肢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管,右外周组经右上肢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管,比较两组置管过程中送管失败、送管困难及导管异位情况.结果 左外周组送管失败率和送管困难率均高于右外周组(P<0.01),而导管异位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左外周较经右外周导入PICC送管存在一定的难度,PICC仍应首选右侧外周静脉置管.

    作者:兰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电话回访在边远山村结肠造口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边远山村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电话回访与下乡义诊面谈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出院回访;对照组只给予出院指导并嘱其按时复诊.患者出院后3~6个月调查两组的遵医行为、造口护理情况,日常生活影响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造口自护能力、遵医行为以及对医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话回访,不但延伸了优质护理的健康教育,而且满足了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生活需求,解决了患者出院后碰到造口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处理,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凌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原因及处理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31例患者临床诊治情况.结果 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主要有迟发性颅内血肿21例,弥散性脑肿胀8例,合并休克、呼吸困难和术中低血压导致脑血流低灌注、脑组织缺血缺氧2例;31例患者中,死亡17例(54.8%),存活者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4例(12.9%),中残3例(9.7%),重残5例(16.1%),植物生存2例(6.5%).结论 明确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原因,并尽早采取针对性措施讲行处理,可以大程度提高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罗伟;谭必统;刘亚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颈椎病76例护理分析

    颈椎病是现代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现代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弹性减弱,长期的慢性劳损引起韧带增厚钙化[1],椎体边缘骨刺形成、椎间盘变性、小关节紊乱等一系列退化性神经病理改变,使患者出现头、颈麻木、疼痛或眩晕等临床症状,长期如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还会造成一系列精神压力,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2],严重地影响到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琳;王菊廷;宁志新;凌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疗效观察

    克氏针内固定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中常用的一种内固定方法,以往将针尾留置于肩峰端,易出现克氏针滑脱、退针,针尾刺破皮肤,造成针眼感染,严重时造成骨折移位、畸形愈合.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移位106例,将针尾留置于锁骨内1/3处,临床治疗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富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结核性脑膜炎低钠血症与脑电图、影像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低钠血症与脑电图、影像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结核性脑膜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钠浓度划分为低钠组和非低钠组,观察低钠血症与惊厥或意识障碍的关系以及低钠血症与颅脑影像学的关系.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是38.89%;低钠组的惊厥或意识障碍发生率是57.17%,与非低钠组的15.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钠组患者脑电图异常程度明显重于非低钠组(P<0.01);低钠组CT或MRI检查异常发生率是94.12%,与非低钠血症组的57.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患者的惊厥或意识障碍发生率、脑电图异常程度以及脑实质损害发生率都增加,低钠血症还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国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诊病人院内转运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及社会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急诊医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急诊科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常需要送至功能科进行诊断性检查,转运至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或是转送到病房住院治疗.在转运过程中,病人随时会出现各种病情变化而危及生命.因此,做好急诊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监护及生命支持,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回顾分析我院3142例急诊病人转运概况,以期为护理安全转运提供参考.

    作者:兰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能有效降低颅内压,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日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茂康复合碘皮肤消毒液启用后有效使用期限的研究

    目的 观察小包装塑料瓶装茂康复合碘染菌量及其有效碘含量变化,探讨消毒液开启后使用有效期限.方法 对正在使用中的第3、4、5、6、7天的茂康复合碘消毒液进行采样,运用倾注法检测消毒剂的染菌量,并对有效碘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除开启3天和5天的茂康碘消毒液各1瓶染菌量为1 cfu/ml外,其余7天内实验标本呈现无菌生长;标本碘含量分析提示有效碘含量随着开启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碘含量均高于厂家标示的低有效碘含量(0.27 g/100 ml).结论 茂康复合碘在开启后可以连续使用7天,但是要注意加强管理.

    作者:尹广桂;覃婷;谭强;张海琼;王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佐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佐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70例MA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常规综合疗法并采取支持性护理措施,观察组3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每日1次,持续3d,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8 h后,两组患儿SpO2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儿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逐步接近正常值水平;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5d后,两组患儿症状均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佐治MAS能提高常规疗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剑飞;黄国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部多发伤的诊断及治疗概况

    腹部创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位居致死性创伤的第3位,此类伤多为复合伤、多发伤.有关其定义,天津医院创伤急救中心王基[1]概括为:当机体受到相同的致伤因子时,同时造成或相继不同解剖部位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损伤叫做多发伤.由于腹部多发伤累及多个重要器官,伤情较为复杂,在临床上存在很多的治疗和诊断方式[2].现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腹部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技术和理念作如下综述.

    作者:梁礼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49例已行结肠永久性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由经过专科培训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在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进行包括心理、自我护理、饮食、排便等健康教育,并分别在患者出院后5天、15天、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回访或上门回访,使用造口适应量表(OA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并比较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49例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为(66.21±10.15)分,出院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为(92.39±13.92)分,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为(135.54±14.00)分.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与出院时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出院时.结论 对直肠癌腹壁造瘘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魏彩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轻创术对IVF-ET着床失败再次治疗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的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着床失败患者再次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有着床失败史的IVF-ET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27例移植周期月经第1~3天间行子宫内膜轻创术,B组29例在移植周期前一周期的黄体期行子宫内膜轻创术,C组28例为对照组未行轻创术.统计三组患者的胚胎着床率、妊娠率、流产和宫外孕等方面差异.结果 轻创术后A、B组的胚胎着床率分别为39.2%、38.3%,妊娠率分别为63.0%、55.2%,均高于未轻创C组的29.6%、46.4%,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现的2例宫外孕均在A组.结论 子宫内膜轻创术选择在上一周期的黄体期施行比较适合,对胚胎着床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海燕;陈莉;黄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

    目的 观察替吉奥(S-1)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以下方案化疗:奥沙利铂100mg/m2第1天;替吉奥胶囊80 mg/(m2·d),Po bid第1~14天,28天为1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2例均可耐受全程治疗,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9例,进展(PD)5例,有效率(CR+PR)为56.2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8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0.6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周围神经炎,多数为Ⅰ~Ⅱ级反应.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竟长;陈日新;朱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喉癌病人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喉癌病人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54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各健康因子(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在喉癌病人行康复治疗时,心理干预对康复治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绍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8例体会

    目的 探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体会.方法 对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CT定位后,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腔并抽吸血肿、引流,观察其效果.结果 本组48例血肿清除快,术后6个月随访时,存活42例,其中ADLⅠ级4例,Ⅱ级16例,Ⅲ级13例,Ⅳ级6例,V级3例.引流期间所有患者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 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早期快速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使患者预后明显改善,值得在配备CT的医院推广.

    作者:胡北泉;杨松;廖光查;刘海峰;魏风;兰杰;吴海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