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8例体会

胡北泉;杨松;廖光查;刘海峰;魏风;兰杰;吴海春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穿刺, 快速清除血肿
摘要:目的 探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体会.方法 对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CT定位后,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腔并抽吸血肿、引流,观察其效果.结果 本组48例血肿清除快,术后6个月随访时,存活42例,其中ADLⅠ级4例,Ⅱ级16例,Ⅲ级13例,Ⅳ级6例,V级3例.引流期间所有患者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 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早期快速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使患者预后明显改善,值得在配备CT的医院推广.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指导干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康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指导干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康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并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拔肾造瘘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拔肾造瘘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出血、感染、尿潴留、双J管移位及肾造瘘管脱落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能明显地提高手术及康复效果,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健康教育知晓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保证患者医疗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美妮;黄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治疗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多见于青壮年,病因未明,隐匿起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也是严重常见的精神病,主要影响的心智功能包含思考及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1].自2009年1月以来我院对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抗精神病药物配合认知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月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B超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乳腺占位性病变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近年来,乳腺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位居乳腺占位性病变之首,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1].B超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病灶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等,尤其是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共采用B超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57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疾病的临床诊断.

    作者:钱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磁性附着体对基牙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磁性附着体的引入对基牙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12例下颌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其中安装磁性附着体基牙24颗作为实验组,同颌24颗覆盖基牙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按常规制作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对照组覆盖基牙使用树脂充填根管口.检测初戴义齿及戴义齿3个月、6个月、1年、2年后两组基牙龈沟液量及龈沟出血指数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戴义齿1年、2年时的龈沟液量及龈沟出血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及初戴义齿时(P<0.05或<0.01).结论 磁性附着体的引入可致基牙患牙周病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陈海波;邓敏;黎淑芳;何钢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度洛西汀对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对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进行门诊治疗的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120例,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情况、关节僵硬程度、关节活动障碍、生活质量、运用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表评分,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痊愈8例,显效49例,有效5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 度洛西汀对老年骨性膝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推广应用前景,对于其不良反应要密切关注,加强研究.

    作者:廖义清;陈笑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预防晕针的研究进展

    晕针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晕厥现象,据资料统计,晕针的发生率约占就诊人数的0.39%~1.09%[1,2].晕针是因为患者心里害怕,在穿刺过程中由晕血或疼痛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轻者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四肢冒冷汗、肌肉收缩,重者可能出现轻度休克,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部分患者甚至有恶心、呕吐、短暂的意识丧失以及血压下降等一系列虚脱的临床表现[3],在临床护理操作的注射或者采血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对晕针的发生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对有晕血倾向的患者在进行操作前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可减少晕针现象的发生.现就预防晕针的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农红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VSD联合皮能快愈敷料与自体刃厚皮治疗胫骨外露

    笔者自2009年3月~2012年6月对14例小腿外伤性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VSD)联合皮能快愈敷料与自体刃厚皮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毅;郑茂斌;覃洋海;张泽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用药干预对3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2011年6月~12月(干预前组)和2012年1月~6月(干预后组)部分普外科3种Ⅰ类切口(甲状腺、乳腺、疝气)手术病例,分析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经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用药时机、药物选择更趋于合理,联合用药情况明显减少,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切实可行、有效,可促进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实用性.

    作者:黄锦标;潘继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子宫平滑肌肿瘤63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病理诊断标准.方法 通过对638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学进行观察,分析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标准.结果 经典型子宫平滑肌瘤590例,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24例,特殊组织学图像平滑肌瘤16例(上皮样平滑肌瘤4例,多形性平滑肌瘤5例,核分裂活跃的平滑肌瘤4例,脂肪平滑肌瘤3例),不能确定恶性潜能平滑肌瘤5例,平滑肌肉瘤3例.结论 子宫平滑肌肿瘤良恶性诊断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准确的病理诊断尤显重要.

    作者:何燕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子宫颈癌术前与术后预防性化疗的临床意义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颈癌术前与术后预防性化疗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9月~2009年9月92例拟行手术的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均于术前、术后进行为期2周的预防性化疗,术后常规放疗,对照组46例患者术前不进行化疗,术后常规放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根治切除率、淋巴结阳性率.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根治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转移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均得到1~3年的随访,观察组生存40例,3年生存率为86.96%;对照组生存31例,3年生存率为67.39%;两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前、术后预防性化疗对控制肿瘤的转移及复发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谢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诊病人院内转运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及社会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急诊医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急诊科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常需要送至功能科进行诊断性检查,转运至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或是转送到病房住院治疗.在转运过程中,病人随时会出现各种病情变化而危及生命.因此,做好急诊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监护及生命支持,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回顾分析我院3142例急诊病人转运概况,以期为护理安全转运提供参考.

    作者:兰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影响

    医院青年志愿者工作是当前医院党团组织介入事物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路径,是引导、推动、促进和提升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当前医院两个效益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1].青年志愿者在自我认同的医院文化过程中,满足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需求的同时,践行医院文化的建设,并以积极的姿态影响和推动整个医院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医院的文化建设与青年志愿者建设形成良好互动,实现相互促进,达到双赢局面.现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简称右医附院)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华;农乐根;黄伟鹏;梁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49例已行结肠永久性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由经过专科培训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在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进行包括心理、自我护理、饮食、排便等健康教育,并分别在患者出院后5天、15天、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回访或上门回访,使用造口适应量表(OA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并比较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49例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为(66.21±10.15)分,出院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为(92.39±13.92)分,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为(135.54±14.00)分.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与出院时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出院时.结论 对直肠癌腹壁造瘘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魏彩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轻创术对IVF-ET着床失败再次治疗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的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着床失败患者再次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有着床失败史的IVF-ET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27例移植周期月经第1~3天间行子宫内膜轻创术,B组29例在移植周期前一周期的黄体期行子宫内膜轻创术,C组28例为对照组未行轻创术.统计三组患者的胚胎着床率、妊娠率、流产和宫外孕等方面差异.结果 轻创术后A、B组的胚胎着床率分别为39.2%、38.3%,妊娠率分别为63.0%、55.2%,均高于未轻创C组的29.6%、46.4%,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现的2例宫外孕均在A组.结论 子宫内膜轻创术选择在上一周期的黄体期施行比较适合,对胚胎着床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海燕;陈莉;黄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佐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佐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70例MA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常规综合疗法并采取支持性护理措施,观察组3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每日1次,持续3d,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8 h后,两组患儿SpO2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儿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逐步接近正常值水平;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5d后,两组患儿症状均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入灌洗佐治MAS能提高常规疗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剑飞;黄国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颈动脉超声在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无名动脉的超声比较,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已明确的69例前循环梗死患者、58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以及30例年龄相仿的无脑卒中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测,比较三组患者动脉硬化斑块的位置、病变程度.结果 两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较无梗死的患者有明显加重趋势(P<0.01);前循环梗死组与后循环梗死组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梗死组与后循环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无名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是发现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重要辅助检查;但尚不能发现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无名动脉硬化的差异.

    作者:尹小钢;潘广伟;胡婉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宫腔填塞纱布条治疗43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填塞纱布条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取宫腔填塞纱布条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子宫按摩加药物止血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止血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血量稍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腔填塞纱布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缩短止血时间.

    作者:张清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49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与分析微创穿刺引流术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9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者(观察组)予以微创穿刺术,另外再随机选取采用传统小骨瓣开颅清除术治疗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者45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和血肿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Bender分级和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血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索邦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IL-17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研究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常见的骨髓造血衰竭症,其发病原因仍不清楚,目前被认为疾病主要与患者骨髓增生能力降低,免疫异常和造血功能减少等有关.其中,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和增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观点认为,AA患者存在免疫异常,免疫细胞Th1/Th2失衡,向Th1偏移,Ⅰ型淋巴因子分泌增多,促进和导致造血负调控因子大量产生,从而直接或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终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随着临床对AA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认为AA是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骨髓衰竭症.白介素(interleukin,IL)-17是近发现的重要的促炎因子,研究发现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及移植排斥反应密切相关.近有关IL-17在AA中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已有报道AA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 IL-17增高,可能参与AA的发生发展.

    作者:陆翔;李红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电话回访在边远山村结肠造口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边远山村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电话回访与下乡义诊面谈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出院回访;对照组只给予出院指导并嘱其按时复诊.患者出院后3~6个月调查两组的遵医行为、造口护理情况,日常生活影响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造口自护能力、遵医行为以及对医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话回访,不但延伸了优质护理的健康教育,而且满足了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生活需求,解决了患者出院后碰到造口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处理,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凌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