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农乐根;黄伟鹏;梁亮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可因缺氧和毒血症而造成患儿各个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经鼻持续下正压通气(CPAP)是一种无创的通气方法.盐酸氨溴索是一种调节气道黏液分泌的黏液溶解剂,具有促进肺泡分泌与合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二者联用可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成功率,但由于该病病情较重,而患儿又无自主能力.因而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全方位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应用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的90例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给予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子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包装塑料瓶装茂康复合碘染菌量及其有效碘含量变化,探讨消毒液开启后使用有效期限.方法 对正在使用中的第3、4、5、6、7天的茂康复合碘消毒液进行采样,运用倾注法检测消毒剂的染菌量,并对有效碘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除开启3天和5天的茂康碘消毒液各1瓶染菌量为1 cfu/ml外,其余7天内实验标本呈现无菌生长;标本碘含量分析提示有效碘含量随着开启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碘含量均高于厂家标示的低有效碘含量(0.27 g/100 ml).结论 茂康复合碘在开启后可以连续使用7天,但是要注意加强管理.
作者:尹广桂;覃婷;谭强;张海琼;王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Jones骨折是指第五跖骨骨干的近端在于骺端附近的急性骨折,初由Jones用来描述由于内收力矩和轴向负荷作用跖屈位足部而造成的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而得名,是急诊常见的足部骨折之一.其受伤机制多由踝关节内翻暴力所致,常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伴随出现,也可伴发于外踝尖部撕脱骨折[1].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有15例Jones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双皮质螺钉固定,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学峰;朱立帆;蒋富贵;徐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和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腹腔镜引导下行肝囊肿穿刺引流,观察组30例在CT引导下行肝囊肿穿刺引流,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较优.结论 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肝囊肿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意义.
作者:卢伟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呋塞米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3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单用呋塞米治疗;治疗组15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呋塞米联合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2周治疗后,全部患儿水肿均消退,两组水肿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量、24 h尿钠、24 h尿钾等指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呋塞米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经济、有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胜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影像本科教学作为医学影像诊断专业人才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我校已进行十余年,近年来,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其快速的知识更新.为此,本教研室近年来开展教学改革尝试,探讨综合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本科教学中的初步应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清锋;黄斌;黄德尤;吴英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无名动脉的超声比较,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已明确的69例前循环梗死患者、58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以及30例年龄相仿的无脑卒中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测,比较三组患者动脉硬化斑块的位置、病变程度.结果 两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较无梗死的患者有明显加重趋势(P<0.01);前循环梗死组与后循环梗死组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梗死组与后循环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无名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是发现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重要辅助检查;但尚不能发现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无名动脉硬化的差异.
作者:尹小钢;潘广伟;胡婉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体会.方法 对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CT定位后,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腔并抽吸血肿、引流,观察其效果.结果 本组48例血肿清除快,术后6个月随访时,存活42例,其中ADLⅠ级4例,Ⅱ级16例,Ⅲ级13例,Ⅳ级6例,V级3例.引流期间所有患者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 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早期快速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使患者预后明显改善,值得在配备CT的医院推广.
作者:胡北泉;杨松;廖光查;刘海峰;魏风;兰杰;吴海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结肠镜是诊断大肠疾病重要的检查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单人肠镜已成为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新方法,已在国内推广[1].而双人操作曾是我们国内应用普遍的方法.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因其操作安全、简便、低痛、成功率高、节省人力资源及有利于开展内镜新技术等优点[2]而得到我国内镜医师一致认可.我院自2009年开始尝试改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其优越性有比较深刻的体会,现将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汤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护理安全作为医疗质量的保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达,骨科患者逐年增多,采取人性化的、整体的、创新的优质护理服务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12月骨科护士29名(观察组),开展情景模拟培训护理安全管理培训,就结果与2010年1~12月未实施相关培训的28名护士(对照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莫华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无偿献血者需要进行详细的身份资料登记,从2006年开始本血站要求献血者每次献血必须带上身份证,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并在献血后进行录入登记.在经过初录及补录后,往往还需要工作人员再次核对,以确保献血者资料的准确性[1,2].2012年8月起,城区捐血中心采用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后,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身份资料进行阅读,同时将献血者姓名、身份证号码、民族、户籍地址等内容一一打印在献血登记表上,献血者资料准确无误,与外采部门未使用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进行信息录入的方式比较,错误率大大降低,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曾雅静;梁映媚;黄衬南;徐惠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住院需行气管切开术的42例患者随机分成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组)两组,每组2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OT组(P<0.01),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OT组(P<0.01).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OT组的33.33%(P<0.05).结论 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省时、拔管后伤口愈合快、瘢痕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要灵活选用,确保安全,目前不可完全替代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作者:黄业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指导干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康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并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拔肾造瘘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拔肾造瘘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出血、感染、尿潴留、双J管移位及肾造瘘管脱落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能明显地提高手术及康复效果,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健康教育知晓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保证患者医疗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美妮;黄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笔者自2009年3月~2012年6月对14例小腿外伤性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VSD)联合皮能快愈敷料与自体刃厚皮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毅;郑茂斌;覃洋海;张泽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对微血管病变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278例T2DM患者按Hcy水平分为高Hcy组和正常Hcy组,对比两组的临床和生化指标以及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的患病率.结果 高Hcy组的T2DM病程、BMI、FBG、HbAlc 、FINS、HOMA-IR、血Cr、CHOL、HDL水平等显著高于正常Hcy组(P<0.01);T2DM合并高Hcy组的微血管病变患病率较正常Hcy组高,以DN、DR患病率升高明显.结论 T2DM患者Hcy水平升高,与T2DM的代谢紊乱有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黄振宇;杨茜;韦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人工流产术后并发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并发宫腔粘连的患者6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对宫腔进行分离;研究组在宫腔镜下对宫腔进行分离.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进行随访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12.8士1.6)min,出血量为(8.2±0.3)ml,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5.3±1.1)min,出血量为(9.7±0.6)ml,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使用宫腔镜对人工流术后并发宫腔粘连的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地对粘连进行完全分离,保护正常的子宫内膜,同时给予患者一定量的雌激素能促进患者月经的恢复.
作者:覃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老年人肺部感染是肺实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其他如放射线、化学、过敏因素等亦能引起肺炎.近年来老人肺部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其中G-杆菌为常见.赵美英[1]报道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G-杆菌,占71.8%,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占主导地位.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占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57%,在老年人各种直接致死原因中占第4位[2,3].尤其是肺部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为指导临床治疗,笔者就细菌性肺部感染原因、耐药现状及用药原则、针对性联合用药及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张海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女性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选取普外科收治的80例女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0例采取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Lichtenstein术.记录两组患者近期疝复发情况、切口感染、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等指标,判定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组近期疝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1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感染率、术后疼痛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手术治疗女性腹股沟疝,可以有效修补腹股沟疝,避免腹股沟疝的近期复发,手术方式简单,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女性腹股沟疝修补术,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石大洋;蒋光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并血栓抽吸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0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应用常规PCI并抽吸导管抽吸血栓联合盐酸替罗非班(GPⅡb/Ⅲa)冠脉内注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PCI并抽吸导管抽吸血栓术.分析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放置支架后血流TIMI 0、1、2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血流TIMI 3级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ST段较术前下降低于50%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牙龈、皮下或尿路出血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TE-MI常规PCI并血栓抽吸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具有高效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敏军;韦永强;黄幼艺;张先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微创穿刺引流术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9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者(观察组)予以微创穿刺术,另外再随机选取采用传统小骨瓣开颅清除术治疗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者45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和血肿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Bender分级和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血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索邦德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