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性痴呆与甲状腺激素关系的研究

张谊平;王大荣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甲状腺激素, 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变化,以及对V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08年7月住院的40名VD组患者和40名非痴呆脑梗死患者(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分析血清T4、T3、FT3、FT4和TSH的浓度,并以治疗前后简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差值来评估VD患者的预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年龄、性别、血清T4浓度和TSH浓度对VD预后的影响.结果 VD患者血清T4(94.580±9.607)、T3(0.900±0.193)、FT3(4.243±0.675)、FT4(16.325±1.682)和TSH(6.813±0.396)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并且VD患者的预后与血清T4浓度相关(β=0.545,t=3.269,P=0.002).结论 甲状腺激素在VD患者中呈低水平表达,并影响VD患者的预后.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部双叶筋膜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面部皮肤的缺损往往是外伤、电烧伤、热力烧伤、面部疤痕、皮肤的恶性肿瘤等所引起.切除病灶后常遗留较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很多,如皮片移植,岛状或游离皮瓣移植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等[1],均不尽人意.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面部的手术治疗需要达到整形美观的效果,这样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就要求很高,难度大.我院从2001年至今应用颈部局部筋膜皮瓣改良为颈部双叶筋膜皮瓣对27例面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面部和颈部的形态良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新;刘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炎20例分析

    眼内炎通常是指细菌或真菌引起玻璃体的感染性炎症,常见于眼外伤或内眼手术引起的外源性细菌性眼内炎,眼内炎可严重损害眼球组织及视功能,并发症多.由于眼对感染的抵抗力差,其结构易受炎性反应的损害,而常规药物进入眼内浓度低,效果差,玻璃体切割术的开展,为严重眼内炎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1].自1999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采用早期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内炎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容勇贤;李水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是小儿常见心脏病,随着心脏外科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先心患儿存活率越来越高,但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导致小儿死亡的首要决定因素,因此对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科从2006年1月~2007年10月治疗及护理此类患儿共2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韦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图文式教育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图文式教育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的应用效果,为适应老年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供可行依据.方法 将4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即实施传统教育法)和实验组(即实施图文式教育法),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和与康复锻炼的主动性进行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患者对术后康复知识掌握率、满意度和其参与康复锻炼的主动性比较,对照组均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 应用图文式教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的老年患者进行宣教,患者易于理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韦华升;陈小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因其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1].据文献报告,目前美国每年实施THR不少于20万例,而且十年优良率已超过90%[2].本院自2003年~2008年6月共实施THR46例,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利芳;韦丽琴;谭仁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进展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全身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易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理过程复杂,涉及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释放,广泛地作用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血管内皮作为机体的一部分,既是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者,也是细胞因子作用的靶细胞,其功能的改变对脓毒症的发展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已应用于临床近三十余年,并显示出非常好的安全性,近半个世纪,无数心血管病、高血脂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患者因其使用而获益.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强效的降脂作用和多种非降脂作用,在多个大样本、随机的临床研究中显示,他汀类药物被证实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和毛细血管功能以及调节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等功能.近年国外有学者报道他汀类药物能改善脓毒症鼠类模型的预后[1].他汀类药物除降血脂外,还具有抗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增强NO的生物活性及减少氧化应激,从而对脓毒症时广泛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起一定的保护作用,现将其可能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孙小聪;姚华国;邓烈华;邵义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27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0例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手术时间较单纯剖宫产术长,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翟锦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谈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物质基础和医院现代化的标志,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靠先进的医疗设备,在这种条件下,迫切要求医疗机构建立起医疗设备成本效益观念,加强医疗设备投入与产出分析,从而为指导科学投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设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何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进展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为了快速的补充有效的循环血量,使其达到休克早期输液快而足的要求,常常同时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保证在15~30分钟内快速输入1000~2000 ml液体,同时要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破坏而延误抢救时机[1].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在临床急救抢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是护理工作者研究的新内容.在失血性休克抢救时既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又能保证快速补充血容量且安全可靠,目前文献多有报道.Carballo M[2]认为留置针的选择要基于患者的年龄、静脉大小、弹性、使用目的、留置时间以及导管自身的特性决定.笔者现就静脉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苏远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76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护理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大的联合心脏畸形.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肺部血流减少、肺血管发育不良及无限制右向左分流[1].术后闭合室间隔缺损,肺血流量突然增加,部分肺血管发育较差的患者难以耐受这些改变,故术后可出现右心功能不全及灌注肺、低心排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术后的监护和治疗至关重要.加强TOF术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监护,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为手术成功提供重要保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冰;姚锦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电子胃镜检查临床分析

    胆汁返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指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胰液和肠液)返流入胃引起的胃黏膜损害,其主要致病因素是胆汁[1],属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现对我院148例经电子胃镜诊断的BR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与Hp感染、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尹毅霞;周喜汉;黄永秩;黄明宜;覃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治疗作用及探讨降低RE复发的治疗方案.方法 用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4周后逐渐减量,12周后停药(治疗组),而对照组为联合治疗4周后即停药,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12、24、48周后RE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相当,但12周递减药量法比4周停药法复发率低(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子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今年该病在本地区有增多趋势.我科于2008年5月2日~7月31日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2例,取得一些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目的是有效地堆管减压,解除来自脊髓前方的椎间盘和骨化后纵韧带、或增生的骨刺.

    作者:殷铁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864例暗娼行为性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市2006~2008年暗娼干预行为改变现况,评估干预效果,为在暗娼中进一步开展行为干预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暗娼商业性性交易的不同场所女性性服务工作者(FSW)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及采血检测HIV、RPR.结果 2006年调查253名暗娼,血检HIV阳性2例(0.79%);2007年调查300名暗娼,血检HIV阳性3例(1.00%);2008调查311名暗娼,血检HIV阳性2例(0.64%);RPR阳性率依次为4.35%(11/253)、5.67%(17/300)、8.68%(27/311);艾滋病防护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1.26%(155/253)、67.29%(202/300)、65.72%(204/311);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比例为88.93%(225/253)、78.66%(199/300)、84.89%(264/311);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比例56.52%(143/253)、48.00%(144/300)、59.81%(186/311);近半年出现性病相关症状的比例47.83%(121/253)、74.67%(224/300)、45.98%(143/311),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时到性病专科门诊和综合医院就诊的比例51.24%(62/121)、50.45%(113/224)、34.97%(50/143).结论 本市2006~2008年FSW中每年都存在新的HIV感染者;梅毒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防艾知识知晓率、性交易与安全套使用比例三年改变不明显.

    作者:潘新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儿童膀胱结石

    2003年8月~2008年2月我们借鉴经皮肾穿刺造瘘技术行经皮膀胱穿刺造瘘Wolf8/9.8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10例儿童膀胱结石,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秦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万托林和地塞米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万托林(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和地塞米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万托林和地塞米松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地塞米松静滴.观察治疗后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喘鸣音消失时间及喘息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万托林和地塞米松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起效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荷芬;陈金梅;杜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动脉瘤或者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该病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死亡率高.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共收治2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琰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术中两种引流方法的对比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手术中是否需要常规留置双J管.方法 随机选择上尿路结石经皮肾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手术病例120例,分为使用双J管组60例(对照组)和未使用双J管组60例(试验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输尿管狭窄3例,试验组输尿管狭窄5例,两组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8.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反,膀胱刺激症、血尿、尿路感染、尿盐结垢等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微创经皮肾腔内碎石手术中,不必常规留置双J管,而视术中具体情况选择性留置双J管引流,可以减少手术费用和一些与留置双J管相关的并发症,但不增加引起输尿管狭窄的风险.

    作者:谢逸峰;佘湘群;唐梅芳;倪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常伴有各种各样的内科疾病,如果处理不当,轻者给患者增加痛苦,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解决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够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费用低廉.本院从2003年6月~2008年6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23例,经5个月~3年的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梁邦山;秦赞秋;李坤;秦玉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