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术中两种引流方法的对比

谢逸峰;佘湘群;唐梅芳;倪云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 腔内碎石, 双J管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手术中是否需要常规留置双J管.方法 随机选择上尿路结石经皮肾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手术病例120例,分为使用双J管组60例(对照组)和未使用双J管组60例(试验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输尿管狭窄3例,试验组输尿管狭窄5例,两组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8.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反,膀胱刺激症、血尿、尿路感染、尿盐结垢等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微创经皮肾腔内碎石手术中,不必常规留置双J管,而视术中具体情况选择性留置双J管引流,可以减少手术费用和一些与留置双J管相关的并发症,但不增加引起输尿管狭窄的风险.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眼球穿通伤155例的临床分析

    眼球穿通伤是眼科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正确处理可获得较好疗效,对保存视力,眼球完整性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1~2007年收治的155例眼球穿通伤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小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儿童膀胱结石

    2003年8月~2008年2月我们借鉴经皮肾穿刺造瘘技术行经皮膀胱穿刺造瘘Wolf8/9.8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10例儿童膀胱结石,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秦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动脉瘤或者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该病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死亡率高.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共收治2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琰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颈部双叶筋膜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面部皮肤的缺损往往是外伤、电烧伤、热力烧伤、面部疤痕、皮肤的恶性肿瘤等所引起.切除病灶后常遗留较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很多,如皮片移植,岛状或游离皮瓣移植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等[1],均不尽人意.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面部的手术治疗需要达到整形美观的效果,这样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就要求很高,难度大.我院从2001年至今应用颈部局部筋膜皮瓣改良为颈部双叶筋膜皮瓣对27例面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面部和颈部的形态良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新;刘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例手术治疗体会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 )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如治疗不当会导致病人数日或数周内死亡.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增加,常见于未成熟儿,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平片以肠道充气、肠壁囊样积气为特点.我院及花都区人民医院1995年9月~2007年1月共手术治疗NEC患儿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邵锦全;章雄;汤泽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钙剂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钙剂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肺炎中平喘止咳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小于3岁符合毛细支气管肺炎诊断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给予地塞米松、舒喘灵平喘,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0%葡萄酸钙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两组在气喘、咳嗽症状缓解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肺炎平喘止咳的治疗中添加钙剂可以使症状缓解时间缩短、疗效好、价格低廉、无副反应,可推广应用.

    作者:廖艳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疼痛.多数患者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之久,精神压力大,患者十分痛苦,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微电极介入立体定向手术、应用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这一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已展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具有止痛快,复发率低及可重复治疗等优点[1],给三叉神经痛患者带来福音.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治疗36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建青;邓秀英;周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低场磁共振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低场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低场磁共振初诊及临床证实的39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低场磁共振表现.结果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低场磁共振主要表现为梗塞区脑组织T2WI和(或)水抑制像(FLAIR)信号增高,T1WI信号表现不明显,皮髓质交界模糊,邻近脑室、脑池、脑沟略受压等轻度脑组织水肿占位效应.结论 低场MIR能准确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有高度敏感性和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陈立坚;时忠先;陈广;钟德均;黄泽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56例脑脓肿临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脑脓肿系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脑内,引起局限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腔者,是颅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虽然目前我国的脑脓肿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仍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脑脓肿56例,现将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黄华东;黄海能;赵邦;邓元央;符黄德;罗起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维A酸乳膏联合左旋咪唑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0.1%维A酸乳膏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面部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维A酸乳膏联合左旋咪唑片治疗,对照组46例用50%雷锁辛溶液外搽联合左旋咪唑片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采用0.1%维A酸乳膏联合左旋咪唑片治疗扁平疣疗效较好.

    作者:左玉辉;尹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对牙釉质脱矿的抑制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粘结正畸托槽时抑制牙釉质脱矿的能力.方法 随机选择140例正畸病例,实验组70例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对照组70例采用正畸非调拌型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观察两组釉质脱矿情况.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牙釉质脱矿显著减少(P<0.01).结论 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正畸托槽能有效降低牙釉质脱矿及继发龋的发生.

    作者:韦玲;谭利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08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116例资料.其中35例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并对本组患者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中切除肋间臂神经81例,发生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62例(76.5%);保留肋间臂神经35例中发生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4例(11.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保留者随访12~36个月,均未发现局部转移、复发.结论 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陈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6例应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片.结果 56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47.8%恢复至96.8%,椎体后缘(中柱)高度由术前76.8%恢复至98.8%,Cobb's角由术前平均22.8°恢复至术后6.0°,平均随诊20个月,瘫痪恢复按ASIA分级:A级中6例无变化,余50例均提高1~2级.结论 AF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调节方便,复位准确,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

    作者:韩琦;谭仁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简称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ancy,CSP),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少见.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攀升,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此病可引起子宫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临床易误诊为不全流产、宫颈妊娠等.我院自2003年6月~2008年8月共收治此类病例4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张正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透患者夜间诱发急性左心衰58例原因分析

    急性左心衰是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大多在夜间诱发,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抢救治疗将导致死亡.笔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夜间诱发急性左心衰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诱发心衰的因素,报道如下.

    作者:主坚;肖桂珍;梁慧;朱萍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今年该病在本地区有增多趋势.我科于2008年5月2日~7月31日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2例,取得一些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甘露醇的不同用法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20%甘露醇的几种不同用法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的疗效观察以及对血管的损伤程度.方法 将病例分为4组: A组35例采用均匀快速静滴; B组25例采用加压快速静滴;C组15例采用人工静推;D组15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法.通过观察各组的用药时间﹑药物的起效时间﹑血管用药次数﹑渗漏例数﹑病人感觉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 A组与其他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均匀快速静滴20%甘露醇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中,用药时间准确,利尿效果好,血管用药次数多,渗漏少,病人疼痛轻.

    作者:杨英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52例锁骨中段骨折

    我院于2003年6月~2008年6月期间采用解剖型钢板对52例锁骨中段骨折病例进行了内固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52例锁骨中段骨折病例全部为成年人,其中男性42例,女性10例,年龄 18~78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砸伤37例,交通伤8例,跌伤6例,被他人打伤1例.左侧28例,右侧24例.粉碎性骨折43例,单纯骨折9例.2例为重复手术.本组52例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和卡压情况.取髂骨植骨3例.

    作者:李建华;赵林;夏鸿;王大锋;周源;温子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房颤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

    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显著增加.Af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在老年人群中,脑卒中已成为Af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Af的治疗有三个主要目标:控制心室率、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以及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而Af的防治仍然是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薄弱的环节,也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一大难题.现代研究认为,对所有心房颤动患者应尽可能地给予复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应给予积极抗凝及溶栓等治疗.现就近几年来Af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尚能;凌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术前口服可乐定加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麻对全麻气管插管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术前口服可乐定复合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及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60例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15例.Ⅰ组:可乐定5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术前1 h口服+2%利多卡因1 mg/kg气管插管前咽喉部表麻;Ⅱ组:可乐定5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术前1 h口服,Ⅲ组:术前1 h口服生理盐水5 ml,2%利多卡因1 mg/kg气管插管前咽喉部表麻,Ⅳ组:术前1 h口服生理盐水5 ml,观察各组气管插管及拔管期间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SD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结果 气管插管期间,Ⅰ组HR、SBP、SDP、RPP升高幅度小,Ⅱ组升高幅度<Ⅲ组<Ⅳ组,Ⅳ组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气管拔管期间,Ⅰ组HR、SBP、SDP、RPP维持平稳,Ⅲ组和Ⅳ组RPP明显增加,拔管5 min后接近正常.结论 术前口服可乐定加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麻能明显抑制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作者:张鹏;吕有文;谢凌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