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敬
关于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已有许多文献报道,为了进一步提高和规范县、乡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要求,凌云县每年都组织开展县、乡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现将2007~2008年凌云县县、乡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秀卿;刘懿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0例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手术时间较单纯剖宫产术长,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翟锦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变化,以及对V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08年7月住院的40名VD组患者和40名非痴呆脑梗死患者(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分析血清T4、T3、FT3、FT4和TSH的浓度,并以治疗前后简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差值来评估VD患者的预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年龄、性别、血清T4浓度和TSH浓度对VD预后的影响.结果 VD患者血清T4(94.580±9.607)、T3(0.900±0.193)、FT3(4.243±0.675)、FT4(16.325±1.682)和TSH(6.813±0.396)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并且VD患者的预后与血清T4浓度相关(β=0.545,t=3.269,P=0.002).结论 甲状腺激素在VD患者中呈低水平表达,并影响VD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谊平;王大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图文式教育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的应用效果,为适应老年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供可行依据.方法 将4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即实施传统教育法)和实验组(即实施图文式教育法),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和与康复锻炼的主动性进行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患者对术后康复知识掌握率、满意度和其参与康复锻炼的主动性比较,对照组均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 应用图文式教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的老年患者进行宣教,患者易于理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韦华升;陈小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0%甘露醇的几种不同用法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的疗效观察以及对血管的损伤程度.方法 将病例分为4组: A组35例采用均匀快速静滴; B组25例采用加压快速静滴;C组15例采用人工静推;D组15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法.通过观察各组的用药时间﹑药物的起效时间﹑血管用药次数﹑渗漏例数﹑病人感觉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 A组与其他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均匀快速静滴20%甘露醇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中,用药时间准确,利尿效果好,血管用药次数多,渗漏少,病人疼痛轻.
作者:杨英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退行性骨关节病(OA)又称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主要系关节经常性、持续性不均衡的应力作用引起,与原发性OA发生相关的因素有:种族、遗传、骨密度、骨量及地域等[1].OA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发.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性和消失,以及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尤以承重关节和多活动的关节明显.以颈椎、膝关节、脊柱关节、髋关节及手指间关节容易受累,而腕关节、踝关节则较少发病.笔者对62例OA患者的临床病理进展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刘力华;黄明辉;邱波;刘万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面部皮肤的缺损往往是外伤、电烧伤、热力烧伤、面部疤痕、皮肤的恶性肿瘤等所引起.切除病灶后常遗留较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很多,如皮片移植,岛状或游离皮瓣移植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等[1],均不尽人意.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面部的手术治疗需要达到整形美观的效果,这样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就要求很高,难度大.我院从2001年至今应用颈部局部筋膜皮瓣改良为颈部双叶筋膜皮瓣对27例面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面部和颈部的形态良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新;刘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成人重症破伤风的治疗方法.方法 搜集2000年以来成人重症破伤风病资料45例,分析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45例病人均予以清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抗感染、营养支持、镇静解痉等综合治疗.29例行气管切开,其中5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16例未行气管切开,45例病人中12例并发肺部感染,其中气管切开组4例,未切开组8例, 1例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成人重症破伤风,注重规范化的综合治疗,病程中加强心肺器官的保护,早期行气管切开和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汪建初;浦涧;马燕飞;马日海;陆涛;韦邦宁;严浩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钙剂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肺炎中平喘止咳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小于3岁符合毛细支气管肺炎诊断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给予地塞米松、舒喘灵平喘,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0%葡萄酸钙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两组在气喘、咳嗽症状缓解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肺炎平喘止咳的治疗中添加钙剂可以使症状缓解时间缩短、疗效好、价格低廉、无副反应,可推广应用.
作者:廖艳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为了快速的补充有效的循环血量,使其达到休克早期输液快而足的要求,常常同时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保证在15~30分钟内快速输入1000~2000 ml液体,同时要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破坏而延误抢救时机[1].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在临床急救抢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是护理工作者研究的新内容.在失血性休克抢救时既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又能保证快速补充血容量且安全可靠,目前文献多有报道.Carballo M[2]认为留置针的选择要基于患者的年龄、静脉大小、弹性、使用目的、留置时间以及导管自身的特性决定.笔者现就静脉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苏远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因其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1].据文献报告,目前美国每年实施THR不少于20万例,而且十年优良率已超过90%[2].本院自2003年~2008年6月共实施THR46例,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利芳;韦丽琴;谭仁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眼内炎通常是指细菌或真菌引起玻璃体的感染性炎症,常见于眼外伤或内眼手术引起的外源性细菌性眼内炎,眼内炎可严重损害眼球组织及视功能,并发症多.由于眼对感染的抵抗力差,其结构易受炎性反应的损害,而常规药物进入眼内浓度低,效果差,玻璃体切割术的开展,为严重眼内炎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1].自1999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采用早期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内炎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容勇贤;李水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预防血液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呼吸道感染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 其中预防用药组予静滴痰热清注射液预防呼吸道感染,而对照组未用任何药物预防呼吸道感染,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10.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对照组有2例合并真菌感染.结论 预防性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液肿瘤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黄枝宁;黄枝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发生率占新生儿呕吐的1/6.是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因吞入羊水过多或被胎粪污染及混有母血的羊水,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及黏液分泌亢进,从而引起频繁呕吐,呕吐为清水或混有浅黄色小片絮状物的略显混浊的羊水,包括胎脂、胎儿脱落的毛发和少量白细胞等.严重病例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引起新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新生儿的预后[1].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生理盐水洗胃预防新生儿咽下综合征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妥泰剂量递增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年龄16~63岁,病程2~28年的4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原一线抗癫痫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加用妥泰治疗.每位病人观察时间至少5个月,基础期1个月,加量期1个月,稳定期3个月.加量方法,开始用妥泰50 mg/d,以后每周增加50 mg/d,到第4周增加到200 mg/d目标剂量为止.统计稳定期3个月的月平均发作次数与剂量递增妥泰治疗前的月平均发作次数,并作疗效判断.结果 妥泰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76.2%,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有效率87.5%,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效率72.7%,全身性性发作有效率73.9%,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妥泰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安全,而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日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今年该病在本地区有增多趋势.我科于2008年5月2日~7月31日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2例,取得一些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脑脓肿系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脑内,引起局限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腔者,是颅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虽然目前我国的脑脓肿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仍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脑脓肿56例,现将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黄华东;黄海能;赵邦;邓元央;符黄德;罗起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的30例胃穿孔病人,采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进行胃穿孔修补术,观察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 min、气腹10 min、术中30 min及术毕的HR、SBP、DBP、SpO2和PETCO2变化情况及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诱导后HR、SBP、DBP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但随后又逐渐恢复正常;SpO2和PETCO2在整个麻醉期间无明显变化(P>0.05);病人于术后7~16 min内苏醒,22 min左右拔除气管导管,无一例应用拮抗药,术后疼痛5例,恶心呕吐6例.结论 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苏醒快,恢复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陈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髓核摘除后再注入胶原酶溶解残余髓核组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C臂X线机监视下,采用电动旋切式椎间盘摘除器经皮穿刺摘除部分髓核组织,在原通道内注入400~600 u胶原酶溶解残余髓核.结果 3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加溶解术,术后随访3~18个月,患者平均随访10.5个月,疗效评价:有效率94.2%,优良率72.5%,明显高于单纯摘除术组有效率88.08%和优良率59.3%(P<0.05). 结论经皮髓核摘除加胶原酶溶解术可提高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近期效果较佳,远期效果也较好.
作者:徐中秋;王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全身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易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理过程复杂,涉及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释放,广泛地作用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血管内皮作为机体的一部分,既是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者,也是细胞因子作用的靶细胞,其功能的改变对脓毒症的发展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已应用于临床近三十余年,并显示出非常好的安全性,近半个世纪,无数心血管病、高血脂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患者因其使用而获益.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强效的降脂作用和多种非降脂作用,在多个大样本、随机的临床研究中显示,他汀类药物被证实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和毛细血管功能以及调节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等功能.近年国外有学者报道他汀类药物能改善脓毒症鼠类模型的预后[1].他汀类药物除降血脂外,还具有抗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增强NO的生物活性及减少氧化应激,从而对脓毒症时广泛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起一定的保护作用,现将其可能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孙小聪;姚华国;邓烈华;邵义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