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2例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刘力华;黄明辉;邱波;刘万胜

关键词:退行性骨关节病, 骨质增生, 超重负荷
摘要:退行性骨关节病(OA)又称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主要系关节经常性、持续性不均衡的应力作用引起,与原发性OA发生相关的因素有:种族、遗传、骨密度、骨量及地域等[1].OA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发.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性和消失,以及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尤以承重关节和多活动的关节明显.以颈椎、膝关节、脊柱关节、髋关节及手指间关节容易受累,而腕关节、踝关节则较少发病.笔者对62例OA患者的临床病理进展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儿童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为泪囊病变中常见者,多数是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因而其治疗唯一的途径是解除鼻泪管的狭窄或阻塞.以往通常由眼科医师行鼻外径路泪囊鼻腔造口术,但遗留面部瘢痕,影响患者外观.我科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儿童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痰热清注射液预防血液肿瘤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预防血液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呼吸道感染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 其中预防用药组予静滴痰热清注射液预防呼吸道感染,而对照组未用任何药物预防呼吸道感染,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10.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对照组有2例合并真菌感染.结论 预防性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液肿瘤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黄枝宁;黄枝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微创组12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9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死亡率.结果 微创组有效率75.0%,死亡率11.7%;保守组有效率41.1%,死亡率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施彦;刘传渊;邱万斌;林荃;黄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27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0例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手术时间较单纯剖宫产术长,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翟锦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药脑保护治疗概况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高,其对脑组织损伤机制复杂,脑缺血后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治疗目的是防止脑梗死形成或缩小梗死面积,恢复脑供血,促进梗死灶周边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代谢.目前国内外学者愈来愈重视缺血性脑卒中的脑保护剂研究,本文就中西药在缺血性脑卒中脑保护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伟鸿;李康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38例分析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创伤,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如高处坠落伤、车祸伤等.椎体爆裂型骨折是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骨块侵占椎管,压迫脊髓并继发椎管狭窄,治疗目标主要是脊髓及神经根的减压和脊椎稳定性,生理曲度的恢复.我院自1999~2007年2月以来,采用前或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38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柱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目的是有效地堆管减压,解除来自脊髓前方的椎间盘和骨化后纵韧带、或增生的骨刺.

    作者:殷铁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成人重症破伤风45例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成人重症破伤风的治疗方法.方法 搜集2000年以来成人重症破伤风病资料45例,分析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45例病人均予以清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抗感染、营养支持、镇静解痉等综合治疗.29例行气管切开,其中5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16例未行气管切开,45例病人中12例并发肺部感染,其中气管切开组4例,未切开组8例, 1例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成人重症破伤风,注重规范化的综合治疗,病程中加强心肺器官的保护,早期行气管切开和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汪建初;浦涧;马燕飞;马日海;陆涛;韦邦宁;严浩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二仙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二仙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疗效其及对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2、IL-6、IL-8) 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二仙颗粒,对照组用前列康片.治疗15周后对比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前列腺液IL-2、IL-6、IL-8的水平变化,并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55.0%,总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2、IL-6、IL-8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仙颗粒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作用显著,可能通过降低前列腺液中IL-2、IL-6、IL-8的水平而起作用.

    作者:钟金宝;梁艳华;何伟强;李燕红;植翠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HD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d),连用2 d;肾上腺皮质激素总疗程4~6周.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95.23%和57.1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回升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毛英;陈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妥泰剂量递增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妥泰剂量递增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年龄16~63岁,病程2~28年的4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原一线抗癫痫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加用妥泰治疗.每位病人观察时间至少5个月,基础期1个月,加量期1个月,稳定期3个月.加量方法,开始用妥泰50 mg/d,以后每周增加50 mg/d,到第4周增加到200 mg/d目标剂量为止.统计稳定期3个月的月平均发作次数与剂量递增妥泰治疗前的月平均发作次数,并作疗效判断.结果 妥泰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76.2%,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有效率87.5%,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效率72.7%,全身性性发作有效率73.9%,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妥泰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安全,而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日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抚触按摩对新生儿黄疸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抚触按摩对新生儿黄疸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足月正常新生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护理和母乳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国内改良简易抚触法,2次/天,每次20 min,连续10天.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体重、身高、摄入奶量、睡眠时间、胎粪排尽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抚触按摩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陈兰;张堤;施贵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今年该病在本地区有增多趋势.我科于2008年5月2日~7月31日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2例,取得一些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型检验设备的使用对检验人员素质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检验设备、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加上我院外科综合住院大楼的建成使用,就医环境大大改善,看病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为了让病人享受到更快更好的服务,完成不断增加的检验工作量,近期我科引进了日本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美国强生干式生化分析仪、美国PHOX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赛科希德SA-6000血粘分析仪、法国ABXPENTRA120全自动5分类血球分析仪、日本光电-822K全自动5分类血球分析仪、希森美康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RT-6000酶标仪等大型检验设备,并应用于日常检验工作,这些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和检测速度.然而,如何使用管理好这些检验设备、保持正常运行、发挥其效能,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1].为保障检验质量和生物安全[2],我们认为管理工作应从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技能、制度、岗前培训等方面入手.

    作者:罗斌;韦叶生;卢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疼痛.多数患者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之久,精神压力大,患者十分痛苦,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微电极介入立体定向手术、应用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这一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已展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具有止痛快,复发率低及可重复治疗等优点[1],给三叉神经痛患者带来福音.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治疗36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建青;邓秀英;周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因其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1].据文献报告,目前美国每年实施THR不少于20万例,而且十年优良率已超过90%[2].本院自2003年~2008年6月共实施THR46例,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利芳;韦丽琴;谭仁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76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护理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大的联合心脏畸形.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肺部血流减少、肺血管发育不良及无限制右向左分流[1].术后闭合室间隔缺损,肺血流量突然增加,部分肺血管发育较差的患者难以耐受这些改变,故术后可出现右心功能不全及灌注肺、低心排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术后的监护和治疗至关重要.加强TOF术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监护,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为手术成功提供重要保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冰;姚锦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治疗作用及探讨降低RE复发的治疗方案.方法 用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4周后逐渐减量,12周后停药(治疗组),而对照组为联合治疗4周后即停药,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12、24、48周后RE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相当,但12周递减药量法比4周停药法复发率低(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子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绝经OSAHS妇女的多导睡眠图监测和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绝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妇女的多导睡眠图的特征和性激素的变化水平,并阐述其健康教育.方法 对绝经OSAHS患者24例和健康对照组25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pO2)及睡眠分期,并测定比较促卵泡刺激素(FSH)、促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T)水平.根据监测结果给予患者适当的健康教育.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绝经女性OSAHS组患者Ⅰ+Ⅱ期增加(P<0.05),Ⅲ+Ⅳ期和REM期减少(P<0.05),AHI明显增高,LspO2显著降低(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绝经女性OSAHS组患者血清FSH、LH、 E2及P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PRL、TT水平显著升高(P<0.01),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后女性OSAHS的发生与性激素存在较为紧密的关系,适当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监测和治疗的依从性,使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雷志坚;刘航;梁碧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进展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全身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易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理过程复杂,涉及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释放,广泛地作用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血管内皮作为机体的一部分,既是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者,也是细胞因子作用的靶细胞,其功能的改变对脓毒症的发展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已应用于临床近三十余年,并显示出非常好的安全性,近半个世纪,无数心血管病、高血脂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患者因其使用而获益.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强效的降脂作用和多种非降脂作用,在多个大样本、随机的临床研究中显示,他汀类药物被证实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和毛细血管功能以及调节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等功能.近年国外有学者报道他汀类药物能改善脓毒症鼠类模型的预后[1].他汀类药物除降血脂外,还具有抗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增强NO的生物活性及减少氧化应激,从而对脓毒症时广泛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起一定的保护作用,现将其可能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孙小聪;姚华国;邓烈华;邵义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